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焦虑症——只有我一个人不想回家吗?
【声明:该文章同步发布于本人公号——抵达无穷】
最近总在网上刷到“只有我不想回家过年吗”这样的话题,在春节临近的一片祥和团圆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惹人注意,这已经成为当下不仅仅是年轻人的普遍焦虑问题。
面对社交焦虑,害怕拜年和与亲戚尬聊,面对单身焦虑,害怕被逼婚和被拉去尴尬相亲,面对职场焦虑,害怕被问及工作和收入。
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想法。
早就已经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不再让我兴高采烈,值得期待,甚至每年总在害怕这一天的到来。一年中除了这一天的任何日子,你都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一个人呆着,只有这一天不可以。
为什么有些人过年了也不想回家?
因为有的人回家了,连一个自己的房间都没有。
因为有些人六亲缘浅,从小就父母不疼,亲戚不爱。
因为原生家庭的痛,是一生的潮湿,需要一生去疗愈。
因为家这个曾经的安全港,现如今已不再避风。
因为不想回家被催婚、被说教,被各种道德绑架。
因为回家后,他们三句离不开钱,四句走不出结婚,五句都在谈节约,六句说的都是懂事,七句都是把你养大不容易,八句说的是你看别人家,九句说的是你要争气。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失望性情感隔离”,是由于失去目标和意义、社交孤立、自我认同问题等原因引起的。
这里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在外也会一直不联系家人,更不会对父母有思念之情;哪怕遇到委屈,也不愿意和家人倾诉分享,甚至很抗拒;有时也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冷血了不恋家、不思念、不愿意倾诉分享、抗拒亲密……
形成原因可能是小时候父母没有给予陪伴和及时的爱的回应,没有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所以长大之后,即使父母想继续传递爱,也会被隔绝在外。
或者是小时候跟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有被冷落、忽视的经历,被伤害的次数多了,内心就有了阴影。
一次次的失望累计的挫败感中丧失对父母的信任,所以长大以后不愿再向家人倾诉和表达,潜在心理就认为与父母分享任何事情都得不到正向回馈,要么被冷落,要么就是被否定、数落,可能还会加强父母的控制欲。
曾听过一句话:“没有避风港的孩子是不期待回家的”。
对于失望性情感隔离人群来说,越是冷漠艰难的环境,他们越能处理得很好。
因为他们已经有一套完备的保护自己的生存法则了。
相反地,当他们面对温暖、善意和爱的时候,反而会不知所措,甚至想要逃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出租屋就是家,就是自己温暖的避风港。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呢?
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讲,他们绞尽脑汁都想不到回家快乐的点在哪里,比如我自己。
近日武汉遭遇了很多年难得一遇的大雪,很多人被困在了返乡的路上,而我并没有长途返乡的困扰,却也希望这雪能困住我回家的脚步,让我不必找任何理由,呆在原地。
最后,给每一个不想回家过年的人,推荐一本我正在读的书,《不原谅也没关系》,一本针对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的自我疗愈完全指南。
本书作者皮特•沃克是享誉国际的创伤疗愈大师。他曾患有严重的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CPTSD),根据自身的疗愈经历和三十多年作为心理治疗师的从业经验,他写下了这本经典之作。在书中,他深度剖析了CPTSD的起因、症状和类型,并提供了有效的自我疗愈工具,以帮助读者打破在情绪、思维与身体层面的恶性循环。这种完整、系统的多元化疗法,让读者更容易看清自己的状况,突破盲点,取得疗愈进展。
希望在新的2024
我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解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564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