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平台对纸书巿场冲击到底有多大?你绝对想不到!

最近,不少机构发布了上一年度的书业市场数据,情况并不令人乐观。中金易云报告称2023年图书市场码洋同比下降1.51%,动销品种数同比下降7.18%,其中新书降幅达21.91%。开卷则称码洋上升4.72%,实洋下降7.04%。加上技术性调整的成分,市场大盘的实际缩水近一成是跑不了的事实。这可以归因于经济没有如预期地恢复景气、读者整体消费降级等,但还有一个被忽视的潜在原因,那就是电子书平台对纸书市场的冲击,特别是微信读书为代表的平台超低廉收费模式对书业整体利润的冲击,其严重后果尚未引起行业足够重视,但若置之不理,今后必让原本就在严冬中苦苦挣扎的行业进一步雪上加霜。

2023年电子书市场的重新洗盘

近些年,在纸书市场收益不乐观的状况下,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将目光投向了以电子书为主要代表的数字产业。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亿,同比增长4.75%;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为463.52亿元,同比增长11.50%,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规模还是在增长。这与纸书销量的下滑形成对比,从业者希望其能够成为弥补纸书收益下跌的新增长点也不足为奇。

可以预见,今后数年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还将进一步增长,但另一方面,营收是否依然能维持这个增长则未可知。2023年电子书市场发生了地震级的重大事件,那就是亚马逊kindle退出中国市场。尽管从用户数来说,亚马逊远远比不上微信读书这样的大户,但是给出版机构的利润分成却恰恰相反,差了整整一个数量级。这在终端产品的受益金额上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知名译者李继宏曾在豆瓣网晒出他2022年数字版税报告,他在拥有2亿多注册用户数的微信读书全年收益只有4457.16元,约为亚马逊(42471.18元)的十分之一,计入阅文收入后也仅为19000元左右,不到亚马逊的一半。而且剥除最高收入的一本(该书微信读书加阅文的收入明显高于亚马逊,应为后台单本计费模式),其他十多本统计结果是微信加阅文合计4321.14元,亚马逊为37236.23元,前者依然仅为后者的九分之一左右,差距极为明显。

 

但这一震荡一开始并没有引起许多出版机构的足够重视,许多人认为亚马逊退出的市场份额很快会被其他平台填补上,因此不必太担心。但事实上,几乎所有出版机构2023年图书电子书业务利润都出现了断崖式下跌。资深编辑、豆瓣用户吾荐也分享了他2022年与2023年单品种全平台电子书营收回款数据对比(见下图),跌幅都在70%以上。被许多人寄予厚望的微信读书完全没有填补上亚马逊退出的空白,营收整体缩水令人触目惊心。

 

亚马逊退出的缺口为何难以填补?

为何拥有巨大用户数的微信读书反而与其他平台收益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它是以包月、年等形式收费(而且价格极为低廉),不采取亚马逊等平台那样的单本计费(即使是Kindle Unlimited,后台对版权方依然是单本计费)。

和其他商品一样,电子书市场大盘取决于价格和消费者数量两个要素。图书被认为是具有高度需求弹性的产品,也就是销量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因此薄利多销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成立的,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微信读书以近乎倾销的极低价格抢占市场时,很多人还是寄希望于其庞大的用户量可以赚回这个利润缺口。

但这里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需求弹性曲线模型最终目的是找到收益最高的平衡点(如下图的DA点)。当价格高于平衡点时,降低价格增加销量是会使总利润增高,但当价格降到低于这一平衡点时,即使销量继续增加,总体收益也只会不增反降。

 

在电子书市场,微信读书制定的极低收费标准显然远远低于收益平衡点,因此即使其用户数量级高于其他平台,收益也远远不可能达到行业的正常平均水平。前文提到的译者李继宏提供的数据实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拥有绝对用户数量优势的微信读书的收益却远远比不上其他平台,说明微信读书的低价已经击破价格需求曲线的均衡点,是只赔不赚的生意。

