叶平:字母文字传奇02丨印度雅利安书梵文

第四篇  字母文字传奇

2.  印度雅利安书梵文

毁灭古文明和古文字的,是另一支向南迁徙的雅利安人。

朝着南方进入中亚地区后,他们被称为“印度-伊朗雅利安人共同体”。于是,当今学术界在大多数情况下将“雅利安人”(Aryans)这个术语指向“印度-伊朗”语言使用者。这支雅利安人兼具两种文明属性:印度文明和伊朗文明,两者拥有众多的近似点,被简称为“印-伊雅利安人”。

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1000年,一拨又一拨的印-伊雅利安人走到今天塔吉克斯坦疆域,来到亚洲最伟大、最神秘的帕米尔高原。帕米尔山脉把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分隔开来。这个巨大的山脉气候特别恶劣,降水少,冬季严寒多风,加上海拔高,土壤贫瘠,农耕十分困难。

白雪皑皑的帕米尔高原

中国著名的唐朝高僧、27岁的玄奘曾到过此地。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这样描述道:帕米尔高原(他称其为“巴米罗”)东西长约千里,南北约百里。它位于两个白雪皑皑的山脊之间,这就是为什么这里会遭遇可怕的暴风雪和狂风。春天和夏天都会下雪。风无论白天黑夜都没有停止。土壤被盐浸透,并覆盖着小石头和沙子。到处都是荒凉的沙漠,没有人类居住的痕迹……

现代旅行者如果来到这里,沿途仍然可以看到帕米尔高原美丽的高山湖泊、热矿泉和间歇泉、放牧的牦牛群、古老的堡垒,以及传统房屋和蒙古包。据观察,目前这里生活的帕米尔人,应该就是在印-伊雅利安人迁徙期间滞留在山区的后裔。他们继续使用印欧语系的异质帕米尔语,信奉什叶派伊斯兰教和古雅利安教的融合宗教。对于当地人而言,太阳总是在他们头顶上方升起,因此为之取名“太阳之脚”(Poi Mihra)。久而久之,这个词就演变成“帕米尔”。

塔吉克斯坦的现代帕米尔人

波斯琐罗亚斯德《阿维斯塔》圣书里,人们发现了“雅利安人的广阔地区”(Ayran-Vadzh)字样,这是拜火教至高神阿胡拉·马兹达为雅利安部落在帕米尔高原创造的祖先家园。但是,也有人将“帕米尔”一词解释为“Upa Meru”的缩写,这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提到的古印度人的神山。这些都说明,印-伊雅利安人曾在此逗留,但又在此处产生了分歧。

当年迁徙到帕米尔高原的印-伊雅利安人,正是在这个地域,面对着两座高不可攀、难以逾越的山峰: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列宁峰(Lenin Peak,7134米),以及塔吉克斯坦境内更险的伊斯梅尔·索莫尼峰(Ismail Somoni Peak,7495米)。后一座险峰在苏联解体前原名斯大林峰和共产主义峰,为前苏联和现塔吉克斯坦境内的最高峰。当地人称这座险峰为“Uz-tergi”,字面意思是“转过头去”,并以塔吉克斯坦国家创始人的名字为其命名。

伊斯梅尔•索莫尼峰

以索莫尼峰和列宁峰为标志,印-伊雅利安人开始分道扬镳。其中的一支印-伊雅利安人部落没有在此地徘徊,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攀越了高山天险,继续向南推进,迁徙到现今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的旁遮普地区。从此,他们被叫做“印度-雅利安人”。另一支印-伊雅利安人部落,决定不冒风险翻越高山,而是源源不断地向西绕过索莫尼峰和列宁峰前往波斯。从此,他们就被称为“伊朗-雅利安人”。这两拨人都带去了他们使用的古印欧语言(印度-伊朗语)。

本章下面将要继续讲述的是“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

迄今为止,有关雅利安人是如何进入印度的记载,并没有发现相应的考古遗址。由于雅利安人的早期居住点十分简朴,没有给考古学家留下太多可供挖掘的东西,这段历史没有文物直接给予证实。所以很遗憾,我们的这章文字也没有描写考古学家身影的段落。同时,所谓“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说法,也缺乏严谨的历史文献记载,它只是历史学家的一种假说。

历史学家的假说当然有依据。目前,主要的证据大都来源于古代雅利安人留下的宗教和文学作品《梨俱吠陀》(Rig Veda)。《梨俱吠陀》是古印度吠陀梵语赞美诗 (sūktas) 的集合,大约包含了上千首颂歌,赞颂神祇和国王,编写时间可能是在大约公元前1300年,是印度现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诗集。这部作品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印度社会状况的变化,“雅利安”一词最早就出现在这部诗集里,甚至许多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故事都间接地记录在《梨俱吠陀》诗歌里。

