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赎罪》观后感—无法完成的救赎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赎罪》这部影片是根据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改编。人物、场景镜头唯美,整部影片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心情的起伏变化切换明暗,光影交错。导演乔.赖特可谓是色彩应用的高手,他利用色彩的鲜明对比来烘托电影的情节,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美妙的音乐贯穿始终,让人印象深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人的一生会犯无数大大小小的过错,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他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时,却没有给你机会去弥补,终其一生都活在对他人的忏悔之中。影片《赎罪》讲的就是这样一则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5年二战前夕英国乡下的一所庄园里。十三岁的小姑娘布里奥妮和一对双胞胎以及布里奥妮的表姐洛拉正在房间里一起排演戏剧。布里奥妮喜欢写剧本,十三岁的孩子正是充满幻想,喜欢夸张,渲染,更少不了添油加醋的年纪,正处在青春期懵懂的她爱上了管家的儿子罗比.特纳。但是罗比却深爱着青梅竹马的布里奥妮的美丽姐姐塞西丽亚,布里奥妮因为爱而不得而伺机报复而造成了三个人之间的悲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布里奥妮先是在窗口看到阳光下花园里的姐姐塞西丽亚在罗比面前褪下衣衫,然后跳进水里,最后湿淋淋从水里出来,气急败坏地抢下罗比手里的瓶盖,就以为是罗比在欺负姐姐。她不明白自己以一个小孩的眼光看待大人世界的是非观,爱情观是完全错误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后来罗比不小心托布里奥妮转交给姐姐塞西丽亚的情书,却拿错了写着不纯洁内容的信,被布里奥妮看到,罗比信中暧昧的语言,露骨的挑逗加上后来布里奥妮被光吸引,不小心看到姐姐和罗比在书房里激情一幕。愈发加深布里奥妮对罗比的憎恶。以至于后来布里奥妮的表姐洛拉夜半时分被人在花园里猥亵,在没有看清楚那猥亵者真容的情况下布里奥妮却鬼使神差言之凿凿地指认罗比就是猥亵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个十三岁青春期少女的言语无状,口无遮拦使得一个美好的青年终身被烙上奸污少女的烙印。使得罗比为了逃避坐牢以及道德公论的谴责选择去参军,从此走上了不归路。那花影里暖阳下曾经的欢喜明媚从此不见踪影,而取而代之的是灰色天空下充满荒凉阴暗的忧伤。

为了寻找罗比,姐姐塞西丽亚成为了后方医院的一名护士。为了爱情,娇贵的小姐穿梭在杂乱不堪满是血腥的病床间,以期待与心爱之人的遇见。而长大后的布里奥妮隐约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在参加了表姐洛拉的婚礼之后更确定了这一点。因为她看清楚洛拉身边的新郎保罗.马歇尔正是当年的猥亵者,然而却也因此失去让表姐指认他的机会,显然,表姐是不可能指认她的丈夫的,哪怕她也对面前的男人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布里奥妮难逃内心的自我鞭挞与煎熬,也成为了一名护士,希望能够遇见姐姐和罗比给自己一个赎罪的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图片

而罗比带着对塞西丽亚的爱,珍藏着心爱女孩的照片在那战火之中,行走于生死之间。他的心中不停默念着塞西丽亚分别时说过的话:“你要回来,回到我的身边来,幸福地生活下去。”自始至终支撑他活下去的是塞西丽亚对他的爱。而他在森林里看到许多死去的修女的尸体时不自禁地留下泪来,在那样的乱世生死都尚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更何况别的呢。他想起往昔和布里奥妮的日常,那时那刻想来他已经原谅了布里奥妮对他造成的一切伤害。最后他和士兵们在敦刻尔克海边等待撤退中染上了败血症,他来到了他幻想中塞西丽亚告诉他的白色小屋,睁着双眼在最后一批大撤退中死去。死的时候身边是塞西丽亚的信和照片。

塞西丽亚终其一生日复一日的地在对罗比的思念和等待里艰难度日,最后也被淹死在巴勒姆地铁站里。他们最终无法相守在一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有别于其他影片的是大多数影片中的孩子总是纯洁美好的象征。而《赎罪》中讲述的却是一个孩子犯了似乎是只有大人才能犯的错误,因为爱而不得而不择手段司机报复,所有做过的错事都必须承担,哪怕犯错的只是一个孩子。正如珍.尼尔森在她的《正面管教》中说的那样:当小孩的归属感和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或者她就会觉得沮丧,进而产生不同的偏差行为。或许布里奥妮就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她的报复行为。人性的恶藏匿在软弱的外表之下,人通常会在一时之间受内心黑暗的驱使不顾一切做出错误的事情。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影片中最可贵的是姐姐塞西丽亚对罗比的爱情。在那样的时代经历了那样的事情,姐姐依然坚信自己心中深爱的罗比是纯洁的,对爱依然忠贞不渝,事实证明姐姐是对的。真相最终水落石出,什么都战胜不了时间。只是可惜的是影片中的罗比最终没有等到人们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便失去了生命。

布里奥妮最终在她的小说中成全了姐姐和罗比的爱情,可是就像她在片中接受采访时说的:“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年轻珍贵的的生命已经陨落了。与其说布里奥妮是为了姐姐和罗比,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终其一生都无法完成的救赎。人性总是自私的,即使在片尾老年布里奥妮多番解析,但那反复地强调,语气之间的停顿,闪烁的眼神都掩盖不了内心的挣扎。

影片中莫大的讽刺是最终受害的一方逝去了,始作俑者却过着幸福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布里奥妮成了名作家,活得久长,我想这样的结局表面上看让人难以接受。但从另一面来看,对始作俑者们来说,他们将在一种漫长的内心煎熬下走向生命的终点,也未尝不是一种无言的惩罚。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176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