2007年底,亚马逊推出Kindle阅读器,对于书业来说是一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大事。当时有人质疑,说此前也有类似的电子阅读器,并不新鲜。但兴奋的点不在于其阅读器本身,而是亚马逊这个已经打通了上下游渠道、背靠无数出版社内容资源的电商推出这样的商业模式才是最关键的一点,所以2007年才是电子书市场的真正元年。为此2008年年初我写了一篇介绍Kindle的文章发表在《中国图书商报》上,大概也是国内纸媒上最早介绍Kindle的文章——当时离Kindle2012年正式登陆国内市场也还有好几年。没想到十多年后又亲眼目睹其退出国内市场,让人不胜感慨。

亚马逊退出中国被很多人诟病为水土不服,但实际上只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互联网模式就是烧钱抢占市场,对于消费者而言,东西自然越便宜越好,至于市场是否健康发展,并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如果说2007年我为Kindle模式的出现而感受到积极正面的震撼,那么2023年其被微信读书打败退出市场,也让我感受到了致命的危机——这是针对整个出版行业的毁灭性威胁,在负面的维度上来说也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就像Kindle出现到其成为市场主流有六七年的时间,微信读书对图书市场的毁灭性打击也大概需要同样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如果我们现在不防患于未然做出反应,等到整个行业萎缩到无力抗争时就来不及了。

目标赛道完全不同的微信读书

从正面意义来说,电子书市场确实是纸书市场疲软后的一个新增长点,如果发展得好,对于整个行业都有极大帮助;但从负面意义来说,如果占据主流的是一种极其不健康的收费模式,它就不仅仅会对纸书市场造成冲击——包括对中盘、书店终端等支撑实体商业模式的传统合作伙伴的打击,也会冲击上游出版机构利润。在亚马逊主导的单本收费模式下,它本来有可能往前者发展,但目前来看趋向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前文说过,微信读书其实是互联网商业思维模式下的产物。所谓互联网商业模式,剥除其科技背景,不外乎就是烧钱抢市场——在头几年以低价亏本的形式赶走其他对手,达到市场垄断之后再考虑盈利模式。但是这一模式的成功有两个附加条件,一是投资商同时投资多个产品,大多数产品是以失败告终,少数产品才能盈利;二是跨过烧钱向收费转变的门槛时不会造成太大的用户流失。

就目前阶段而言,微信读书这两项考验都尚未通过。就像当年电商靠图书引流,但是不靠图书作为主要营收渠道一样,微信读书也是如此,其微薄的营收在腾讯各部门中是最末位的级别,平时不受待见,裁员时也是首当其冲。从出版界的眼中看来,它是成功挤走了亚马逊,但亚马逊根本不属于微信读书的目标竞争对手。微信读书真正的竞争对手其实是番茄、七猫、掌阅等免费小说平台。

根据比达咨询2023年度第三季度数据,在移动阅读APP市场中,首位的番茄的月活用户是8935.8万人,市场渗透率为34.3%,位列二、三名的七猫和掌阅则分别是6390.2万人和6138.4万人,市场渗透率为25.3%与24.7%,第四名QQ阅读是2579万人和9.3%,第五名才是微信读书2179.1万,市场渗透率仅为8.3%,与头部对手有着巨大的差距。

 

尽管有人会说电子书和网文市场有差异,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它们都是同一领域的产品,抢不过市场份额就是竞争失败。在番茄、七猫等免费阅读模式严重冲击下,微信读书迟迟不敢走出全面“付费”一步完全可以理解,因为这将意味着用户量的断崖式流失,从数据上对投资人是无法交代的。

最关键的差别在于,番茄、七猫头部地位是靠“下沉网文+免费+广告植入”这一模式建立起来的。但是微信读书却不走这条“第三方买单”的道路,一方面试图靠上游出版机构的内容做出产品区分度,另一方面又要拼低价、拼免费,那只能拖着出版机构一起下沉、一起烧钱。只是,对于互联网大厂来说,微信读书的失败不过是诸多投资产品中的一个,对于出版业来说,这个陪着烧钱的游戏烧掉的不仅仅是当下的收益,更是整个行业原本可以良性转型的未来。

“烧钱抢市场”能撑到几时?

