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牛
五律 惊蛰灌牛药
全牛成四胃,上口缺门牙。
刍反千斤草,驱排万种渣。
春雷开百叶,惊蛰灌汤麻。
老犕知人意,吞咀当早茶。
春雷响,万物长,今天是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是春雷乍响,蛰虫初醒的时候。
蒙蒙细雨,朦胧了早晨的小城,湿润润的空气,凉丝丝的雨滴,浸润着急匆匆行走的人群。走在微湿的衔道上,微风吹来了泥土的芬芳,雨丝凉凉的扫过面庞,倒似一幅江南水乡的样子,只是缺少了桃红李白黄鹂鸣。看着这春意萌动的小城,细雨蒙胧,想起家乡依然料峭的惊蛰。
家乡的惊蛰,乍寒的西北风带着微微的春意,吹软了坚硬的大地,吹融了水面上的坚冰。在呼号的寒风中,柔荑的花絮在老杨树的枝条上飘荡,人们捡拾起春播的耧耙,开始调整春播时的工具和畜力。
在漫长的农耕活动中,耕牛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普通农户的身家性命。即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耕牛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蛰伏了一个冬季的耕牛,又将迎来春播的大忙季节,为了保证耕牛从春播到秋获的良好状态,在这万物初新之际的惊蛰,村里生产队都要给耕牛进行药物调理,人们称之为“灌牛”。
每到惊蛰来临前,生产队就会从杀了猪的社员家里收购猪小肠和猪板油,把猪小肠和板油切碎,加入大黄、花椒和水煮熟后,再加入一定量胡油加热,形成了灌牛的料浆。
一年四季劳作的耕牛,它们的瓣胃已处于阻塞或半阻塞状态,即发生了百叶干,料汤的作用是可以尽快地排出阻塞物质,恢复牛的身体消化机能;也可以增强胃肠(尤其是瓣胃)的润燥功能,利于消除阻塞发生的可能性。
农谚说得好,“若要养好牛,每月四两油”。生产队不可能每月灌牛,只选择在惊蛰这个一年初始,万物萌动的节气。
在料汤中加入花椒和大黄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利于清除百叶阻塞,恢复消化机能。
惊蛰的早晨,生产队的牛都关在牛棚,不会外出放牧。早晨八九点时,热气腾腾的料汤盛放在一个个铁桶内,饲养园院内充满了浓浓的香味,观看灌牛的小孩围在这些铁桶周围,不停地吸着自己的小鼻子,狠不得喝上一口尝尝。
每年惊蛰灌牛都会引来大群孩子们的观看,好奇心特强孩子们不仅仅是看灌牛,更是看热闹。他们最喜欢看那些脾气不好的耕牛在灌牛时的发狂,孩子们从来不怕事大,如果每个牛在灌汤时都会发狂,那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好事。
灌牛的社员每三人分为一组,两人负责控制耕牛,防止耕牛受到惊吓发狂而引起的意外,控制耕牛的都是年轻力壮的新手;负责灌牛的社员是经常参预灌牛的老手。
灌牛开始时,看热闹的小孩们都爬上了生产队粮仓那圆锥形土窑顶或站在这些储粮窑之间扇形的缝隙间,等待着他们希望发生的事情。
只见灌牛的社员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盆子,把料浆从铁桶内倒入盆内一部分,端着盆子走到被两个社员控制的牛头旁,拿起灌浆筒在盆子中灌上料浆,把料浆伸入仰头张嘴的牛嘴里,慢慢地灌入料浆。伸入嘴内的浆筒让耕牛感到非常的不适,不断地摆动身躯。
灌浆筒是一尺多长的铁筒,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半圆筒状,装有料浆后,把半圆筒一端伸入牛嘴灌料,慢慢地随牛吞噎的速度倾倒料汤。
有些被人控制的青壮年耕牛,看着社员手中的灌浆筒,受到惊吓后跳跃发狂,头抵蹄踢,在两个人的控制下转着圈,看到耕牛发狂时,那些粮仓上的孩子们兴奋起来,有的跳着,有的叫喊着,好似斗牛场上狂欢的观众。孩子们的狂欢惹来了灌牛社员们一顿呵斥,只得乖乖得爬在粮仓上,心里却盼着更多的牛发狂。
灌牛一般都在上午进行,灌了料浆的耕牛自行离开了饲养园,到了村外觅食去了,老耕牛是不需要灌的,把牛牵到料浆盆前,牛主动会喝起这香喷喷的浆液,喝完后都不愿离开,人们只得把它赶出去。
惊蛰已来,大地回春,韶光弥漫。那轰然而起的阵阵春雷,那逐渐盛开的朵朵桃花就是她回归的声音和脚步。春风拂过,明媚娇俏。愿家乡的惊蛰新始勃勃,百业兴盛。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