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县逐渐消失的乡风民俗(三)
恩县逐渐消失的乡风民俗(三)
——节日风俗文化 南雁北往/文
节日风俗文化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中,也潜移默化的在变化,只是有的基本看不出没有变;有的变化很明显,特定节日所孕育本意已经物是人非;更有甚者特定民风、民俗祭日祭祀活动早已经停止了,早被人淡出视野。这也是乡土文化在特定历史环境下被摧残后,再也没有重新组建起来,也就逐渐进入历史中,被忘却。
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先说还有的风俗,时间从正月到腊月的顺序进行逐一说明,最后再说已经被忘记的风俗(也可能自己所知有限,可能不全面,也请补充)。
(一)首先是春节。“一夜跨两年”,也就分除夕与初一。除夕也就是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贴贴对联,放鞭炮,这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在太阳落山时,家族都回去上坟,放鞭炮,燃上高香,请祖先或先人回来一起过年,称“请家堂”,我们俗称“请爷爷娘娘”。这个风俗没有变化(不像恩城南十里铺有些村是中午请)。去的路上鞭炮齐鸣,回来路上是不能点鞭炮,不然怕惊扰祖先不回家过年了。请回家,在家堂正屋都挂有家堂排位前,把香插好,上各种祭品,这就是中庸之道说“天地同庆”,神、仙(魂)、人三界同乐。我们除夕饭都吃“和(huó)子”,也就寓意一年到头和和美美;又因是圆形,寓意一家人最后年夜饭是团团圆圆在一起;还因其有上下两个圆形单饼,中间有素馅,边缘对齐捏合一起,更寓意者“天地之和,阴阳之交,万物孕育生长”,中间是素馅,寓意一年到头素素静静,国泰民安。所以我们这一种食风俗,可以其他地方一席鸡鱼大宴席更有寓意。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烟花、供食、水果都是五色,《恩县志》中有记载。
初一吃饺子是永恒的话题,但是几点下饺子、吃饺子,可能各有不同了。有的村里是过了零点放鞭炮,下饺子敬天地祖先,后吃饭,赶“早年”拜年;有的村里是零点放鞭炮,下饺子敬天地祖先,吃饺子,再休息到五点多钟去拜年;还有的是零点放鞭炮,休息到五点钟左右,再起床下饺子,敬天地、祖先,后吃饭出门拜年,在太阳升起之前,都是拜早年。这都是代表当初移民带来习俗,我们村是五点钟左右下饺子,放案桌敬天地、祖先,才出门拜年的习俗(但不允许岳父家,以及出村拜年)。初一傍晚时辰民间还要烧纸祭: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等。 鸡鸭狗一切牲畜都要喂上饺子,以示同庆。
这都是不变习俗,变得是节日性质越来越娱乐化,由原来严肃敬畏、长幼有序的节日,变成一个娱乐性的、交往式、休闲式节日,这都是时代的特征。
初二早上要送家堂,有的平原东地方是下午送,还有过几天才送的,(更有甚者像阳谷都都正月十六了)。其实这就反应一种家族文化,如果把家出门女儿以及外甥看成自家人,就等她们回家祭祀后,再送走祖先;如果说是“家出门姑娘,泼出的水”,是一早送家堂,这才是欢庆拜年出门、走亲访友的开始。
(二)“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家家挂彩灯,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历版的《恩县志》中记载是:焚香设灯,诰月。现在是基本明白改变。
(三)“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过去都是吃寒食的,或去祭扫。现在大家已经淡忘了。清明节,是出门踏青,并不是祭扫日子。我们村流传有句古老谚语,话“先清明后寒食,过了清明烧十日”,就过了清明节以后十天内,都是祭扫祖先的时间。这个问题来,现在历法都是寒食在前,清明在后,为什么我们留下民俗言语中时间排列不一致呢?困惑几十年不得解,今偶然在中央十《百家讲台》中有一期“诗词纷纷话清明”,一个民俗专家讲到:唐之前,清明节在前,寒食节在后;唐朝为了更体现天道观点,调整了历法,寒食节在前,祭祀已故先人,慎终追远;清明节踏青,孕育生命,生机勃勃。这才解惑,因清明节既是节日更是节气,是不能调整时间的,只能把寒食节前调。
这就是说我们的民俗是古老传承的民俗。但是现在大家都认可清明节扫墓祭祀的日子。古老的记忆将慢慢地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四)上巳节,就是农历三月的第一巳日,(《周礼.春宫》有记载)古又称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三月三荠菜煮鸡蛋,在过去还是很流行的,属龙,要吃染成红皮的鸡蛋。现在这个节日已经淡出视野,只记得“三月三,皇帝出”。
(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我们当地称“五大五”。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蟾蜍、蜈蚣、壁虎、蛇、蝎类五毒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而过去我们当地也会再绣个荷包,男孩带金蟾形荷包,女孩带一只眼的鱼形荷包。也是辟邪用。
“端午节”,我们的饮食上还有独特的风俗文化,除家家吃粽子、鸡蛋,还有家家户户都要炸咸鱼,集市卖的咸鱼是最火的,互送礼也是买咸鱼,寓意:把传说中吃了屈原的龙鱼,都先腌制,再下锅炸了,以示后人要爱憎分明,以祭祀伟大屈原的爱国情怀。
“端午节”在婚俗的文化,就是新婚第一年,女方要来男方送礼,因与麦收时间很近,也称“送麦礼”,过去过麦是体力强度很大,时间紧的农忙,娘家人怕出嫁的女儿不适应新生活,或农忙时做不出饭来,被婆婆说不是,所以“送麦礼”多都是送馒头、包子、炸好咸鱼。这样食用方便快捷。
