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周晓枫谈散文写作(二)

前天的学习笔记(一)中,朋友吾秋留言:讲的都懂,就是写不出来。同感,比如看李娟的散文,觉得很有生活气息,描写生动朴实,也不喜欢用大词,很简单的文字,就是让人一读就不想罢手,边读边笑,边读边叹。

周晓枫老师也提到了自己的“表达”观,新鲜的素材有了,怎么让读者明白你心中所想所感?

一定要学会努力地说真话,只有真话才会让人感动。写作需要格外的真诚,格外的勇敢。只要情之所至,哪怕语无伦次也比中规中矩、没有感情要好。这一段心声,特别让我有被击中的感觉。 

周老师认为“准确”是写作的最低标准,也是最高标准。这样说似乎很玄妙,不禁又想起这个冬天读过的李娟的文章,语言平实亲切,宛若一个结识多年的朋友在跟你围炉夜话絮叨她的生活,但结构很巧妙,还有她那卓尔不群的想象力,幽默有趣的行文风格,让人读着读着就笑出声来,让你对她的一切生发出好奇。尤其那些环境描述天马行空中无比贴切,显示出作者在表达上有着深厚功力。

“好的散文语言,你只能背诵,只能朗读,没有办法叙述,因为每一个词都已经不能替换。所以说,散文创作是一种非常诚恳的写作,在笔力上非常微妙准确,既需要水滴石穿的韧劲,也要有一拳击倒的力量。”

从这可以看出,散文最好上手,也最不易出精品。

既要素颜真实,但也不能蓬头垢面。就像下棋的时候不能总是落在固定的位置,散文的语言、思维、表达都要有新意。

我们在小学时已经学习过,文章的表达方法,常用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等。不只一位老师提醒我们,散文讲究留白,有一种中式美学韵味,别说的太具体,抒情的太直白,要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而不是非要点题,让人接受你的观点。

还有一点,要慎用形容词,或慎用四字词,有时它们会破坏文章的韵味和读者的想象,起步阶段的习作者常常写得环佩叮当,成熟之后,他们与形容词的一夕之欢迅速瓦解,并耻于回忆。

周老师却认为,那种昏天黑地、纸醉金迷的过度修饰存在问题,唯简是尊,未必就是铁律。写意有写意的好,工笔有工笔的妙。

“有人是写作上俭省的环保主义者,极简主义无可厚非。有人用字铺张,也谈不上罪过——毕竟词汇和物资不一样,浪费倒是个创造和积累的过程。”

看到这舒了一口气,写作未必有确定的规律,不是一个套路下来,你的特色也可以保留,只是需要日渐打磨,使其更顺畅更新颖有趣。

周老师讲她也迷恋修辞,容易被有幻彩的词句带着走。现在有所调整,对不同题材进行不同处理,有时会蓄意提高速度,写得很快,不那么斟酌文字,保持一种相对的粗颗粒感。

怎样写出好的作品?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还是需要刻意练习。

作家是人人敬仰的存在,有人是天赋,有人是运气。区别在哪儿?天赋,是每时每刻都不会离开的运气;运气,是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转瞬即逝的天赋。写作需要持续的训练,否则,很难意到笔到。心想事成只是一种祈福方式,而不是劳动手段。不经过训练的意,常常瘫痪,不足以支撑笔力的运行。

这样的刻意练习最终会有什么作用?

或者说写作和阅读会给人带来什么?

“会让你终身成长,让你无畏别人又珍惜别人,让你信任奇迹也珍惜平凡。”

阅读就像是盲人摸象,没有人能看清整个世界,但你读得越多,你得到的信息就越多,你的世界也就越大。阅读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好比生活中意外的相遇。如果你学会了阅读,就不会有黑暗的时刻。

而时间如流水,孩童成为少年,青丝渐变白发,光阴必然带走一切。

我们只能像“刻舟求剑”中的那个人一样,在生命的小舟上留下几个刻痕,记住一些事情。“那把遗落的剑,也许在生活的长河里早就生锈,但在记忆里却永远闪光。”

这段话讲得太好了,所以,芸芸众生的我们才会在这里日复一日尝试记录,把每一个微笑的喜悦,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记下来,哪怕根本没多少人读,更谈不上发表。

你亲笔写下的,是你走过的、骄傲的、独一无二的人生。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043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