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阅读
一、知识付费行业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精神文化消费的丰富,知识付费成为趋势,人们为知识付费的意识已经逐渐形成。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更高效地筛选信息,因为付费的同时也激励着优质内容的生产。
克劳锐指数研究院曾做过一次关于知识付费的调查:用户内容付费需求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其对特定知识的需求。62.7%的用户为投资创业类的知识而付费,52.9%的用户为和工作相关的知识或技能而付费,原因在于,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为用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和经验。
当用户越来越能分辨什么是好东西的时候,也就更愿意为有价值的内容付费。
梳理近几年知识付费行业的潮流,我们不难发现,围绕书籍的知识付费产品层出不穷、经久不衰,围绕书籍的书课沙龙活动、学习型社群、线上训练营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这类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而且形态越来越丰富,通常呈现的状态有以下几种:
· 书籍的干货+视觉化呈现
· 书籍的共读+社交化学习
· 精选书解读+多元化输出
· 主题式阅读+社群式陪伴
· ……
很多人通过这类知识付费产品获得了认知的提升、思维的转变、能力的升级,形成了持续学习的习惯,也养成了付费学习的意识。
现阶段,书课融合产品已经成为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的标配,其包括以下几种形态:
· 音频听书
· 专栏订阅
· 打卡领读
· 主题阅读
· 拆解书籍
· 共读社群
· ……
而读书会导读师、听书稿撰稿人、讲书人、读书会带领人、化书型培训师……也俨然成了社会分工中的具体职业。由此可见,“书课融合”行业已经开始成熟。
二、阅读产业升级所带来的新机会
克劳锐指数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57.2%的用户愿意为获取专业知识而付费。这从侧面论证了用户更愿意为那些能构建知识体系的、融合专业书籍的内容而付费。
伴随着人们为学习付费意识的觉醒,书课融合产品价值的提升,以及知识付费行业边界的拓展,未来还会发生书课融合模式的创新和延伸。
在知识付费领域,会有更多和“书”相关的产品形态出现,并且由于这些产品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快速获取知识、促进学习转化,人们会持续为之付费,樊登读书会就是很好的例子。
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我们应该看到背后不变的规律和本质——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梳理成系统化和延展性的知识,可以转化成音频、视频、资料包、线上课、线下课、训练营等不同的形态推向用户。这些内容载体之间的相互转换未来将是常态。
为什么人们愿意为“书课融合”的产品付费呢?
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1)从效率角度来看,学习“书课融合”的产品,能够节省自己看书、对比、归纳、整合的时间,能在短时间内了解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提高学习效率。
(2)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书课融合”产品可以将书中晦涩难懂的内容进行巧妙的设计,分享者的讲解也能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
(3)从致用的角度来看,“书课融合”的产品能更好地告诉学员这些方法可以用在哪些场景,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应用,方便学员学以致用。
你的“书课融合”产品能否在众多的知识付费产品中成为精品、实现变现,取决于:
· 课程是否能够真正地解决学员问题
· 是否能让学员获得深度的峰值体验
· 是否能够源源不断地产出优质内容
由于“化书成课”技术能产出具备上述效果的课程,所以,一直以来,希望引入“化书成课”产品的渠道和平台越来越多。
与【化书成课研习社】合作过的优质平台包括今日头条、课宠学堂、环球人力资源智库、中国培训杂志、锦城天下、好爸妈亲子学院、艾上柯学院等。“化书成课”的很多学员通过在这些平台输出线上课、讲书稿、线下课等方式实现了知识变现和个人IP的打造。
三、书课融合的活动运营创新模式?
1.怎样的“书课融合”运营模式是受欢迎的?
在“书课融合”的领域中,无论你想做
- “化书成课”的分享,
- 还是想以专家或大咖的角色来领读,
- 或是想带着一群伙伴打卡阅读,
- 或是想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会,
你都需要建立一个读书学习社群,打造一套运营模式。
社群运营的目的只有一个——更好连接你的课程产品和你的用户。
这个连接可能包括两个层次,
- 第一,让用户愿意使用你的产品,愿意听你解读书籍,愿意在你的社群中活跃和参与;
- 第二,你能够在用户使用你的产品的过程中维系住他,让你跟他的关系变得更好,互动频次更高,情感连接程度更深。
其实,人们在参与读书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希望有认知上的拓展,还希望有体验感和参与感。人们之所以加入读书类的学习社群,是想要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视角,解决困扰的问题,连接优质的人脉。
为了扩大用户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视角,你可以做些什么呢?
