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望江南》

今天我终于把《望江南》的第二遍读完了。读完之后感慨颇多。接下来我要说一说我读完两遍的感受。

读第一遍的时候因为有任务在身,所以读的有些着急,特别是读到一半的时候,那几天时间特别零散,我是断断续续读完的。所以,为了进度我快速的读完了。读完之后马上要写读书分享的,所以匆忙中夹杂着些许的紧张,但终归是读完了,像是完成了自己的一项任务。

读书笔记分享完成后,我又兴起了读二遍的想法。这一次没有任务了,我要好好的读、放松着读,所以就又有了第二次再翻开这本书。我读书很少有这么短的时间内读两遍的,一般都是过个半年或一年多再重读一遍,那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当我第二次翻开扉页时,没有了第一遍读时的好奇,当时我还在怀疑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读第二遍究竟有没有意义?但是怀疑归怀疑,我还是读了第二遍,而且读的很认真,就像学习知识一样。

当我读完第二遍,合上书的那一刻,我知道了就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读完第一遍和读完第二遍的感觉真的是不一样的。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感觉我只是读了一个故事,对于这个故事中所涉及到的人、事、人物关系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却不太懂得这本书中所隐含的深层含义。当然,在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要写关于《望江南》的读书分享,在写的时候我肯定还会打开书找了一下书中一些重点的地方,所以也算是进行了一下回顾。我写出了读书分享笔记,但是我依然感觉我对这本书并不是全然的了解,所以我即使我写了一篇1500多字的读书笔记,但是对这本书的印象却越来越模糊了。所以,我决定立即重读,否则这本书就要让我伴着春节期间的美食一起吃进肚里了。

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感觉对书中整个脉落清晰了,虽然一些人物关系介绍得很简单(那是上几部书中遗留下来的),但基本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而且对于杭嘉和这个人物我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同时我也觉得我那个分享笔记写的确实不怎么好,太能端着了、没有落实到书,至少来说介绍的不太全面。再读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除了有茶知识外,体现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固有的那种「中」的内容,而且「和」的意味在杭家体现得更明朗一些。杭家人都聚集在杭嘉和的身边,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家」的传承。而在这本书里的杭家还体现着儒家的中庸之道,特别是在杭嘉和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在我读第二遍的时候,我特意找了一个笔记,我把关于茶的知识特意的在笔记上记了一遍。不得不说写了一遍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通过记笔记我对茶知识的印象又深刻了一些。比如我现在知道了茶的大分类。茶一共是分为六种的,其中有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黑茶、黄茶,花茶是在后面才出现的不在这六大类之中。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有红茶、绿茶和白茶。还不太知道他们之间真正的区别是什么,可以说我就是一个茶盲。我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才懂得了关于茶的一些知识,比如说从茶树上采下来之后的茶是怎么变成我们喝的茶的呢?新采下来的茶先要杀青,然后根据不同茶的品类再进行接下来的工序。在49年以前,中国一直是手工制茶,但是在1853中国茶的出口量却达到了13.4万吨。那时候估计全世界都在喝着中国茶。后来清政府没落、茶叶的出口一落千丈,就是建国后的1953年茶的出口量也才有4万吨,才是1853年的一个零头。从这本书中我还知道了,无论是哪个国家的种茶技术、制茶工艺、茶文化都是来自我国,只不过他们为了适应本国条件进行了一些改良。所以,茶必须是中国茶。我在网上查找本书的作者资料,才发现作者王旭峰不仅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她更是一位在茶事方面的专家,所以难怪他的小说中关于茶的部分写得这么好。

当我读完第二遍《望江南》的时候,又勾起了我对茶人四部曲中其他三部曲的兴趣,所以我打算把那三本书也买下来,趁着春节前后不太忙的时候把这几本书读一读。不过,不给自己压力,能读多少算多少。其实,我主要是想看一看这个江南的茶业家族杭家在清末民国中都经历了哪些变迁?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的茶事又经历了哪些变化?

望江南的后半部分我是不太喜欢的,因为那半部分的历史背景,是中国正经历着建国以后的三反运动、右派甄别运动、大跃进等等。对于那部分历史,我虽不是亲历者,但是小的时候常听大人们提起。我的家族也曾经因为这些运动而被迫从南方迁徙到了东北,所以对于那部分我是不太喜欢的,特别是当我看到萝力的党籍一直没有找到,他地下党的身份一直都没有恢复的时候,我还是觉得那个时代有些不公平。建国以后,一些谍报人员因为身份的原因一直得不到甄别,得不到党籍的恢复,有的甚至还会坐牢甚至屈死狱中。我很喜欢看谍战剧,看着那些孤胆英雄们不惧生死深入敌营,特别佩服他们。要知道他们的生命随时都有可能被葬送的。但是龙潭虎穴他们都闯过来了,最后胜利了,他们还要进自己人的监狱,最后被冤屈致死!不过,罗力还是活了下来,虽然没有恢复党籍,但是如果有下一部,估计他会有沉冤昭雪的那一天的。

第二遍的《望江南》终于读完了!结局感觉有点匆忙,每个人的生活、命运交待得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我猜想王旭峰老师可能想着在《望江南》的基础之上再写一部关于茶的故事,可能那个时候的背景就变成了59年以后了,因为在《望江南》的结尾时写着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那应该就是那特殊的十年了。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468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