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这一能力会自动形成

有一些学琴者,他在达到了一定演奏水平之后,会想探索与追求自己的演奏风格。

于是,除了刻意模仿很多演奏家们的示范外,他还会在日常的练习,甚至是舞台演出中,频繁使用自己擅长的演奏技巧,以及将作品中速度、力度的调整,变得更夸张一些。

这样,自己的演奏即使听起来很流畅、很熟练,但总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太刻意地表现,会使效果适得其反。

宛与洛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个人演奏风格无需刻意追求,因为这会“自动”形成。

这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你的性格、经历,以及你在练琴中养成的演奏习惯,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之后,所产生一系列的“条件反射”。

这种“反射”,除了会成为自己的“肌肉记忆”,也会储存在头脑的“潜意识”中。

一旦再次开始演奏,遇到相对容易视奏的乐句或段落时,有时大脑瞬间就能给出判断,该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该加入哪些演奏技巧,能把这一部分,演奏到自己认为好听的地步。

甚至有时,根本无需经过大脑的思考,光“肌肉记忆”中留下的那些习惯性的、技巧性的动作,就足以对作品起到“美化”,从而奏出自己的“味道”来。

对此,宛与洛建议大家,只需要按部就班地练好每一次的练习内容即可,一切都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显现效果。

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是需要时间与练习量的积累,急不得。只有这样所形成的个人演奏风格,才是自己最独特的象征,才带有厚重的、只属于自己的“味道”。

那些仅靠大量模仿、缺少自己思考的演奏,只能算作“生搬硬套”,无法称为自己的风格。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288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