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历史简编(二)

三、淮阴师范学院宣传部

(一)领导成员

1997年8月12日至2000年6月29日,朱梅珍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校报主编。1997年8月12日至1999年8月29日,杨芳莉兼党委宣传部副部长。1997年8月12日,李守学任党委宣传部正处级调研员。1999年2月8日至2000年6月29日,韩同友任宣传部副部长。2000年6月29日,朱梅珍任党委宣传部正处级调研员。

2000年6月29日至2003年7月3日,韩同友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主持工作)。2002年2月20日至2009年7月5日,王德勋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2003年7月3日至2009年7月5日,韩同友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校报主编。

2009年7月5日至2012年6月29日,朱延华任党委宣传部部兼校报主编长;2012年6月29日至2015年6月27日,朱延华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校报主编、党校副校长。2009年9月30日至2011年3月28日,张同刚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助理,2011年3月28日至今,任宣传部副部长。

2015年6月27日至今,副校长周军兼党委宣传部长,阎大伟任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正处级)兼校报主编。2015年6月27日,王德勋任宣传部正处级调研员。

(二)工作人员

1997年8月31日至1998年6月,周俐任淮阴师范学院报编辑部副主任。

1997年6月至2000年9月7日,张同刚任《淮阴师范学院报》一、三版编辑;1998年10月22日至2000年9月7日,任院报编辑部副主任;2000年9月7日至2001年9月27日,任院报编辑部主任(副科级);2001年9月27日至2009年9月30日,任院报编辑部主任(正科级)。

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李倩兼职《淮阴师范学院报》二、四版编辑。

1999年9月,陈树湘任《淮阴师范学院报》二四版编辑;2004年10月18日至2010年1月20日,任院报编辑部副主任;2010年1月20日至2013年6月27日,任校报编辑部主任(正科级);2013年6月27日至2015年7月10日,任党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2000年9月5日至2002年2月20日,王德勋任新闻中心主任(正科级)。

任守军,2000年9月7日至2002年4月15日,任党委宣传部秘书(正科级)。

任燕,2001年9月1日,到党委宣传部工作,2003年5月5日至2007年4月26日任新闻中心副主任(副科级);2007年4月26日至2012年6月27日任新闻中心主任(正科级)。

2002年10月8日至2007年8月,黎晟任宣传部干事(副科级)。

王新鑫,2004年9月留校到宣传部工作;2008年4月18日至2010年1月20日,任院报编辑部秘书(副科级);2010年1月20日-2012年4月28日,任党委宣传部副主任科员;2012年4月28日2013年6月27日,任党委宣传部主任科员;2013年6月27日至今任外宣科科长。

韩翔,2005年9月,从楚州校区调入宣传部工作;2006年2月22日至2010年1月20日,任党委宣传部秘书(副科级);2010年1月20日至2013年6月27日任宣传教育科科长(正科级);2013年6月27日至今任校报编辑部主任。

庄飞,2007年9月到党委宣传部工作,2010年1月20日至2015年11月5日,任党校办公室主任(正科级);2015年11月5日至今,任党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戴正东,2010年7月到党委宣传部工作,2011年3月4日至2013年6月27日,任党委宣传部副主任科员;2013年6月27日至今任宣传教育科科长。

柏华,2012年6月27日到宣传部工作,2013年6月27日至2017年5月30日,任网络新闻科科长。

董旭冉,2016年4月15日,任网络新闻科主任科员;2017年5月30日至2018年8月8日,任网络新闻科科长。

(三)主要工作成绩

淮阴师范学院成立以来,党委及各级党组织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在师生员工中认真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特色鲜明的各类品牌创建活动,发挥了思想、宣传工作在学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理论武装  1997年,党委宣传部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五大精神、学校“九五”计划等内容。利用悼念邓小平逝世等活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迎接香港回归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树形象做表率创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获得“全省二五普法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1998年,学校开展提高质量意识、加强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学习讨论活动。党委宣传部组织师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开展我看改革20年活动等系列活动,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坚定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1999年,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四信”。举办一期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培训骨干,通过各党总支组织的教职工社会考察和团委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主题教育得到深化。在教育活动中,注意引导师生回顾我校自身改革发展的成就,使大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

2000年,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重点抓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通过“三讲”期间的集中学习、自学、讨论交流、学习效果明显、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学校今后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县处级干部开展“三讲”教育活动中,组织了2次大会交流、3次小组交流,每位学员撰写了1至2万字的学习笔记。多方式、多渠道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获得省“三五普法先进集体”称号。

2001年,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邀请省“七一”讲话精神宣讲团成员、东南大学江德兴教授来校作专题报告,成立校内“七一”讲话宣讲组为各总支(直属支部)学习辅导。举办了党委中心组全体成员学习笔记展览,举办各种培训班,带动全校面上的学习。制定学校“四五”普法规划。

