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生物固碳的简短讨论

大部分固碳微生物为自养微生物,在土壤固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能量来源不同,可将固碳微生物分为光能微生物、化学能微生物、光电子能微生物。已发现的土壤固碳微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其中原核固碳微生物大多为细菌和古菌。

藻类也是土壤中重要的固碳微生物。藻类以大型藻类、微藻等多种形式存在,在水体、土壤等介质中分布广泛。不同地区土壤中的藻类属种存在一定差异,极端干旱的荒漠土壤和寒冷的土壤中存在蓝藻、硅藻等。

另外,固碳微生物的多样性因土壤类型而异。在同一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固碳微生物广泛存在于陆地土壤中,可以通过多种固碳途径参与土壤碳循环过程。大气中的CO2既可以被微生物代谢合成有机碳,也可以被微生物吸收转化为无机碳

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尿素分解、化、反硝化、硫酸盐还原、厌氧硫化物氧化、甲烷氧化等不同代谢途径诱导碳酸盐沉淀,要么通过提高pH值或溶解无机碳(DIC),要么诱导CO2或 DIC (HCO3−;一氧化碳32−)形成碳酸盐晶体,如方解石。微生物的细胞壁含有羧基、磷酸基等带负电荷的基团或带负电荷的代谢产物(如土壤腐殖质等),可以增加细胞微环境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同时,微生物也通过代谢过程提高了土壤微环境的pH值,从而增加了DIC的浓度,这都有利于碳酸盐沉淀的形成。

目前已知的自养微生物固碳途径主要有:卡尔文循环( calvin benson-巴沙姆, CBB)、还原型三羧酸循环(还原性三羧酸循环或逆三羧酸循环,还原性三羧酸循环, r TCA)、还原型乙酰辅酶A途径(厌氧乙酰辅酶A途径、还原乙酰辅酶A途径、WL途径)、3 -羟基丙酸自行车( 3 -羟基丙酸循环, 3 - HP循环)、3 -羟基丙酸/ 4 -羟基丁酸循环( 3 -羟基丙酸/4 -羟基丁酸循环、3HP / 4HB循环)、二羧酸/ 4 -羟基丁酸循环( DC / 4HB循环)、逆甘氨酸裂解途径。其中,CBB是自养型土壤细菌固定CO2的关键途径之一,具有最高的固碳效率,通过该途径固定的碳占土壤有机碳的0.12 -0.59 %。

固碳微生物不仅可以通过自养过程进行固碳,还可以通过异养代谢过程进行固碳,异养微生物固定CO2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微生物的暗固定"。大气CO2进入土壤后,主要被光能微生物、光电子能微生物、化学自养微生物等固定为有机物。在表层土壤或能接受光照的土壤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光电子相互作用参与固碳。此外,异养固碳微生物中还存在草酰乙酸途径、嘧啶和嘌呤核苷酸途径。据估计,异养微生物通过补充反应固定的CO2约占其生物量碳的10 %,反向甘氨酸裂解途径是通过脱氧磷脂氧化还原CO2,然后通过还原甘氨酸固定碳的途径,被Macroarchaea、Solarchaea、Logiarchaea等微生物利用来固定碳。

[1] Jiang, P., Xiao, L.Q., Wan, X.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Microbial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Soil: a Review. Eurasian Soil Sc. 55,1395–1404 (2022).

[2] DONG L, WANG X, TONGH, 等, 2024. Distribution and correlation of iron oxidizers and carbon-fix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natural wetlands[J/OL].

[3] LI C, LI X, SHI Y, 等, 2022. Effects of Nitrogen Addition on Soil Carbon-Fixing Microbial Diversity on Different Slopes in a

Degraded Alpine Meadow[J/OL].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13: 921278.

[4] Yongfei Bai, M. Francesca Cotrufo ,Grassland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Current understanding,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Science377,603-608(2022).

[5] F. Lu, H. Hu, W. Sun, J. Zhu, G. Liu, W. Zhuo, Effects of nation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0.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5, 4039–4044 (2018).

[6] XIA R, FANG Y, CHEN Z, 等, 2023. Manipulating electronextraction efficiency in 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carbon fixation viasingle-atom engineering[J/OL]. Materials Today, 68: 51-61.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428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