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延安访问记》

去图书馆,偶然瞥见了《延安访问记》这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就借来一阅。

作者陈学昭,名字挺陌生的。翻开书才知道,陈学昭是著名作家,她的《延安访问记》被誉为“中国报告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书中记录了作者30年代奔赴延安的所见所闻。一开始读起来不大顺利,后来挑着一些章解——如《工作与技术人员》《两性与恋爱》《报告,大会,晚会与小小的聚会》《几位老革命家与几位国际友人》——来读,兴趣大增,竟一头扎进去不能放下。

佩服作者的文笔,竟能信笔捻来皆成文章。目之所及,平平常常的东西,在作者笔下都能形成流畅的文字。也正因为这些日常,这些生活细节,让读者更能产生代入感,反而增加了阅读兴致。

作品对延安的描写并无夸张溢美之词,给人的感觉很全面,很客观,很真实。他写陕北老百姓的狡猾,写人际关系的复杂,写办事效率的低下,写技术人员的卑微。但是,同样也写领袖的伟大、战士的牺牲、雇工的敬业、人际的平等,特别是延安军民火热的斗争生活。读后,并不感到那些灰暗的东西遮住了延安的光芒;延安的进步,延安的伟大,依然在撼动着读者的心灵。

最惊艳的是作者对伟人的描写。对毛主席有几次描写。第一次是到办公室做了一次短暂访问。作者用白描手法,轻松几笔勾勒出了办公条件的简陋。又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出了毛主席的平易近人,质朴,自信。第二次是在抗大女子大队成立大会上,听主席讲话。通过场面描写,写毛主席的冷静和群众的爱戴。第三次是在抗日大会上,听主席讲话。作者夹叙夹议,一方面记述毛主席的讲话和群众的热烈反响,一方面写自己的感想和感动,伟人形象跃然纸上。

对周副主席也有描写。写听周副主席做报告,作者用比喻手法,说他的话“好像是一块一块的石头那样地沉重而有力的投到水中去所发出的声音”,之后概括了报告的大意,阐述了报告的意义。作者还借别人之口,赞美了周副主席的惊人记忆力和卓越的领导力。

出于对本书的喜爱,查阅了作者的有关情况。陈学昭是我国第一个留法文学女博士,曾经与鲁迅有密切过交,《鲁迅日记》里边30多次提到陈学昭。她信奉“生存着必奋斗”的哲学,说“幸福仅存于成功,而成功即为前进”。她的一生,作品颇丰。不过,她的婚姻不大美满,没有与最爱的人走在一起,而他与丈夫只有短暂的婚姻,离婚后,终身未嫁。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320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