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学24堂论语先导课第06节:孔子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打击

精选学24堂论语先导课
第06节:孔子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打击

正当少年孔子向着一个更加广阔的人生领域迈进的时候,人生的打击也接踵而至。

据史记记载,孔子母亲颜徵在于公元前535年,去逝了,那年孔子17岁,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打击。

少年的孔子只知道,这个世上自己唯一可以依靠亲人永远地走了。对于一个只有十七岁的少年来说,这无异是塌天之祸。从小失去了父亲,如今和自己相依为命,还是自己人生导师的母亲又离他而去。孔子知道母亲是个苦命的人,更把母亲的爱存在心里头,也更加明白母亲对于儿子的期待。

病了的母亲,不仅不舍得花钱治病,还要坚持做各种杂役粗活来维持母子的生计。年轻守寡,肯定会对她的身心产生莫大的伤害,而为了儿子的生活和教育所付出的超出常人的操劳,更会对她的身体造成损伤。

鲁国国都曲阜上上下下都在关注着这件事情,他们要知道,郰邑大夫叔梁纥的儿子——那个在少年时代已经获得博学之名的孔丘,会怎样处理母亲之死,他会懂得礼仪并按照礼仪处理好颜徵在的丧事吗?

而最为关键也是最让大家关注的,还是这样一个曾经引起舆论议论、顶着巨大的压力也要嫁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的女人,能否和她的丈夫叔梁纥合葬?

圣人多磨难,难就难在父母合葬的问题上,按照礼节,父母死后是要合葬在一起的。可孔子当时是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埋葬在何处的?讲到这可能有人会想了,孔子一向主张孝道,怎么能连自己亲生父亲的坟墓在哪都不知道呢?

别急,圣人并非一开始就是圣人,别忘了,他少年的时候也是一个凡人。而且这里面还有具体原因。

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后世学者对“母讳之”三个字进行了反复考证,孔子母亲颜徵在为什么没有把丈夫叔梁纥墓穴所在地告诉儿子呢?

有这样几种说法:

第一个说法,司马贞《史记索隐》里面认为颜徵在以十六七岁的妙龄年纪嫁给叔梁纥,不久叔梁纥老死,作为少年寡妇的颜徵在,按当时社会风俗要避嫌,不能去送葬,因而不知道叔梁纥墓地在何处,无可告知,并非真的不想告诉儿子。

第二个说法,《礼记》里面说不知叔梁纥墓在何处,是说颜徵本人不知道叔梁纥灵柩具体所在,不是全然不知叔梁纥墓位所在方向。当时颜徵在应该已经告诉儿子叔梁纥墓在防山一带,但具体的准确位置是确实不知道的,每次祭拜也是和孔子朝着防山的方向祭拜。

第三种说法是,颜徵在怕儿子每年过多的祭拜叔梁纥墓会荒废学业,所以一直没有告诉儿子叔梁纥埋葬之处。

这三种说法相比较,我认为应该第一种司马贞的解释比较符合情理。颜徵在作为一个没有身份的妾,应该没有资格去为丈夫送葬到坟地的。

这三种说法究竟哪个对,我们没必要去考究,但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那就是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只知道自己的丈夫安葬在防山,但具体在防山哪个位置她是不知道的。所以孔子也不会知道的。

而且孔子和母亲又是在叔梁纥死后就搬到了曲阜,那现在的邻居和朋友就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叔梁纥安葬的位置了,如今母亲去世了,按照礼节父母要合葬在一起,这就给年少孔子出了一个莫大的难题。

但我们的圣人孔子啊,并没有被极度的悲伤和困难击倒。他心里暗藏着一个心愿:一定要让辛苦一生的母亲和父亲合葬,也要为生前饱受非议的母亲正名。

据司马迁《孔子世家》记载说,虽然不知道父亲埋藏的具体位置。但是年少的孔子没有惊惶失措,而是先用严格周到的礼节为母亲举行了哀戚而又庄严的丧礼。为了方便辨识,他先将母亲浅葬在曲阜城外一个名叫五父衢的地方,然后就开始寻访父亲所葬的地址。

