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天大圣”到齐天大圣

记得在中学时,曾学过一篇叫《伤仲永》的文章。作者是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这篇文章讲了一个神童方仲永最后如何沦为常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当然,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神童都像方仲永一样,最后泯然众人。还有很多天氛极高的孩子通努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如明代著名的改革家张居正。很多人对张居正的了解来自当前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张小时便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参加科举考试时,他的文章也得到主考官的高度赞誉,但有意思的是,正当大家以为张神童会被主考大人破格录取之时,我们这位主考官在赞赏完神童之后,便利用“自己的权势”让这位神童---名落孙山。

主考官的这番骚操作,真是叫人惊掉了下巴。是主考大人和张神童有仇吗?当然不是。是张神童的文章中有什么大逆不道之笔吗?更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书上的原话笔者记不得了,但大致意思还是明白的。那个主考官后来说,他见过太多神童,因为自恃才高,往往狂傲不悖,最后沉沦下去的事例。他认为,越有天赋的孩子越得经历挫折。所谓"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这话不仅适用于我们普通人,也适用于那况所谓的神童与天才。

再回到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名言,神童之所以最后不神,原因无非有二,其一,自恃聪明,不愿苦读,或如方仲永一般被父母的短视所误;其二,自恃聪明,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无论哪一个都会让神童失去了“神”性,最后沦为他人笑柄。

说到神童,孙悟空当之无愧。有天地造化之灵气,有留学西洋、名师教导之经历,有一个筋头十万千八里,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能上得天庭叫众神为之胆寒,下得龙宫叫龙王心惊本事,本领之大就不消说了,像这样的“神童”(之所以叫他神童,是因为以他的年龄哪怕与哪吒相比也只是个婴幼儿),如果不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实在有愧于神的名号。

但孙悟空都做了些什么呢?

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此时又会了个七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媀】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日逐讲文论武,走斝(jiǎ,盛酒的容器)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把那个万里之遥,只当庭闱之路,所谓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馀程。

好嘛,不是招兵买马,就是日日高歌,尾巴真是撅到天上了,更有甚者,还要当上“齐天大圣”,且不说有没有这能奈,你怎知道这天上、地下,能唯你独尊?这时的孙悟空多像一个自恃才高、放荡不羁、无视规矩、顽劣小痞子。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遭灾。孙悟空后面的经历我们就不说了,五指山下的五百年牢狱之灾,足以让他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从另一外角度来说,经历了五百年的磨炼,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他依然保持初心,这样的孙悟空才配得上“齐天大圣”的尊号,值得天下人为之称赞。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520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