(六)“七夕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我们从织女星名称的由来,可以来领悟其原意,从《诗经·豳风·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来推敲得知,由于九月是气候较为凉爽的晚秋,也是穿着寒衣的时节。九月授衣,则必须八月裁制,七月当然就是织妇们织布的时间。后来演绎出许多民俗,多与乞巧、求子、庆生、晒书、拜魁星等。
七夕节后来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七)“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盂兰盆节”。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盂兰盆(ullambana)”是梵语उल्लम्बन,“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现时民间的“中元普渡”习俗是三教合流的结果,民间把道教中元祭祀和佛教目连救母的传说习合,把施饿鬼与祭奠亡魂相混,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我们本地“中元节”的民俗基本没有变化,家家上坟祭祀祖先。不像江南都要请回家来祭祀一天。
(八)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下来的重要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种表现。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吃月饼、赏月以及送老人节礼、吃团圆饭的习俗都保留至今。
(九)重阳节,淡化最重一个节日了。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现在从国家到民间都被淡化了,甚至有些被遗忘了。
我们当地谚语“九月九风吹满天吼,重阳无雨一冬晴”。
(十)“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文献记载宋之前是九月祭祀,宋之后,定于十月朔日,祭祀有早上家里祭祀,有坟墓祭祀。时间上也有早晚之分。
本地风俗都是晚上坟墓祭祀,烧纸钱,包裹,迁坟,风俗基本没有变化。
(十一)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把拜岁和贺冬分别。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明朝只聖寿、拜师,亲友不拜。所以民间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
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保持不变,其他都已经淡忘了。
(十二)“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旧时恩县城内有八蜡庙,县志有《八蜡庙记》,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要活动。祭祀的神到民间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等。
现在这里民俗节日还保留着吃腊八粥,腌腊八蒜的习俗。
(十三)“祭灶节”,北方是腊月二十三,男方是腊月二十四,也称“小年”。其中的风俗南北各有千秋,多事祭灶神、吃糖瓜、扫房子,吃饺子。风俗基本如旧。
我们当地对扫房子习俗有特殊规定,如立春在小年前,房子就不扫了,因“立春”为天象之始。
“大年三十”,不带节的重大节日,因为为"月穷岁尽之日",也称“除夕”。晚上风俗已经在前面说过,不在重复。
我们说一下中午,我们风俗:在中午开始摆案焚香烧纸,祭祀天地以及户神,以拜谢一年来的平安保佑,祭拜后放鞭炮,才开始吃饭,春节的庆祝从此开始。
下面不是节日的吉日或祭日
1)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但能扫扫地,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现在只要接财神了。
2)正月初六,送穷。市场开市。
3)正月初八,谷神节,祈求五谷丰登。也是放生节。
4)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是仓王爷的生日。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早上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压上瓦片,象征五谷丰登与压仓。按照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五填仓,是为了纪念一位好心的无名氏仓官。
我们这里是叫“打单囤”。
5)二月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民间有吃吃棋子和炒豆,象征着“金豆开花”,营救因为民间降雨,而获罪的义龙,使得它又获救。过去还有种“土里蹦”,就是在大锅把沙土炒热,把手指大面条丢入,它就会蹦出的面食。早上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而且是双层囤,俗称“打双囤”。
6)农历五月十三,俗称雨节,传说是黄帝的生日。民间自古传说这一天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因磨刀要用水,所以这一天必定下雨,这一天一般都有雷声,乃是关老爷的霍霍磨刀声。民谚“五月十三磨刀雨,六月初六龙晒衣”。
农历六月二十四为关老爷的生日,也是祭祀保平安,求财神的。解放前王打卦村西头有“关帝庙”,香火很盛。
现在好多习俗、风俗都已经随着时代发展淡出我们的视野。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712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