你可以在单纯的“读书”这件事情上,延伸出更多的乐趣和玩法。
比如,不仅解读书中的精华内容,还拉着用户一起探讨这些内容如何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比如,不仅与用户谈论书中作者的思想,还创造性地和用户探讨书中的方法论如何改进;
比如,让大家提前准备多本书,团队碰撞寻找这些书和书之间的联系,围绕着这些书做一些相关主题的探讨,促进学以致用,促进多元化视角的融合。
为了帮助用户解决困扰的问题,你可以做些什么呢?
你可以提前把报名的人员加到一个群,做个小调研,了解一下:
- 用户加入你的读书社群是基于什么样的期望,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 用户为什么对这个主题或者这本书比较感兴趣?
- 用户在工作或生活中有没有和这个主题相关的经历?
- 用户在这个主题方面曾遇到过哪些棘手的问题?
这样一来,你的读书主题活动就可以根据用户想要了解的信息进行策划和设计,从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让用户觉得内容是为其量身定制的。
为了帮助用户连接优质人脉,你可以怎么做呢?
无论是线上读书活动还是线下读书活动,用户都有“连接优质人脉”的需求,我们可以从“塑造文化”的方向入手。
比如,在写读书活动的文案时,就把“活动对象”描述成优秀的、出色的、有才华的一类人,并且要求报名者通过一些筛选后才能加入,提升社群准入门槛,制造稀缺效应。
比如,邀请一些有知名度的知识型IP来参加读书活动,请他们在读书社群中分享一些干货、一些经验,给社群成员们“加餐”,顺便帮助知识型IP引流,合作共赢。
比如,在活动海报或活动文案中,把参与这场主题活动成员的身份、背景罗列出来,利用“优质人脉”吸引“优质人脉”。
总之,读书类学习社群运营的关键,在于策划能力。
策划能力的背后则是系统化思维能力、精细化思维能力、杠杆思维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用户需求把控能力。
对于学习型社群来说,前期的整体策划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你的社群在这个时代能走多远。
所以,在社群建立之前,就要有一个周期内的整体活动规划,这个周期可能是一个月,可能是三个月,可能是半年。活动组织者应该考虑在这个周期内所要设计的活动主题,让社群成员在活动中持续地感知到社群的存在,持续地从这个社群中获利,持续地在这个社群中成长。
当然,在这个周期内,你也要时不时地问问你和你的团队,你们策划的读书主题活动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哪些需求而设计的?
基于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初衷,才会让用户觉得这个读书主题活动是值得参与的,这个书课融合的社群是值得加入的。
2.“书课融合”活动运营模式的类型
下面和大家分享5种既有实操性,又能给参与者带来体验感和成长感的“书课融合”活动运营模式。
第1种“书课融合”活动运营模式——主题阅读。
【特点】
在阅读时,围绕某个主题,在一定时间内,快速阅读这一类的相关书籍,最终形成对某一主题领域的认知框架。
(1)主题阅读的题目可以是关键词,比如“时间管理”“写作”“品牌打造”。
(2)主题阅读的题目可以是一个问题,比如“如何管理时间”“怎样提高写作能力”。
【运营模式】
活动目标:一个月4本书、专注提升一项能力。
活动形式:每周一次书籍解读和线上/线下探讨。
活动流程:
(1)确定当月主题及4本书籍。
(2)确定每周“阅读”哪一本书籍,布置学习任务,让参与者提前读书。
(3)“书籍分享者”每周某一天,在线上/线下做关于本周阅读书籍的分享。
(4)分享结束之后,参与者围绕这本书进行讨论、交流,共享读书感悟。
(5)活动结束,鼓励参与者围绕本月读书的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优势亮点】
(1)有助于把同一领域的知识版块串联起来,构成一张完整的知识地图。
(2)有助于通过团队协作力量,共同解决难题。
(3)主题阅读相当于把一个领域的专家全部召集到一起,“看”他们共同探讨一个领域的知识,解决同一个领域的种种难题。
比如,你想学习价值投资,可以阅读《巴菲特之道》《穷查理宝典》《聪明的投资者》这些讲价值投资的书籍。虽然你不能直接和巴菲特、查理·芒格、本杰明·格雷厄姆面对面交谈,但你依然可以学到他们的投资理念和逻辑。
再比如,你想学习管理学,可以阅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阿米巴经营》《赢》这些管理类的书,通过阅读德鲁克、稻盛和夫、杰克·韦尔奇的书,你依然可以学会他们的管理哲学和智慧。
【注意事项】
(1)选择书籍时,首先根据主题列出一份书单,然后根据主题阅读的目标,检查书单上所有的书,筛选出与主题、目标、学员特点相匹配的书。
(2)线上/线下讨论时,活动组织方提前准备好可供讨论的话题,并确保讨论时有人记录和总结。
(3)“书籍分享者”要在这一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第2种“书课融合”活动运营模式——共读社群。
【特点】
组织读书社群的成员在一定时间内,共同阅读和探讨一本书,对这本书进行深度探究、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
【运营模式】
