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卫灵公》(十一)
一以贯之《卫灵公》(十一)
——《论语·卫灵公篇》总结梳理之十一
在学习三代之道,通往“止于至善”的道路上,有君子小人之别。“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君子小人如何区别?
第三十四章: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白话】孔子说:“君子难以从小处被人知,却能承受大任;小人不能承受大任,却能从小处被人知。”
石头就是石头,金子就是金子,这没有办法改变。但不论是石头还是金子,都有可取可用之处。
“大受”“小知”,分别了君子与小人之学。同样是学,不同的是目标和追求。孔子曾说“君子不器”,我们对面体会,是对照自己是什么样的,是轻易满足于某些知识学问,还是接下来就用两章具体解释君子和小人。
第三十五章: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白话】孔子说:“百姓对于仁的需要,应该比水火更甚。我见过因为蹈踏水火而死的人,但是没见过因为履仁而死的人啊。”
本章,前人大多解释为“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火(的需要)更迫切,意为孔子强调“仁”是人生和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它是有益于人类和社会的,但是人们往往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
这样解释未尝不可,但这样解释,是不是感觉前后两个半句有一定的隔碍,或者说不通呢?如果从脉络贯通的角度来看,这一章是不是沿着上章“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的思路,在解释小人(也就是民)的,民之远于仁,甚于远于水火。仁道、天道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
通观《论语》,“人”和“民”是有一定区别的,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民”。如《学而篇》第五章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和“民”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人是需要“爱”的,民是可以“使”的。《泰伯篇》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民也可以佐证。《诗经·大雅·瞻卬》中有这样几句:“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复夺之。”这首诗表达的是贵族对周王的抱怨,有土田、有民人的,自然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贵族。
所以,本章应该理解为是沿着上章的思路,讲普通百姓对仁德的远离和不理解。
第三十六章: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白话】孔子说:“面对行仁之事,不必与老师谦让。”
这一章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孔子名言,为所有行仁道、为壮举、力求上进的人鼓足了底气。在仁德面前,众人平等,不必谦让于师长。
很显然,本章举君子应该如何求仁,也就是解释君子,应该以仁为己任,以仁为目标,处处为师,处处学习,无所不学,不让于师。
接下来几章,就具体阐述君子的“一以贯之”表现。
——《论语·卫灵公篇》总结梳理之十一
在学习三代之道,通往“止于至善”的道路上,有君子小人之别。“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君子小人如何区别?
第三十四章: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白话】孔子说:“君子难以从小处被人知,却能承受大任;小人不能承受大任,却能从小处被人知。”
石头就是石头,金子就是金子,这没有办法改变。但不论是石头还是金子,都有可取可用之处。
“大受”“小知”,分别了君子与小人之学。同样是学,不同的是目标和追求。孔子曾说“君子不器”,我们对面体会,是对照自己是什么样的,是轻易满足于某些知识学问,还是接下来就用两章具体解释君子和小人。
第三十五章: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白话】孔子说:“百姓对于仁的需要,应该比水火更甚。我见过因为蹈踏水火而死的人,但是没见过因为履仁而死的人啊。”
本章,前人大多解释为“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火(的需要)更迫切,意为孔子强调“仁”是人生和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它是有益于人类和社会的,但是人们往往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
这样解释未尝不可,但这样解释,是不是感觉前后两个半句有一定的隔碍,或者说不通呢?如果从脉络贯通的角度来看,这一章是不是沿着上章“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的思路,在解释小人(也就是民)的,民之远于仁,甚于远于水火。仁道、天道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
通观《论语》,“人”和“民”是有一定区别的,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民”。如《学而篇》第五章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和“民”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人是需要“爱”的,民是可以“使”的。《泰伯篇》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民也可以佐证。《诗经·大雅·瞻卬》中有这样几句:“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复夺之。”这首诗表达的是贵族对周王的抱怨,有土田、有民人的,自然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贵族。
所以,本章应该理解为是沿着上章的思路,讲普通百姓对仁德的远离和不理解。
第三十六章: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白话】孔子说:“面对行仁之事,不必与老师谦让。”
这一章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孔子名言,为所有行仁道、为壮举、力求上进的人鼓足了底气。在仁德面前,众人平等,不必谦让于师长。
很显然,本章举君子应该如何求仁,也就是解释君子,应该以仁为己任,以仁为目标,处处为师,处处学习,无所不学,不让于师。
接下来几章,就具体阐述君子的“一以贯之”表现。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