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就是一个例子——薛法根《手指》一课聆听札记

文/涅阳三水

在网络上,聆听了薛法根老师对丰子恺《手指》一课的教学。

进入课堂之前,薛老师就直接出示了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齐读,读过之后,又阐释了这个目标是怎样的一种学习程度。

最后又把课文当中,手指做出来的所有动作,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诵读一遍。

在诵读的过程当中,薛老师要求学生并做了一些动作,比如研脂粉,作兰花等。

在进入课堂的时候,薛老师说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可丰子恺却说是带着一双手。

用这样的普通人的说法,和漫画家的说法进行对比,再然后进入本节课。

这样的开篇几句话,就把薛老师的性情展现无遗,那么幽默风趣,那么平易近人。

~~

五根手指具体是怎么样的呢?

薛老师重点用了四次比较,来展示这节课:比美丑、比作用、比性格、比写法。

在每一次比一比中,都是让学生读课文圈,画出其中的关键词,用这样的方法,给五根手指排排队。

首先的比一比,比的就是五根手指的美丑。

学生分别找出了证据:中指最堂皇,无名指和小指秀丽可爱,食指不窈窕,大拇指实在不够美。

找过了之后,让学生回答,回答过之后有板书在黑板上。

这样让学生读文本,然后回答问题,再然后书写在黑板上,三遍式的推进,大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

在比一比作用中,继续给五根手指排一排名次。

学生继续找到了大拇指做的动作的关键动作词语,来证明大拇指最厉害,并且提炼出了大拇指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是体力活。

食指干的是技术活,复杂活,是脑力活;无名指和小指是干的轻松活,享乐活,小活;中指最不出力,只是在旁略微扶衬。

总结了这些之后,还是让学生把它们呈现在黑板上。

在比一比作者爱谁中,学生找到了作者的直接表述:大拇指最肯吃苦,食指是最机敏的,中指是养尊处优的,无名指和小指只是一种附庸。

最有趣的其实就在这一部分,因为薛老师在学生表述之后,结合学生的家庭来说一说,在自己的家庭里,谁是大拇指?

~~

比完了就说一说课文的结尾。

这个结尾没什么特色,薛老师也没有当做重点,只是强调了五根手指根根有用,缺一不可,要团结一致,才可以完成很多事情。

重要的是,由此延伸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让所有人都能够团结一致,个个才有用。

这里结尾说过之后,又来说这篇文章在介绍五根手指的时候,都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学生在几分钟的阅读和思考之后就得出了答案:

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举例子说明,用作比较的方法。

这三种很明显的方法,是学生阅读后得到的答案,还有一种方法,是薛老师自己提出来,这种方法叫做夸张。

薛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夸大、夸小”两个词语,并且紧跟着写了举例子和拟人的词语。就是说在拟人方面和举例子方面的夸大和夸小。

~~

这样的总结,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了。

原本以为,这节课上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但没想到薛老师又带给了一种惊喜。

说明方法掌握了固然好,但如果掌握之后能够运用那才是最好。

为了证明这一点,薛老师在屏幕上出示了一个句式:我叫(            )  ,五官中数我最(              )  。你瞧:(                )  。 

薛老师在几分钟的等待之后,志明点出了几位同学作为展示,嘴巴眼睛鼻子眉毛,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精彩分享,也都用到了排比,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

~~

听完这节课之后,想到了很多的教研员说过的一句话,“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在薛老师的这节课上,这个例子让我感受得极为清晰。

这节课,薛老师就是通过丰子恺先生《手指》中这个“例子”,教给学生如何写好一些东西。

比如五根手指的作用与功能,这就是文本传递的清晰明了的语文知识,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语文智能。

特别是在最后的片段书写中,让我感受特别强烈。

这样的课堂教学,具有语文的专业特点,也体现语文课堂教学鲜明的工具性。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362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