活动目标:一周阅读一本书——深度阅读,把书读透。
活动形式:社群内共同阅读。
活动流程:
(1)确定本周要一起阅读的书籍,提醒参与者提前购买书籍。
(2)告诉参与者这本书几天内读完,每天阅读多少章节,阅读完之后需要在学习群输出什么(比如读书笔记、每天回答一个问题打卡、每天分享三个收获、一段语音简单讲感悟等)。
(3)每天提醒参与者阅读这本书的相应章节,同时,“领读者”每天在特定时间分享自己对这一章节的理解和延伸。
(4)针对参与者每天输出的内容,组织方进行适当的点评、鼓励。
(5)每天评选出“学习输出”做得最好的学员,晚上把他们的输出作业作为“学习标杆”展示在学习群里。
【优势亮点】
(1)陪伴参与者读完一本好书,解决书读不完、不想读、读不懂的问题。
(2)通过“输出内容展示”“及时鼓励”“学习标杆”等措施,建立团队学习氛围,鼓励参与者坚持阅读。
(3)帮助参与者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使其意识到,只要每天用碎片化时间读一点点内容,短时间内就能读完一本书。
【注意事项】
(1)让参与者提前知晓为什么要共读这本书,活动文案要对这本书的背景和价值进行恰当的介绍,激发参与者对书的好奇和兴趣。
(2)提醒参与者读书时,可以提出1~3个问题,引导大家带着问题去读书。
(3)输出方式要有利于学以致用,并且这种方式在学员能力和时间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3.第3种“书课融合”活动运营模式——好书解读/大咖领读。
【特点】
根据学习者的兴趣点和需求点,选择书籍及书中的精华内容来做分享,分享之后交流答疑,让学习者收获新知。
【运营模式】
活动目标: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学习到一本书中的精华。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举办活动皆可。
活动流程:
(1)前期调研。了解学习者对什么类型的书感兴趣,制作出书单,让大家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书籍,根据调研结果选出“好书”。
(2)读书活动的组织者以这本书作为活动主题,发出活动预告。活动预告中不仅有该书的简介,还要罗列出书中的一些知识点,让学习者投票,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书籍导读师或书籍解读者根据投票结果,选择书中的一部分精华内容来做深度解读和趣味分享。
(4)分享结束之后,每个学习者都谈谈自己的收获、感悟,学习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由书籍导读师/书籍解读者来解答。
【优势亮点】
(1)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来选择书籍和分享范围,有利于学习者全程参与,激发兴趣。
(2)书籍导读师或书籍解读者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投票了解学习者的兴趣点,提前准备充分。
(3)能够帮助学习者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4)学习者无须自己买书和提前看书,也可参加读书主题活动。
【注意事项】
(1)活动预告中,罗列出来的知识点要清晰明了,便于投票选择。
(2)分享结束后的解答疑惑环节,为了避免冷场,组织方的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问题。
4.第4种“书课融合”活动运营模式——问题研讨式读书。
【特点】
导读师从书中截取出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的方式,带领学习者学习书中的方法论。
【运营模式】
活动目标:学习者通过案例分析和团队研讨的方式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维度探索和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活动形式:一周之内,针对一本书做三场活动,第一场分享该书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第二场带领学员做案例分析;第三场引导学员围绕一个问题做现场研讨。线上线下皆可。
活动流程:
(1)前期调研。了解学习者对什么类型的书感兴趣,制作出书单,让大家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书籍,根据调研结果选出一本“好书”。
(2)在活动预告中公布活动形式,让学习者知晓一周内有三场读书活动及每场读书活动的形式。
(3)第一场读书活动,导读师分享该书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分享完之后,学习者可以提问,导读师答疑。
(4)第二场读书活动,导读师提供书中的代表性案例,让学习者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分组分享之后,导读师引出方法论。
(5)第三场读书活动,导读师引导学员围绕3~5个问题,做现场研讨或线上研讨。大家研讨的问题要与书中的知识点或方法论如何应用有关,比如:
· 这个方法论可以用于生活、工作中的哪些场景?
