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要重视儿童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强调,“学⽣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他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让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作为语文老师,我也始终认为,阅读对于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并一直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实践着,不过始终没有较大突破,直到最近开启了亲近母语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课程的学习,聆听了一场场讲座,遇见了一群群躬耕于阅读的老师,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狭隘,找到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突破口。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什么是儿童阅读

儿童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儿童这一主体所进行的一系列阅读行为。对于儿童来说,阅读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视觉扫描的过程,而是一个用自己的心灵去触碰画面中的人物、环境、事件的过程,其中有感觉、想象、思维等综合的心理过程。

在认知心理学中,认为儿童阅读是儿童读者运用既有的知识(语法的知识、篇章结构的知识、文本内容的知识、学习方式的知识等)来读取文字内容所表征的意涵,而后将所获得的意涵整合,继而形成文本的解读的一种认知活动。简而言之,儿童阅读的本质是一种“意义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儿童阅读的边界不是固定的、僵化的,而是能动的、灵活的,其实质是儿童读者同作者的对话,同自身的对话,同以往的生活中自己相遇到的人与事的对话。

因此,阅读应该是儿童的自主行为,儿童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和思维去解读文本,展开想象,进行思考。作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们,应该要给儿童足够的机会、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图书、足够的自由,让儿童真正享受阅读过程。

为什么要重视儿童阅读

儿童在阅读故事的时候就在建构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即使坐在家中也能乘上想象的翅膀,在世间翱翔,这就是儿童阅读的意义,也是重视儿童阅读的原因所在。展开来说,具体有以下三点:

1.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逻辑性,不同年龄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语言发展水平。在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要进行早期的阅读,让儿童能够有更多、更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我,促进儿童的发展。我家娃开始说话比同龄人晚,但语言的清晰度却比他们好,这主要得益于从6个月开始就一直陪着他阅读图画书,在他两岁多时,经常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词汇蹦出来,可以说,这阶段是他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但如果没有早期的铺垫,也不可能有关键时刻的厚积薄发,所以,实践证明,儿童阅读确实对语言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阅读力就是学习力

一位国际著名教育家指出:“要使得学生变聪明起来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加大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阅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从中可以看出,阅读力就是学习力。

那么,什么是阅读力呢?它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这些是最基础的,只有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具备阅读能力,才能形成比较好的学习力,即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这种学习力是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重在学习阅读到用阅读学习。班级里的后进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们对阅读没有兴趣,阅读习惯很差,理解能力等也跟不上,自然而然在学习上就跟不上大部队,而优生则与之相反,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形成了较好的阅读能力,在学习上如鱼得水。因此,阅读力决定着学习力,儿童阅读势在必行。

3.阅读是自我完善的基础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并且能接受不同的思想。从小学到中学,我们会认字就会要求阅读。大学或在社会上我们获取知识、了解时事等等都需要阅读。阅读书籍让我们思想变更丰富,精神更充实,同时也让我们的是非观、价值观得到完善。

曾经有人说过,“你要了解这个世界,让自己更丰富,只能靠阅读。阅读是完善自己的过程,所以别人说活到老学到老。”阅读是人终身发展的基础,能够丰富精神、发展思维。自从开启了阅读和写作之路,我的人生就有了不一样的精彩。我也希望能够将这种理念传达给我的孩子们,让他们在阅读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何抓好儿童阅读

德国作家黑塞曾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书读得越多,孩子一定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作为引路人的我们,到底该如何抓好儿童阅读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明确儿童阅读的内容、形式和目标

儿童阅读,最该先解决的是读什么呢?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文学阅读,一类是科学阅读。从文学阅读的角度老说,主要包括诗歌类的童谣、童诗、中国古典诗歌、中外现代诗;故事类的儿童故事、动物故事、动物小说、儿童小说、幻想小说,还有散文和戏剧。

从形式上来说,主要包括单篇、主题阅读和整本书阅读。单篇指的是可以诵读背诵或者熟读成诵的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主题阅读指的是围绕某一主题的精度;而整本书阅读,则是指一部部的经典作品。

儿童阅读的目标又是什么呢?通过学习,了解到儿童阅读是通过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评价和分析信息等能力的培养提升儿童的阅读技能和阅读素养,促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格的形成和精神成长的目标。

通过这样梳理,发现只有明确了上述三点才能够在推进儿童阅读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有据可依,真正地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进行适当的阅读互动、阅读指导和阅读教育,最终达到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促进他们人格的发展和精神的成长这一目标。

2.要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

听了梅子涵老师关于儿童文学的审美的讲座,以及对安徒生童话的文本赏析,还有谈凤霞老师对《夏洛的王》《彼得 潘》等作品的解读,我发现他们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深厚的文学修养。是的,深厚的文学修养,谈起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可谓侃侃而谈,从作家生平、作品写作背景、作品主题分析语言风格等方方面面展开,说不完的话语,讲不完的故事,全方位的了解,甚至还有从作品拓展开的相关主题内容的探讨等等,都让人不禁感慨:懂得可真多。

回归现实,我们就做不到这么全面、透彻、深刻,在解读文本的时候火候就有所欠缺了。因此,要想带着儿童更好地读懂作品,就要提升个人的文学修养,从阅读童书,分析童书开始吧。

3.要具备一定的诵读能力

鲁迅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其中“音美”说的是汉字、汉语的音韵美。汉语之美,美在韵律,声调的抑扬顿挫赋予汉语优美旋律。借由声音更能体会汉语音韵之美,因而,诵读天然地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文字变成声音,伴之以韵律和情感,获得美的艺术体验。

在亲近母语的课程中,多次提到诵读,在反复观看教学实录或案例中,也明白了四步法最终离不开的都是诵读,短短15到20分钟的课程,都是诵读为主:

第一遍诵读之后,引导儿童初步感受与领悟诗文。在这个环节会选取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等话题引导孩子进入诗意。第二遍诵读之后,帮助儿童深入理解与欣赏诗文。在这个环节,帮助梳理诗歌主题、理解诗歌情感,并从知识、文化、故事三个维度进行引申,联结生活拓展开来,让人发散思维想开去。第三遍诵读再次强化记忆,反复浸润,带给儿童意蕴无穷的美好。就是在这样一遍遍、反复的诵读中,带着孩子深入走进文本,习得知识。特别是教师的范读,更是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让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这就是深厚的功力。

作为语文老师,更要练好诵读这一基本功,才能在儿童的阅读中,带着孩子一起读,让他们通过耳濡目染,建立起良好的语感,真正爱上语文,爱上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还指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抓好儿童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儿童阅读之路漫漫,愿我们都能上下求索,让阅读成为儿童心中最美的那道风景吧,因为阅读不是目的,阅读最终的目标,是培养独立阅读者、终身学习者,培养完整而健全的人。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302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