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陶寺考古风云四

笑看“陶寺”考古风云(四):解析中国“最早”的文字

作者: 翁卫和

概述:

在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出土了一片扁壶残片,上面涂红色,刻有朱书文字。这些文字引发了关于中国最早文字的讨论,对研究中国文字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扁壶特征:

扁壶是陶寺遗址常见的汲水用陶器,其造型特征为呈一面鼓凸、一面偏平或微凹,方便入水,具有泥鋬以便系绳。朱书文字扁壶为残器,存留口沿及部分残片,文字有笔锋,似为毛笔所书。

考古学家的问题和疑问:

1. 扁壶上的文字是否与“尧都”有关?能否成为“尧都”的有力证据?

2. 为何重要的“文德”、“尧德”的王会出现在并不重要的生活器物上?其标榜的是什么?

3. “尧”的文字系统与殷商的文字系统是否相同?依赖殷商甲骨文去解释“前”文是否有问题?

4. 对扁壶上的文字认知存在分歧,如“尧”、“昜”、“邑”等,对这些释义有不同解读。

5. 陶寺遗址的早、中、晚三期遗存是否属于同一考古文化或谱系的延续?文化性质是否在中期或晚期发生变化?这涉及考古层位学、类型学和年代学的研究。

6. 尧、舜、禹三代是否实行“禅让”制?如果立论基础存在疑问,用疑问的基础得出肯定的认识是否妥当?

结论:

解析陶寺遗址的文字和文化特征,涉及多个问题和疑问,需要综合考古学和学术研究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翁卫和新解释陶寺扁壶及文字

1. 在陶寺遗址中,尽管陶寺人的陶器制作技艺非常高超,但扁壶却显得粗糙,制作简陋,不具备作为铭刻器的可能性。这种扁壶的使用方式为系于腰间,便于携带盛物,特别适合贮藏种子。

2. 扁壶被发现于灰坑中,推测用途为贮藏种子,附近放置干燥的草木灰,保持低温、干燥、少氧的环境,有利于种子保存,避免霉变。

3. 种子贮藏需要分类和记录,扁壶上的文字可能是标注种子的播种期。种子贮藏时需要进行分类和必要的记录,如种子的品种和播种期,以免影响农时。

4. 扁壶残损或种子泼撒会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因此用朱砂描绘残损处,祈求消除不利,来年仍能获得丰收。

5. 扁壶出土于晚期灰坑中,应处于“夏”王代时期,其文字系统可能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有传承关系,这解释了今日学者对这些文字的熟悉感。

6. 扁壶上的两个字与时节相关,与陶寺古城遗址发现的天文观测系统有关,可能用于测定历法,与尧帝及其后裔有关。

通过这些新的解释,我们对陶寺扁壶及其文字的用途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陶文”与古文献记载或古陶寺的清明节有关联

根据古文献记载,尧帝命羲和制定历法,其中确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节气,以及农耕时令。在陶寺遗址的考古研究中,通过实验还原发现了古代陶寺可能存在的“清明节”,比今日清明节提前约一周。

在陶寺扁壶上的两个字与“清明节”有关,但在几千年前的陶寺古人眼中,这个节日被称为“交昜”或“交春”,其中“交”字的出处已经确定,“昜”古同“阳”。在南方,人们一直将这个节日称为“交春”,与“交昜(阳)”同义,意味着交替的阳春。而清明节则源自大地清明、清澈而明朗的景象,万物生长盛大的时节。

在农村,人们有“交春以水浸种,立解暑气,则任东南风喑,而苗清秀异常”的说法,强调在交春节时要浸泡种子,解决夏季炎热,以确保苗期的清秀异常。

综上所述,古文献记载与陶寺清明节的关联,展现了古代农耕文明中对节气和农事的重视,以及人们对自然现象和季节变化的观察和感悟。

陶寺遗址出土的扁壶陶文是“交昜(交阳、交春日)”,这是农作物种子的播撒时节。

陶寺文字并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离最早太遥远了!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671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