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活(八十八)

来上海快二十天了,忙着搬家,忙着陪人上医院,除此更多的时间都在宅家,方圆五公里的地方都没去过。一方面是事情多,一方面是天冷,冷飕飕的不想出门。今天早饭后,孩子们出门时,我们趁女婿上班的车子,去出租房处理一些杂物,顺便最后一次彻底搞一下出租房的卫生。

打扫完卫生后,预约上门回收破烂的人还没来,那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对看电视没什么太大兴趣,便对那人说我去河边走走,你忙完过来找我,我们一起买点菜,顺便去旁边新修的商场逛逛,吃个饭。

这条河距离孩子们出租的房子,仅隔着一条马路,以前在上海时我和那人几乎每天都要去散步,这次来事情繁杂,天气寒冷一直没有去过,心里面感觉缺少点什么?这难得时间空闲,必须得补上这个缺。

到底是冬天,尽管中午的太阳暖融融的,河边公园里还是人不多,最多的人要数垂钓的人,其次就是三三两两遛娃大军,还有偶尔一些散步的人。上次来热闹的河边公园明显冷清了很多,季节真的是个重要的梗,不服不行。我以前是无论冬春四季永远都是六点起床,起来后也一定要去外边走几圈才回家做早餐,自从去年那人病重后,我陪他在医院二十多天回来这个坚持了四十多年的习惯算是彻底放弃了。起先是在医院照顾病人,不可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想起就起,想睡就睡,作息自然就乱了。回到家后,由于自己身体的原因,对于冷天早起有了顾虑,于是慢慢的习惯了天冷的时候赖床的毛病。

讲真培养一个好习惯真的不容易,但是毁掉一个好习惯却非常容易。惰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自律性再强的人都可能被惰性抹杀掉。从心里而言,我对早起习惯的改变这件事,心里还是耿耿于怀的,但行动上却永远能找到借口给自己开脱。什么天太冷,不宜锻炼,什么起太早会打扰家人休息之类的,都成了我惰性养成的帮凶。想来这一段时间确实是有点懈怠了,早起怕吵到孩子们,早晨即使醒来也会躺在床上熬时间,这也许也是现代人不愿意两代人住一起的一个主要原因吧!我也是,如果不是事情逼人,我说什么都不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

记得奶奶在世时就说过: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而孩子的家永远都不是父母的家。初听这句话时,我是不懂什么含义的,现在自己的孩子成家了,我突然能很深刻的体会这句话的意义了。这几年出进孩子的家门,两个孩子一直在努力让我们住的更自在一点,但是我心里却怎么也没有在自己家的自在。这并不是说孩子们对我们的到来有什么想法,而是我们彼此为对方考虑的越多,就会让我们的生活无法自在起来。现在的人小家庭生活惯了,人一多就会烦躁,我就有这种感觉。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心绪起伏不大,一旦和家人一起生活,就会因为各种事影响到情绪。我讨厌这种波动的情绪,因此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喜欢和那人两个人一起的生活。孩子们有需要过来帮帮可以,但要是经常在一起生活肯定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性格放荡不羁的我,随性所欲惯了,不适合群居生活。这是那人一直对我的评价。起先我会和他就这种说法展开争论,现在我却完全赞同了他对我的评价。今天他忙完去河边找我,看我一个人坐在河边凳子上发呆,说到:你看我就知道人多的地方不会有你。我笑着说:这也许就是现在离婚的人多的一个原因吧!夫妻生活久了,彼此太了解没有了新鲜感,就想换个人重新开始。那人说:赞成,那些以感情不和为名离婚的人,几乎都是喜欢追逐新鲜感的人。

两个人聊着天,推着自行车走在街上,不一会儿就到了蔬菜店,买了需要的食材后直奔家新开业的商场而去。这个商场是元旦开业的,人气不旺,诺大的商场里面的人屈指可数。是经济不景气还是商场的模式出现了问题,我没有兴趣,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吃饭。好久两个人没有一起在外面吃饭了,我们两点了两个菜,两个家乡风味的面食花了八十多元钱。吃完饭去超市逛了一圈,本打算买一些回家路上的吃食,结果发现这个超市安静的门可罗雀,几乎没人,东西吗?也是少的吓人,我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找到,两个人从入口走到出口,沿着泗陈公路,刘五公路,宜宾路回了家。

到家后那人午休,我开始收拾房子。那人起来做晚饭时,我开始日更。孩子们回来时,那人的晚饭做好了,我的日更也已经完成,又是全家人边吃边聊,其乐融融的一顿晚饭,晚饭后女儿练字,女婿忙着倒腾他买快递和从单位带来的一堆春节福利。而我则是在厨房里洗洗涮涮。生活简单而又平静。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212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