包括微信读书付费用户在内的很多读者其实也都有疑惑,这么低廉的收费真的能赚钱吗?如果不赚钱,为什么出版社要和微信读书合作?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电子书作为“新增长点”的表象。表象并不代表真实,也是极具欺骗性的。首先要看到,电子书市场作为一个从无到有并且逐年增长的领域,许多从业者倾向于将这一部分收益看作凭空掉下来的馅饼,而不会考虑它是否是现有利润的转移。另外,微信读书对许多出版机构采取了支付预付款的形式,虽然不过是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益而已,但是在当期的账面上确实好看,财务报表上看似乎是个巨大的营收,也容易让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判断。

其次,虽然也有一些从业者对平台电子书收费方式有所质疑,但是由于平台巨大的用户量让人倾向于相信平台未来的巨大收益,因此忽视当下的损失,或者仅将其视为转型必不可少的“阵痛”。上文讲到需求弹性的问题已经剖析过这种认识的错误所在。但这里的前提其实是一个更致命的误解,就是将商业模式问题和科技进步带来的阅读形态更替问题混为一谈。问题的实质是,到底什么样的电子书收费模式是合理的?当下这种超低月费且计量模式不透明的垄断式平台模式的出现,到底会让出版业更加繁荣还是相反?国外同样有蓬勃的电子书市场,主流却依然是并不便宜的单本收费模式,为何他们要固守这样“落后”的商业模式呢?另一方面,互联网近些年大规模裁员、降薪,许多失败的产品甚至整个部门被砍掉,这种烧钱陪玩的模式,我们这个原本就不宽裕的产业赔得起吗?这是每个决策者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说到底,我们出版业之所以对大平台如此软弱,最主要还是因为夕阳产业面对互联网朝阳产业的自卑,这让我们忽略了“科技进步”和“商业模式”其实是两码事。同时,薄利多销这一基本的商业法则又让我们觉得,可能电子书便宜一些也能带动更多原来不消费的群体来消费,是不是总体盘子会做大?抱着这样的幻想,所以即使短期内没有收益甚至亏损,也相信长期可能会有收益。

“纸电之争”是个伪问题

需要指出,这里的核心问题是电子书的收费模式,而非纸电之争。很多人把微信读书以烧钱为支撑的商业模式,当作行业的未来形态,把反对低价包月模式理解为反对电子书本身,将等同于纸电之争,认为反对微信读书就是反对电子书,就是像教科书上所批判的卢德工人砸机器一样,属于反时代负隅顽抗的行为,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但是在目前的模式下,即使是支持电子书的人,也不可否认单本书的收益上,纸书远远高于电子书。所以,在收费模式无法改变的前提下,这个问题才转化为了纸电之争。

尽管电子书相关利益方一直强调,电子书和纸书的购买群体是不重叠的,电子书的收入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额外收入,哪怕只有几十块也是额外的增长,而很难看到原来购买纸书的人转去平台所造成的损失。但是相信不少人也隐隐感觉到,电子书分走了纸书的收益。不少同行朋友提出,电子书上架之后,就出现纸书加印频次下降,乃至完全停止,畅销书在电子书上架同日,立刻跌下电商的纸书销售排行榜等。电子书相关利益方也可以将其解释为,是纸书自然销售衰退的结果,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电子书导致的问题,这也让人很难反驳。

针对这个问题,前不久有人在豆瓣做了一次样本超200人的市场调查,并写成《“纸电阅读群体并不重叠”,真是如此吗?》一文。调查结果表明,不受价格影响的铁杆电子书阅读者,大约占21%;而受价格等因素影响在纸电间摇摆的群体,占49%,二者占了70%的读者比例。所以纸电群体不重叠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但是这个报告,对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在纸电群体重叠的前提下,电子书是对纸书销量起到促进作用还是削弱作用?或者说,对单本作品而言,电子书自身的利润增加是否能够弥补纸书的利润的减少?