《梨俱吠陀》,拉尔夫·TH·格里菲斯英文译本

例如,《梨俱吠陀》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旁遮普和阿富汗东部,以及喀布尔河和印度河上游河谷。书中强烈暗示这里并非雅利安人的故乡。作者知道雅利安人是从远处迁徙而来:“因陀罗背着雅度(Yadu)和特瓦萨(Turvasa)穿越许多河流”。稍后的文本又说:“有些人往东,但有些人留在西方的故乡,两者之间有个犍陀罗部落口”。

来自《梨俱吠陀》的证据显示,新来的因陀罗自视为征服者,整个部落或数个部落进入次大陆,一路血腥征服。当雅利安人往东扩张领土时,有时与土著居民作战,后者有着非雅利安的古怪名字。《梨俱吠陀》甚至写道:因陀罗杀死了50000名黑人,蹂躏他们的城堡,就像件破旧衣物。他们摧毁了100座碉堡,杀死30000名达萨人。

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模拟画

对应于《梨俱吠陀》的传说故事是,约公元前1500年前后,继续南下的印度-雅利安人穿过了位于中亚,东西向横贯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脉(Hindu Kush),从该山脉的开伯尔山口 (Khyber pass)进入了印度河上游流域。

开伯尔山口就在兴都库什山脉靠近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侧,山口在巴基斯坦一侧的长度达5公里,与阿富汗楠格哈尔省接壤。开伯尔山口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山口之一,是控制通往印度的战略军事咽喉要道。从古至今,开伯尔山口“接待”过最多的“入侵者”,堪称“印度山海关”。雅利安人当初就是通过这个山口侵入印度。十分可笑的是,正因为开伯尔山口的存在,“兴都库什”在古雅利安语的含义就是“杀死印度人”。

开伯尔山口版画,詹姆斯·拉特雷 (James Rattray) 1848 年绘制
印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图

进入印度的印度-雅利安人,首先到达并定居在旁遮普地区。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通常被称为“旁遮普”(Punjab),意为五(panch)河(Āb),寓意印度河的五条支流,也就是所谓“五河之地”。旁遮普地区现在主要属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以及印度的旁遮普邦。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省份,约占全国人口的半数。

印度-雅利安人身披甲胄,骑着战马,使用战车和铁制武器呼啸南下。此地棕黑色皮肤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被白色皮肤的雅利安人逐步击败,随之被四处驱赶,或者与之融合。当然整个过程发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演变,绝非是通过一次两次的征伐完成的。从此而后,拉开了印度-雅利安人征服全印度的历史序幕。

二十世纪初描绘的雅利安人在印度定居的情景

以上就是依据《梨俱吠陀》书写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故事梗概。《梨俱吠陀》的作者似乎对诸如哈拉帕、摩亨佐-达罗这样的古城毫无所知。诗人们描绘的世界与古老的印度河流域文明截然不同,缺乏对古代城市的记忆,只提到了废墟。显然,此书是在印度河文明灭亡之后写成的。

有趣的是,口口相传的《梨俱吠陀》,直到公元四世纪才被人用文字记录下来。印度-雅利安人口述《梨俱吠陀》所用的语言是一种最古老的印欧语言梵语,而记录梵语的文字叫“梵文”,正是一种字母文字。也就是说,进入旁遮普的雅利安人并没有“摧毁”任何当地的古文字,相反为印度带来了字母文字,只不过这种字母已经是比腓尼基字母更晚期的字母文字。

梵文书写的《梨俱吠陀》示例

文字学者认为,梵文(Sanskrit)属于印欧语系印度-雅利安语支,是目前印度共和国认可的22 种官方语言文字之一。早在1786年,英国驻加尔各答的法官、优秀语言学者威廉·琼斯从一位婆罗门处学会了梵文之后,感慨地说道: “梵文虽古,但比希腊语完善、比拉丁语丰富,洗练优雅更胜一筹。三者多有相似,绝非偶然。由于联系紧密,语言学家在考察它们之时,必定认为它们同宗同源。” 琼斯当年就已经认定,梵文不是印度本土产物,而是由雅利安人带进印度次大陆的。

梵文似乎可以追溯到一种叫做婆罗米(Brahmi)的古老手写体,而这种手写体起源于某种闪米特语言文字,大概是阿拉姆字母(Aramaic)。不过这已经远远偏离了我们追踪字母文字起源的轨迹,需要在今后的章节里,再次回过头来讲述。

字母文字(梵文)手稿,惠康收藏画廊(2018)

我们已经知道,印度在被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就在上述旁遮普地区,确实有一个以哈拉帕文明为代表的“印度河文明”(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也存在着该文明的代表“印章文字”,时间大体在中国的夏商时期。因此,有人认为,正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入侵“粉碎”了印度河文明,从而毁灭了古印度文字。这种说法必须存疑,我们将在下一章再述。

雅利安人迁徙历史地图: 进入印度次大陆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090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