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薛法根《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听了薛老师的课和讲座,知道这一单元应归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这篇课文属于思辨性阅读,旨在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内容选择主要有三类。一是科普类文章,包括介绍日常事物、自然现象、语言现象等方面的文章,重在区分现象与真相;二是说理类故事,包括中华智慧故事、科学故事、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重在学习道理与思维方法;三是评论类短文,包括关于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等方面的短论、简评,也包括简单的议论文,重在梳理观点与事实,学习明辨是非与实事求是的评论方法。第一学段(1-2年级)要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家用电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自己的想法。所以说《小蝌蚪找妈妈》属于思辨性阅读,通过本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这是一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介绍青蛙生长过程的文章。怎样兼顾童话故事的趣味性和青蛙生长过程的知识性?薛法根老师做得非常好。

        一、以问题导入的引导学生抓住特征逐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很多老师教学中忽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就忽视了指导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小蝌蚪和妈妈长得完全不一样,所以找起来就有困难。鲤鱼阿姨告诉它们两个妈妈的特征:宽嘴巴、四条腿。这不是青蛙最与众不同之处,所以它们把乌龟当成自己的妈妈。当乌龟告诉它们,它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他们对妈妈的认识逐渐全面,才找到了妈妈。说明认识事物要抓住特征,并且有一个逐渐认识清楚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薛老师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1.小蝌蚪长什么样?2.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采取教师读、教师领读、指名读等方式,循着故事的发展过程逐步展现小蝌蚪对自己妈妈的认识过程。其中渗透了“大大的”这一语言形式、勾画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和读出人物心情的朗读方法,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扎实。

        二、以结果为导向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表达的连贯性

        本课的第二个重要活动是探究蝌蚪的变化过程,以“小蝌蚪怎么长成小青蛙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寻找小蝌蚪生长中的变化。学生汇报中出示4个句子,教师引读串联4个句子,让语言充分内化,为学生后面看图讲故事打下铺垫。接着让学生看课后题,按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把5张图片编上序号,然后请学生到台前按顺序贴图片,贴完连成一条线,再讲一讲小蝌蚪长成青蛙的故事。讲故事的过程就是在呈现探究的结果。学生不仅知道了一种自然知识,而且能有条理、清楚明白地把这一知识表述出来,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与表达的连贯性得到提升。

        梳理这一教学环节,找到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一个教学方法,就是探究的结果是目标,探究过程是一条活动链,这条活动链由易到难、有序连贯,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

        这节课还有一个精彩之处,就是它的拓展环节。薛老师根据“变态生长”这一概念展开拓展,融自然知识与语言训练为一体,既有思辨性又有文学性,把学生思考、探究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自然世界,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690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