2002年,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迎庆十六大为主线,组织师生深入学习“七一”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德育评估为载体,推动全校的德育工作。

2003年,以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宣传部先后起草并分别以院党委或行政名义下发了《淮阴师范学院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意见》《淮阴师范学院“两课”教学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实施意见》《淮阴师范学院“两课”教育教学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实施意见》《淮阴师范学院关于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004年度,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个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主线,紧紧围绕学院工作中心,强化理论武装,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取得了明显成绩。

2005年,党委宣传部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重点学习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等方面的创新理论。学习胡锦涛总书记1月17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把师生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2006年,党委宣传部围绕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等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学习。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大节庆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系列纪念活动,着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我校获得“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党委宣传部组织师生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江苏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和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迎接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做好系列宣传工作。以庆祝建军8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等重大节庆日为契机,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继续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先后邀请江苏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宣传部理论处蒋宏宾处长,十七大代表、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廷栋先生为师生作学习十七大精神专题报告,效果良好。在教职工中开展“学习方永刚、加强师德建设”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录像、召开座谈会,促进教书育人良好风范的形成。

2008年,党委宣传部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节庆日和反对藏独、奥运火炬传递、5●12汶川大地震、神七成功完成舱外行走等重大事件为契机,强化理论武装,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及校园文化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党委党校被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先进基层党校。

2009年,党委宣传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提升师生员工的理论修养;坚持弘扬主旋律,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升师生员工的道德修养;努力培育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发挥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凝聚人心,增强信心,为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2010年,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订实施了《淮阴师范学院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施意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读书学习竞赛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试点工作。认真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011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推进学习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认真扎实的开展各项工作。着力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确立8个示范点单位,全面掀起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热潮,组织宣讲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宣讲工作。

2012年,淮阴师范学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迎庆党的十八大召开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扣中心工作,突出宣传重点,推动科学发展,为学校“十二五”战略目标的有序实施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2013年,全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大局、服务师生、改革创新,在宣传、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绩:理论武装工作扎实深入,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学校事业改革与发展上来,校党委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表彰为“全省首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014年,全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坚持围绕大局、服务师生、改革创新,在宣传、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践,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绩。

2015年,宣传思想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党委中心组学习、教职员工政治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等为抓手大力推进理论武装提升工程建设。

2016年,全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积极配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八届六中全会结束后,及时下发了《淮阴师范学院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召开工作部署会,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出统一部署。为进一步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联合党委组织部成立了淮阴师范学院理论宣讲团、淮阴师范学院先进代表宣讲团等工作团队,按照“请进来、走出去、下基层、求实效”的思路开展好理论宣讲。深入基层院系、机关部门进行了近20场的主题宣讲。以推进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课堂为重点,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起,认真做好形势与政策课的讲授专题设立、讲稿撰写、任课教师培训和备课工作。

2017年,全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围绕学校“强基固本把牢培养质量关,完善架构驶入发展快车道,爬坡过坎打赢申硕攻坚战,开疆拓土形成发展新格局”等大局和中心工作,着力凝聚思想共识,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落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2.舆论阵地  淮阴师范学院成立以来,党委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宣传舆论阵地,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潮,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认真抓好校报建设。1985年6月27日,校报《淮阴师专》试刊。报名由姜华老师题写。初为月刊。试刊3期后于1985年11月1日,《淮阴师专》正式创刊。1997年9月20日,《淮阴师专》在出版137后,自138期更名为《淮阴师院报》,题名集周恩来手书。1999年6月10日,校报正式启用国内统一刊号:CN32—0832/(G)。2004年2月25日,从235期起,《淮阴师院报》更名为《淮阴师范学院报》。报名仍然集周恩来手书,由双旬报改为双周报。校报作为党委机关报,积极围绕党委、行政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报道先进典型,做好党委和师生联系的桥梁纽带,为学校改革发展鼓与呼,办报质量不断提高。

校报发行量一直在5000-6000份之间,免费赠给师生读者阅读。每期还寄送上级领导机关、有关新闻单位、全省教育部门、部分校友,并与全国100多所高校交流。

从1987年加入江苏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参加校报好新闻品评选以来,先后有94篇作品分别获得江苏省校报好新闻奖、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1988年,编辑罗春平被省高校校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2001年,《淮阴师院报》被江苏省委教育工委表彰为“省高校校报工作先进集体”;张同刚被表彰为“省高校校报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淮阴师范学院报》在全省校报质量考评中获得先进集体,张同刚被表彰为先进个人。2002至2003年担任校报记者的仇松强同学在2008年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加强广播台建设。学校成立时,学校广播站继承了师专广播站的人员设备。2012年,广播站改为广播电台,无论是在传播新闻信息,还是在开展宣传教育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同学们称为“淮师之音”。每年一次的播音主持大赛成为校园品牌。广播台编辑陈雅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研究生,广播台记者周俊毕业后进入淮安电视台,2015年入选“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成员库。