有不少人提到,他们看完电子书觉得好又去买了一本纸书收藏,这会让人产生一种电子书其实推动了纸书销售的印象,但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如果继续深究会发现,有了电子书提供的筛选帮助,读者的纸书购买,其实是千挑万选的结果,很多人都是看了很多本书,甚至要全本阅读之后才决定买一本收藏,这就是排除了所有冲动性消费和一次性消费之后的结果,其总购买量相较没有电子书平台的时代只少不多。

这种高度紧缩的消费方式,对整个大盘是很可怕的,换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敢这么做。比如餐饮,顾客可以说吃了10家以后,只有1家是满意的,所以他只付这1家的钱吗?但从电子书向纸书的购买转化,说白了就是这种模式。拒绝免费阅读,并不是说在信息上欺瞒读者,因为在购买前事先做好信息收集工作与消费后,再决定是否付钱是完全不同的。实际上,一个读者在部分章节试读之后完全可以确定是否想买这本书,出版方没有必要提供全本免费试读作为纸书购买标准。当然,问题并不在读者,还是在上游供应商不敢跟渠道讲条件。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电子书平台不是起到了去芜存菁的效果吗?但事实并非如此。图书产品是一种具有高度多样性的产品,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是多样的。比如悬疑推理小说之类靠强情节吸引人的作品,绝大多数读者读完一遍就不会想再看,但这种一次性消费的读物并不等于垃圾读物,它也满足了一种阅读需求。而有了电子书平台之后,这种出于好奇的冲动性消费就消失了。当多元性购买消失之后,图书只剩下最硬的刚需产品,那就导致两个严重后果,一是试错空间消失,出版机构不敢去拓宽尝试新品种,只敢选那些一般判断下显而易见一定有市场的品种,取向愈发保守;二是“以书养书”的可能性消失,以前不少有情怀的从业者会做一些流行畅销读物,以其利润去养一些更硬的社科学术以及小众文学读物等,而这一空间也被挤压殆尽。

被蚀空的书业核心消费群体

如果从用户终端消费来考察这个问题,结果会更加触目惊心。此前我听了一个读书播客节目,介绍的正好是我编的书,我充满期待打开节目听,没想到这位播主第一句是:“这本书大家不用花钱买,微信读书上就有。”然后他再次用充满兴奋的语气说,平台一年年费只要158元(“只要”这个词就透着不差钱的豪气),三四本书就能回本了,千万不要浪费钱去买书。自从发现几乎所有想读的书在微信读书上都能读到,省下一大笔钱云云,我已经被震惊到无话可说。

其实在听这个播客之前,我对微信读书造成整体市场购买力缩水的看法,还只限于一种理性逻辑的推断,并没有特别感性直观的认识。但是这个播客让我受到巨大冲击,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终于触到一个如此真实、显著的用户画像。这是一个经济并不拮据的读者(158元对于他来说是“只要158”,要知道很多读者会因为1块钱的收费弃书不读),同时他又是一个重度读书用户,在没有微信读书时候,他一年会花上千元购书(也包括亚马逊那种即使月费,但后台对出版社结算是单本计费模式的电子书)。不说这上千元都是买一家的书,就是摊到各个不同的出版机构,每家机构获得的收益,也远远超过那158元年费最后摊过来的微薄收入。从整个市场大盘来说,这样一个用户一年就缩水了千元的收入,而全国14亿人口中这样的人可能有几万、几十万,此外还有原来每年花个几百、几千,现在完全靠免费时长阅读的群体,加在一起造成整个大盘缩水的数量是极其惊人的。

这里又回到前文提出的问题。尽管纸书大盘因此缩小,但电子书的大盘增加会不会把这个缺口补回来?比如,即使这几万个、几十万个重度读者每年少了千元支出,会不会有几百万、几千万个电子读者愿意付这个上百元的支出弥补回来呢?从理论上说,少了一个重度用户的购买,但增加十个购买会员费支出,大盘就能弥补回来。

问题在于,在短视频冲击之下,我们的阅读市场人数能够比原来扩充十倍吗?原来的纸书购买者转向了电子阅读,原来不看书的人,在有如此丰富视听休闲资源的当下成倍(不是说没有这种人,而是这个数量级,必须至少达到原有的十倍以上才能填补缺口)地转过来看电子书?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怎么可能!就算有一些增加,但是那些习惯了免费模式的阅读者,在平台转向收费模式时绝大部分也会断然拒绝。