在那样的年代,人死了不时兴墓祭,只是在岁末,就像我现在过年之前,要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那个时候是在家里祭神祭祖,而且那个时候古人的坟墓又不封土不种树,也就更加增加了孔子寻找父亲葬址的难度。但是少年的孔子是那样的充满着孝意,他还是用心地去寻找。这样一个孤儿的举动,一定是感动了大家,于是,他寻父的事情在鲁国传扬开来。

终于有一天,郰邑车夫的母亲找到孔子,据说郰邑车夫原来是给叔梁纥当车夫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当司机的。这位老妇人告诉孔子她和他的母亲当年是邻居,关系也好,她的儿子曾经参加了叔梁纥的葬礼。然后,这位好心的车夫母亲就领着已是孤儿的孔子,赶到防山,防山现在位于山东曲阜东十几公里的地方,她把叔梁纥所葬的位置,清清楚楚指给孔子看。少年的孔子终于把一生多难的母亲和十多年前去世的父亲合葬在一起了,也就是现在的梁公林。孔子同父异母的哥哥孟皮,死后也挨着父母葬在这里。

在给父母合葬的时候,孔子还在父母的坟墓旁边筑起了一个小茅草屋,在此为母亲守孝三年。

说起这个守孝三年,我也想重点讲一下,这也是中国古代的礼节,也是一个制度,孔子向来主张维持孝道应该依照古礼。

孔子也曾在论语《学而》篇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意思是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爱是求仁的根本,做不到这两点,就不要奢望能够成为仁者。在论语《宪问》篇中,还专门提到三年之丧,在《尚书》中也有记载。

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所以在古代,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多大,如果父母去世,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提出弹劾,可以处分到永不录用的程度,是很严重的。而且古代连皇帝也要守孝三年。

论语中有一段,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意思是,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宰予,他问孔子,父母死了,服丧三年,为期太久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一定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荒废。旧谷已经吃完,新谷已经登场,取火用的燧木已经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就可以了。

那我们的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孔子说:“丧期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锦缎,对你来说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那样做吧!君子服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安宁,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

宰予走后啊,孔子告诉其他学生,宰予这个人一点良心都没有。他说,小孩子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单独走路。在自己三岁以内的时候,父母的那种慈爱、辛劳,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就算是朋友吧!这两个老朋友,这样照顾了你三年,后来他们死了,这三年的感情,你怎么去还?所以三年之丧,就是对于父母怀抱了我们三年,把我们抚养长大了的一点点回报。所以中国文化,定了父母之丧为三年,就是回报这个慈爱,这仅是最起码的回报。

其实,我觉得在我们中国,尤其现在的中国,事实上父母的慈爱,并不止于三岁三年的问题了,有不少还要一直要照顾到二十多岁呢,甚至结婚生孩子以后也要靠父母的照顾,讽刺一点的说“孝子”这两个字,说到最后真的成为反过来孝顺子女了。

那按照古礼的要求为父母守孝三年,真的不算多,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明末清初的文学批判家,金圣叹,他写了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很有哲理的,现在我们拿他当时的意思,说说他写给儿子的信:我和你是朋友,最初你也没有指定要我作你的父亲,我也没有指定你要作我的儿子,大家是撞来的,因为是撞来的所以彼此之间,没有交情可谈。

但是话得说回来,这个老头子(指的是谁呢?就是他自己)和这个老太太(指的是他的妻子),从替你擦大小便开始,照顾了你二十年。这二十年,你去社会上找找看,还有没有比这两个老朋友更好的朋友?我们现在不要求你孝不孝,这些都是空话,只要求你把这两个老朋友照顾你二十年的感情,也同样照顾这两个老朋友二十年,就够了。

这是金圣叹的游戏文章,也说明了孝道的真正哲学,所以中国讲孝道,就是在讲爱的回报。我们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感恩的精神,凡是感恩之人,肯定孝!那凡是不孝的人,也必然不懂感恩!

这么说,大家认同吗?

好,这节课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孔子接下来又会遇到哪些人?发生哪些事呢,明天的课程不见不散!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694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