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泉州记忆,奏响非遗华章 –集美大学“拾遗臻艺 匠造芳华”社会实践总结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近日,集美大学“拾遗臻艺匠造芳华”实践队走进“海丝名城”泉州,感受非遗魅力,坚定、增强文化自信。本次寒假社会实践以服饰、饮食、文娱、信仰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感受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与泉州非遗的文化魅力。
“衣食住行”以“衣”“食”为先。
“衣”,即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透过服饰,人们可以知晓当地的历史文化、劳动方式,以及审美风格。蟳埔女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蟳埔簪花历来有着不俗的影响力,近年来更是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以海为生,以花为簪”,把浪漫和美好戴在头上,“今生簪花,来世漂亮”,以蟳埔簪花为代表的泉州服饰文化,凝聚着泉州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体现了老百姓对美的见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实践队成员们体验簪花围造型,亲身体验泉州烟火气息,不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更感受到传统文化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动力。
“食”,即饮食。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泉州交汇、碰撞,不同的饮食喜好交融形成了泉州独特多元的饮食文化。相比内陆地区,泉州饮食保留了闽南的清淡口味。“依海吃海”,泉州菜谱里少不了海鲜,体现了泉州人民就地取材的理念。以海鲜为主,融合了福建、客家、台湾等地的烹饪技巧,深受人们喜爱。寻常街头的“古早味”,陪伴着一代又一代泉州人民,承载着一轮又一轮的鲤城记忆。实践队成员们走向街头巷口,在西街小吃区等地点探索泉州味道。西街的饮食集聚化现象让成员们看到泉州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相辅相成的关系。
物质食粮的多姿多彩让实践队成员们眼花缭乱,泉州非遗文化带来的精神食粮更是令成员们叹为观止。艺术与宗教,就是这份精神佳肴的重要组分。
艺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泉州被称为名扬四海的“戏窝子”,提线木偶戏、高甲戏、梨园戏和闽南歌舞等频频亮相在央视春晚和央视戏曲春晚舞台,至今已超过三十次在新春佳节之际通过央视舞台向海内外展示泉州文化独特魅力。传承人们通过融合现代流行艺术进行创新,扩大艺术传播范围,使这份蕴含丰富历史内涵的文化结晶继续流传,在新时空闪烁传统地方文化的光芒。在实地采访调研中,实践队员们也了解到现今戏曲传统面临受众减少、资金不足、传承者练习时间少等问题。如何更好地传承发扬传统戏曲文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千年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经开拓、繁荣,各国人马集聚泉州,刺桐城不仅仅是“五步一寺,十步一庙”香火缭绕的泉南佛国,还是西方宗教融入中国的重要地点。各种宗教文化在泉州相遇、共生,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画卷,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实践队成员实地考察东西双塔制的佛教寺院--开元寺。开元寺的建筑结构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南方与中原文化不断交流的结果,寺内还保有印度教文化元素,是南印度文化在泉州传播的实证资料。如今,多元文化盛景在泉州依然可见,数百年、上千年的宗教印记依旧在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共鸣。
半城烟火半城仙。泉州这座信仰之城,古厝与洋楼共存,有着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与浓厚的闽南风情。我们从寻常生活中探索非遗记忆,倾听流韵南音,观赏嘉礼木偶;食寻常古早味,簪蟳埔四季花。我们追寻华人领袖足迹,赓续中华历史文脉,拾遗臻艺,匠造芳华,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辈应当接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大任,讲好非遗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以创新活力赋能非遗,让“臻艺”“芳华”永流传!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