发挥宣传橱窗效能。两个校区的宣传橱窗,分别建于1997年和2007年。长期以来,党委宣传部注意把宣传橱窗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载体,由专人分工负责,统一宣传设计内容形式,紧紧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任务举办丰富多彩的展览,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重视淮师新闻网建设。淮师新闻网是淮阴师范学院综合新闻门户网站,由学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信息发布和网站维护。作为网上信息发布平台,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载体,网络思想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承载着全校最全面的新闻资讯发布。其目标定位是:既体现权威性、新颖性、原创性,又体现时效性、丰富性、互动性,发挥综合新闻门户网站的宣传、整合、服务功能,努力建设成为全校师生和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宣传平台、思想激荡平台、学习交流平台,努力让网友“点击淮师 拥抱精彩”。2012年和2014年,淮师新闻网先后获得第五、六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荣誉。

强化新媒体建设。党委宣传部创新理念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切实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两微”平台为主阵地,说“微”言、话“微”语、提“微”力,注重专题策划,开设一周回顾、出彩淮师、淮师人物、光影淮师、一院一品等品牌栏目,讲述淮师好故事,传播淮师好声音。学校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鼓励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进网络,增进老师与学生在更广泛层面的互动交流,加强硬件建设,建设校园微信聚合平台,对校内各学院、各单位、团学组织等认证微信进行内容聚合;邀请专业媒体记者对新媒体队伍进行新闻选题策划、新媒体制作等方面的培训,着力提高服务师生需求的能力。2014年度,学校获省教育系统新媒体宣传应用奖。2015年江苏省教育系统新媒体宣传最具共鸣奖,2016年江苏省新媒体联盟优秀成员奖。《中国青年报》公布2016年4月17日至4月23日全国高校微信公众号周排行榜,淮阴师范学院位列综合影响力排行榜第17名、江苏省第1名。

3.对外宣传  

党委十分重视对外宣传工作,1990年10月22日,淮专委〔1990〕64号文,设立新闻报道奖励,1999年12月,出台《淮阴师范学院校外宣传奖励办法》;2009年开始,设立淮师新闻奖,作为学校新闻的最高奖项,一年组织评选一次。外宣工作一直紧紧抓住学校中心工作,围绕学校改革发展与转型的重大实践,围绕广大师生对大学精神的传承践行,在展现学校发展改革成就、塑造学校良好形象的同时,也提振了淮师人的精气神。1997年至2008年,党委宣传部编有《媒体淮师》一书,2009年之后,每年编有一本对外宣传报道图书一册。其中,2012年12月17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等16家媒体来校采访,发现挖掘淮阴师范学院服务地方工作中的闪光点。2013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编辑出版了《“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走进高校”媒体集中采访报道选编》一书。全书共收入中央和省主流媒体刊播新闻报道137篇,其中有淮阴师范学院13篇。2013年12月,在江苏省教育厅召开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会议上,沈健厅长对淮阴师范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4.文明创建  

学校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践行周恩来精神,坚持不懈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获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与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紧密结合,坚持做到深化思想教育,提升文明素养;加强阵地建设,树立文化品牌;开展道德实践,弘扬核心价值;发挥学科优势,引领城市文明;弘扬恩来精神,创建特色鲜明。1999年,我校获得1997-1998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2001年,学校获得1999-2000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学校获得2001-2002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学校获得2003-2004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这是第一次设立“文明单位标兵”荣誉;2007年,学校获得2005-2006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10年,学校获得2007-2009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13年,学校获得2010-2012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15年3月,学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5.校园文化  

学校从十二五规划时,专门制定了《淮阴师范学院“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从制度上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在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学术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形象文化建设、一院一品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2010年,宣传部申报的成果《深入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获得教育部2010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2年,宣传部申报的《“草莓”训练营专注中间学生群体》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评选二等奖。

6.德育评估 

 2000年5月8日开始,学校用6个下午的时间,对全校有普高学生的12个系进行德育评估。此举是为了总结德育工作经验,促进德育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党委宣传部完成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各种评估文件的起草、调查问卷的准备,结果的统计。通过听汇报、看材料、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可各学系德育工作的状况,并通过大会交流,学系德育工作特色展等形式,总结经验,交流工作,推广先进,鞭策后进。11月21日,《中国教育报》2版头条刊登我校德育工作总结文章《让德育真正“硬”起来——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开展德育评估纪实》长篇通讯后,山东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和天津、浙江、河南、安徽等省市十几所高校来电、来函索要我校德育评估工作的详细资料。2002年进行第二次德育评估。2004年开始与党建工作一起开展评估。2006年开始党建与德育工作评估改为三年一次评估。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481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