不仅如此,读者的消费习惯也是可以败坏的。此前网上讨论到这个问题时,不少豆瓣读者反思自己被惯坏了:“因为开了会员 99%的书都能看,这次想看《马斯克传》,发现要单本收费,直接去网上找了电子版资源,原来用 Kindle 一本本买也没有觉得有啥问题。”“kindle退出以后确实就没买过正版电子书了”……连原本已经养成单本付费习惯的读者都能产生这样的滑坡,可以想见让习惯免费餐的读者回过头来付费的难度之高。这也是为什么微信读书收费实行得一直很勉强,而且还用各种免费阅读时长来换兑换收费阅读的原因所在——尽管158元年费并不贵,但是它巨大流量中的绝大多数人连1元钱收费都会果断弃坑:“那么多免费娱乐不香吗?老子还不看了。”

有一种反驳是,确实有上千消费降级到上百的情况,可是也有人原来从不花钱买书,现在付这个158元,可能一年也就看一两本,这样大盘不是也增加了吗?这种反驳其实是违背常理的。已经养成免费习惯的读者,毫不犹豫花158元一年只看个一两本,能有几人?何况,这种不计较158元年费的人在纸书时代一整年不会因冲动性消费等购买一本以上的书,也是不可想象的。就算真有也是极少的人,根本不足以弥补中流砥柱购买群体的流失对大盘造成的影响。

另外一种反驳是,即使没有微信读书的冲击,那也还有图书馆,还有二手书、盗版书,这些不都减少了销量吗?姑且不说这是混淆了好几种性质不同的事,最基本一点,这些渠道在微信读书平台出现之前都存在,在微信读书出现之后同样也存在。往日支撑起图书购买大盘的不是依靠这些渠道来阅读的人,而是那种原来每年花几百、几千元购书(并不一定是纸书,也包括单本付费的电子书)现在一年只花158元,或者锁死免费书才看的人,这个群体消费习惯的扭转对于行业才是最致命可怕的。

所以,平台低价模式造成的最大危害,还不在于它与上游出版社分配的不透明(数据只由平台说了算,而且不知道计算公式)、不公平(国外是3:7,出版方7,而国内是5:5),而在于它蚀空了书业核心消费群体,也就是那些原先每年花几百元到几千元购书的群体,在短视频的冲击下,依然能选择阅读文字的群体消费降到158元,这一主力群体消费力的重大滑坡,将让整个书业大盘严重缩水。对行业的长远伤害是致命且无法弥补的。之所以目前还没出现断崖式下跌,是因为还有不少机构坚持不上电子书平台,所以读者只能从纸书渠道购买这些产品。但是这样的抵抗能到几时?

平台低价模式的其他问题

平台低价模式还以另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对图书产品造成伤害,那就是人往往对获得成本过于低廉的东西不珍惜。消费心理学有个经典案例,当一项服务的收费突然从几十元提到上百,或者从上百提到上千时,原来犹豫不决的购买者反而立刻下手买了,因为花了贵的成本,潜意识里面就觉得一定是好东西,必须认真仔细对待,用了也越发觉得好;相反,便宜的东西潜意识就会觉得反正不是什么好东西,随便用用得了。

不少同行朋友说,图书上了微信读书之后,豆瓣分数的下降很突兀,而且出现了很多奇怪的评论。原本书刚出的时候,出于营销宣传打高分,之后随着真实购买的涌入渐渐降低,这是正常的。但微信读书并不是缩短这样一个过程,而是涌入了一批非目标读者的人纷纷来打低分。经常出现“看了开头一部分,看不进去,差评”“女权的陈词滥调”“某国人写的东西就是烂”之类的奇怪评价。这类读者如果让他花钱来买这本书看,是根本不会去看的,因为根本不是目标读者。但既然不要钱或者成本非常低,那就随便翻两页,看得也不仔细,评起来倒是趾高气扬。特别纸电同步上架的新书受此冲击最为严重,在上市宣传的关键期受影响,以至其原来应该有的潜在读者也流失了。

还有一个常见说法,认为电子书即使没有收益,也会对纸书有宣传作用,会带动纸书利润。关于这一点需要区别对待。宣传作用是指曝光量,这个曝光量是能溢出带动到纸书还是只限于电子书平台本身?这一点我正好做过实证观察。豆瓣是个观察曝光量变化很好的平台,其他平台的溢出会很明显反应在豆瓣想读人数的变化上,而这个变化也和销售的波动高度正相关。

