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和能力协调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20节里给出的建议是“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先生非常形象的列举出教育教学一线上的现状:明明孩子们还不具备掌握知识工具的能力,可是有着教育热情的老师却急于求成,因为对教育规律不够熟知,对脑科学缺乏足够的了解,希望孩子最好是速成,甚至硬塞给他们。初衷是好的,却好心办了坏事,犹如事物未经慢慢咀嚼就被囫囵咽下,胃被塞了太多太多东西,结果消化不良,身体吃亏,孩子们。被急于求成的塞了太多,未曾消化的知识效果更可怕,慢慢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厌学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想,这就是我们持续啃读这本《给教师的建议》最大的必要性吧——最大可能的、更早的纠偏,让师生在教育教学这个百花园中少走弯路,又快又好的抵达“诗和远方”。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呢?

1.会阅读

这里的会阅读不是简单的认识字,磕磕绊绊地读,而是要求能够流利的,有理解的阅读。

再具体点说就是能时不时的让眼光离开书本,离开的几秒钟里,眼睛和思想能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者较短的句子。

我个人觉得能称得上“会阅读”的楷模当数新闻联播的播音主持人,我总觉得这些主持人几乎是在脱稿,既流畅又面带微笑,太厉害了!

其实他们就是因为眼睛和思想同行,能快速的捕捉甚至掌控句子的大意,又因为长时间的刻意练习,熟稔流畅的阅读就不在话下了。

2.边阅读、边思考

当阅读的熟练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能很容易地感知到自己阅读时的所发出的声音,这样就能把眼睛看到的词和脑海里有关的表象联系起来,这时候,眼光即使离开书本,也能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同时还能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思考得到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些画面形象事实等。

个人认为,此时,“不随意注意”正在悄然发生。就是在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水乳交融时,学生才会自觉地掌握知识。

与此相对的是,若缺乏流畅的、有理解的阅读能力,缺乏边阅读边思考的能力,进入到孩子们眼睛里的阅读材料,因为在大脑中来不及思考,“熟读→感知→联系”三部曲就会断裂,动脑筋,有思考,就成了一句空话,慢慢的头脑咋能不僵化、不迟钝?

3.边写、边思考

阅读继续熟练,思考继续发生,就进入到了边写边思考的“又一村”——“书写半自动化”。

来到这一阶段的孩子们,书写速度会有所提升,书写时不必思考太多,甚至不必思考就能把需书写的词句展示出来,因为缩写的内容是孩子们注意力的中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四年级左右的孩子们就应该达到这种能力了。

而这些能力需要足够数量的练习,当然,前提是有足够量的阅读训练。

4.边听、边写、边思考

来到这重境界,需要师生的完美配合:

师——讲解出内容的逻辑、讲解出重点、讲解出细节。

生——听得出顺序、记得住要点——有条理的记录下来。

这就是边听、边写、边思考的“三位一体”。

这时候,知识和能力才能和谐统一。

在这种配合下,孩子们的思维才能被打开,所学的知识更易迁移,遇到新的事实,能够自我解释,这样知识创新才能悄然发生。

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新知识才有可能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在这样的实践里,孩子们有意识地搜集、加工事实,进而对事实(任务)进行挑选和整理,最终来到分析阶段,不仅分析事实,还能分析自己的思维。

归纳起来,要想让知识和能力协调,需要从阅读开始,让思考贯穿其中。

思考+迁移+运用,这是使知识和能力和谐的最佳粘合剂。

理解到这里,我们当明白,千万不要把孩子们训练成知识的搬运工,学习新知的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步入不同的情境中,都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

就是在一点点的啃读中,才能更充分的认识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是金科玉律,是指路明灯。

我想,读书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把书中所得应用于实践,助力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提升自己。

这就是读、教、学的双向奔赴吧。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549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