· 这个知识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使用?
· 如果利用这个知识点与客户沟通,需要注意些什么?
【优势亮点】
(1)学习者无须自己买书和提前看书,也可参加读书主题活动。
(2)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且采用团队协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者的参与度会很高。
(3)学习者不仅能够学到书中的方法论,还能研讨出这些方法的适用场景和使用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转化的效率。
【注意事项】
(1)学习者报名之后,为了方便后面的活动进行,需要提前给学习者分组。
(2)第二场读书活动,导读师根据时间安排,可以做2~4轮案例分析。
(3)第三场读书活动,引导大家研讨的有关书中的知识点或方法论,是前面两场活动中涉及的知识点或方法论。
5.第5种“书课融合”活动运营模式——智慧交融式读书。
【特点】
参与者各自带着不同的书来到现场参加活动,通过现场分享和交流,每个参与者都能收获多本书籍的知识。
【运营模式】
活动目标:让参与者能够以结构化的方式介绍自己手中的书,既能自我巩固,又便于他人学习;同时,每位参与者都能从不同的书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示。
活动形式:参与者可以每人带一本喜欢的书来参加读书会,前提是这本书自己提前阅读过,可以在现场简单分享,让其他人了解这本书的核心观点。
活动流程:
(1)活动开始前,导读师在学习群中简单分享选书规则,让参与者带上自己喜欢的书籍来到现场,强调书籍需要提前阅读。
(2)活动开始时,设置一个破冰活动,让参与者相互介绍、相互认识,消除紧张感。
(3)参与者依次介绍自己带来的这本书,分享这本书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收获。活动组织方需要提供一个模板并做出示范,比如让参与者按照以下这种格式介绍自己手中的书:
· 书籍名称:________________
· 作者及其背景/经历:________________
· 本书的主要内容及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
·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
· 全书探讨和传递的核心观点/精华内容:________________
分享过程中,其他参与者不可打断,如果有疑问,可以记录下来,稍后再提问。
(4)分享结束之后,给每位参与者发3张“投票贴纸”,然后,每人在现场找到感兴趣的几位参与者(至少3位),互相交流,你可根据对方带来的书提出一个问题,若对方的回答令你满意,你可以把“投票贴纸”贴在对方的衣服上,以示肯定。
(5)投票结束后,每个人回到座位,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圈,每个人依次分享自己在今天这场读书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优势亮点】
(1)参与者可以在一场读书活动中,学到不同书中的知识点。
(2)参与者按照模板来介绍书籍,有助于厘清思路和加速内化。
(3)在提问回答的游戏环节,每位参与者都会至少提出3个问题,回答一些问题,这是个思维碰撞的过程,能产生更全面的认知和更宽广的视野。
【注意事项】
(1)相对来说,这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更适合线下举办。
(2)参与者介绍自己书籍的“分享模板”,可以提前写在PPT或者大白纸上,方便大家分享。
(3)在大家依次介绍书籍之前,可以给参与者一些准备的时间,甚至可以提供纸笔,让大家把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提前写下来。
(4)营造一个流动的、安全的、有能量的、融洽关系的场域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人们是否会畅所欲言。
这5种“书课融合”活动运营模式,不仅能给参与者带来获得感、体验感、参与感,还能帮助参与者重构认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书课融合”活动运营模式总结如图所示。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158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