我曾有一本新书在亚马逊上架且获得推流之后,豆瓣想读人数陡增,纸书销售量也起来了,事后回顾起来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起爆点。但是同样的情况在微信读书就不一样,因为亚马逊模式下单本电子书的收益是可观的,而且因为购买成本相差不大所以并不会冲击纸书渠道,也因为花了钱,读者评价会更慎重,准确击中目标读者后其口碑溢出又是正面性的。而如今,微信读书只会导流给自己,它带给单本书的收益远远少于纸书,这点即使畅销书也是如此,加上它对纸书有高度替代性,所以即使是畅销书,也只是削减了纸书的更多利润换来电子书利润较少的上升而已。说到底,依然只是纸书给电子书输血而已。

而对于普通书,平台不给推流的话就毫无宣传效果。我曾观察过,一本刚上市的新书在上微信平台后30天左右的豆瓣数据,每天记录想读人数的变化,我发现日新增数量和上平台之前毫无改变,除了微信读书频道头条推送的那天,单日新增数量比之前日均新增多了不少,但仅限那一天,之后立刻又跌回平均水平。这就说明其曝光作用极其有限,且并不能带动纸书销售。因此对宣传有帮助这一条是说不通的。

应变之道需要整个行业的共识与合作

读者低价、免费习惯定型之后带来的恶果,其他文化产业已有许多前车之鉴。最典型的是数字音乐市场。如网易等大平台VIP收费极为低廉,而且因为平台的垄断性制定规则更为强势,这对内容生产者造成极大伤害。此前豆瓣上讨论电子书问题时,也有兄弟行业的从业者参与讨论。其中原创音乐人“行鸟小次郎”分享了其2023年在网易平台的收益,20.5万次播放量最终的收益只有23元,这个结果触目惊心。

不少人曾以音乐市场的转型作为成功先例来支持电子书数字化产业以低价平台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但事实证明,这绝不是一个成功先例,而恰恰是对内容生产者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吸血模式。视频网站情况也是如此,在烧钱阶段结束后营收难以乐观,裁员新闻频出,但因为在会员收费之外还有广告收入,所以情况稍微好一些。

兄弟产业的惨淡情况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事实上,现在也已经有一些出版从业者,尤其是对成本极为敏感的民营书商已经注意到电子书收入入不敷出的问题。电子书的收益是与平台五五分成,而每本书制作成电子版,需要出版方自己找专门的电子书制作公司付一笔制作费,外版电子书每本需要几百美元的预付款,之后收益还要和外方按一定比例分配,此外专门处理数字业务的员工岗一个人,一年至少也要十几万的开销……因此即便不算上纸书的潜在损失,结果也是亏本的。所以,现在不少民营书商已经明确声明,除非0预付,否则不再购买电子书版权。

与此同时,大概是亚马逊退出中国消息在国际上传开的影响,有少数国外出版社也在版权合同中明确规定,不许上按月费、年费等形式付费的电子书平台。此外,一些将是否购买电子书版权、是否电子书上架特定平台的权利下放的机构中,编辑也开始抵制低价平台。这些动向都说明从业者已经渐渐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上文所说,因为微信读书等定位的竞争对手是免费网文平台,要求其全面改变收费模式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用户流失,这对于其投资方是无法交代的。因此指望从平台端做出改变是不可能的。但其真正的成本和恶果却是要整个出版行业来承担。虽然有从业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由于问题的恶果呈现有时间差,目前还只限于少量的民营机构和一线编辑。

与此同时,经济下行的大因素,也掩盖了低价平台导致图书核心消费群体购买量断崖式下跌的状况,这也让真正具有决策权的领导层并没有意识到其严重性,误以为电子书才是增长点,因此反而更加倾力于为低价电子书平台输血。而消费者永远是趋向于免费模式,所以即使有少数平台愿意转向单本收费,在当前市场也只会重蹈亚马逊的后尘,被“劣币”驱逐出市场。目前唯一具有议价权的只有上游的出版商。因此,只有全行业对此达成共识,共同施压平台要求其转成单本收费的模式,否则难以扭转这一不健康的商业模式,最终也将造成整个行业大盘的毁灭性缩水。在这个不可逆点到来之前,现在亡羊补牢,还为时未晚。

 

 

链接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172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