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年代你不知道的国情与家爱 ——读《故都的秋》
沉沦年代你不知道的国情与家爱
——读《故都的秋》
文/苇眉儿
郁达夫,近代文学史上的重磅作家,民国时代一位很有个性的作家,是曾与鲁迅双峰并峙的文学大师。他在文学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夏衍对他有这样的评价:“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季羡林对他的文有这样的评价:“这种文字是可以代代相传的。”由此可见郁达夫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也难怪他的很多作品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之中,供后人学习。
相信各位都还记得那篇著名的课文《故都的秋》吧?现在尝试背一下啊。
文章的开头是:“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章的结尾是:“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怎么样,好的文章是会在读者的心中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的,郁达夫用手中的笔写就了一篇又一篇优秀耐读又充满情怀的文章。
记得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课文《故都的秋》时,我们一起沉醉在郁达夫“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优美的文字中难以忘怀;一起跟着郁达夫品味北国“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还要与郁达夫一道,赏“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郁达夫就是这样用文章中的才情、才华俘获了一众读者的心,甘愿做郁达夫文字虔诚的膜拜者和学习者。
他的散文,亦庄亦谐,挥洒自如,涵盖尘世种种生活百态;他的小说,起笔收笔都独具个性,字里行间话里话外充溢着不满足于现实却又不肯遁于空虚的精神世界的芬芳。用心的读者,能从其小说中读到郁达夫那颗深邃悲恸、忧郁真诚的心,而这也正是一位作家大师高贵的人道之心的具体体现。
他的《沉沦》,他的《春风沉醉的晚上》,他的《迟桂花》,他的……喜欢的读者请用心拜读吧,一定会大有裨益的。那些沉沦年代你不知道的国情与家爱,全在这本《故都的秋:郁达夫作品精选集》里了。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992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