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读后感

2024年03月04日 星期一  天气晴

昨天晚上,我读完了马伯庸的书《大医》。真是很漫长的一段阅读体验。

在后记中,作者说,写它虽然用了八十万字,也是写得局促,因为涉及那段革命年代,涉及那些救国的人,总会有说不完的话。

的确,我读它也感到特别厚重。

厚重,不光来自文字数量上,是小说内容涉及那段革命的年代,涉及那些救国的人而感到十分“厚重”,读来总有沉痛和对里面的人一些担忧。

书中展示了一层层中国近现代史的故事,你能已知那些结局走向,却依旧在推进历史进程的齿轮里,看一群人坚持一条有意义的路,其实已经很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了。

此书,应该放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尤其更适合每个学医者作为课外读物阅读;也更适合让大众阅读,让大家对医者更多理解,更崇敬医道。

小说从1904年清代末期讲起、经过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 ……一路走到1950年,跨越四十九年。透过三位主角——方三响、孙希、姚英子(按出场顺序)从十多岁到六十多岁的的成长经历,看一场中国医者在那个动荡年代,如何坚持大医无疆。

喜欢这部小说里没有粘稠的小情小爱,只有大是大非面前酣畅淋漓的抉择。

每个人物都很有意思。

最喜欢姚英子的性子,读着描述她年轻时的文字,犹然对号入座般将《繁花》里的“汪小姐”跃然纸上,那风风火火,一马当先的劲头,使我感受到轻松和喜感。到后来……越到后期越是对她崇敬和心疼,崇敬她坚持本心的不容易,心疼她……愈加明显的地方是她在战火中护送一百个孤儿离沪开始。

最后重聚的一幕,当三人重新站在承载当年他们仨年少懵懂却十分憧憬未来的桥上,看向代表希望的日出,我再次被感动。

这书已然给了读者一个很好的结局,甭管阖上书后,我仍有担心和想念他们的芜杂心思弥漫。结局给了我温暖,到了该跟老朋友告别的时候,就得洒脱地告别哦!

期待未来哪个大导演将这部小说搬上银幕,它很适合拍成电视剧,集数长一点不要紧,它很适合一点点诉说那种,值得中央台播放。

期待……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180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