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细节致敬
作者:@贺奕
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会经历什么?据说会像放一部超快镜头的电影一样,回看自己的整个人生。这部电影除了主视觉固定不变,没有主角,没有主题,没有主线,因为它拿来不加剪辑地混编在一起的素材,不过是一生中亲历的各种平凡到消解一切光环,琐碎到几乎无足轻重的细节。
这就等于说,若把弥留之际的回忆,视作一份个人生平的鉴定书,那将结论一栏盖得密不透风的所有印戳,没有一个是在世时全力追逐的那些抽象的理想、目标、价值、意义,全是细节,只有细节,具体到不能再具体,实在到不能再实在的细节。
甚至可以引出一个近乎荒诞的结论:被人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生意义,或许本身就毫无意义,不同的人生,本质只在细节的不同。
说个真实故事,有位从事写作的朋友,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不久,出过一起险些丧命的事故。当时他在租住屋的窗台边晾晒一床棉被,把棉被搭在架杆上,想要尽量抖搂开,不料猛一用力失去重心,头朝下栽出了窗台外。租住屋在六层,可想而知摔到地面会是什么后果。他告诉我,就在天旋地转的那一瞬,他竟然如开天眼,看清对面住宅楼的一扇窗口内,有位正在灶台前滋滋爆油地煎着鸡蛋的中年男人,因为蓦然目击他出的意外,颠起翻面的黄白相间的鸡蛋差点落到煎锅外。他同时还看清地面上刚走出楼门的一位老阿姨,听到他一声惊叫,仰起满是皱褶的脸孔,投来莫名震惊的眼光。而就在同一时刻,他脑子里转的唯一念头,是前两天刚向同科室一位关系不错的大姐借了1600块,既没打欠条,也没告诉其他任何人,这让他陡生懊恼和惆怅,想到等他坠地一命呜呼,这笔钱无论如何都还不上了,实在是愧对那位大姐。
也亏得他命大,就在整个身子脱离窗台向下直坠时,他双手出于本能奋力扑腾,其中一只正巧抓住了钉在墙上的架杆托架。人悬半空,侥幸脱险。
是的,意外发生时他目之所瞩,心之所虑,全是细节,无关他能否脱险的细节,在分量上与他一条性命的价值完全不相匹配的细节。
他的身体停止了坠落,但他对人生固有的某些观念却没有,而是沉重地砸到六层楼之下的地面,碎成粉末。
这个故事反过来足以告诫我们,没有理由低估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不管它有多卑微,多不起眼,多善于掩藏它自身不被发现。我想,这背后的终极原因或就在于,只有偶然、随机、不可复制的细节,才是对于每一个人生命轨迹的精准定位。
从这个意义上,那句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的名言,虽已成为商业社会最流行的口号之一,其实只是对于细节本质最浅层的理解。而且,它还必须从细节和整体的综合关系上去把握:只有整体先行先决地确立内核和框架之后,细节的决定性作用才有可能彰显。
我住的小区门口有家菜市场,疫情期间关关停停,有几回我去采购,发现几乎所有摊位码菜的方式完全一样,但只有一位40岁上下的女摊主,摊位上不论叶菜还是茎菜,无分菌类还是瓜果,一律摆放得比较疏朗,却也一律比其他摊位显得更新鲜水灵。细一察看,原来她的摊位表面,铺满一层湿漉漉的深蓝色毛巾毯,摆放上面的菜得到水分的滋润,犹如振作了灵魂。她卖出一样,马上从摊位下拿出一样,补在空出的位置上,绝不追求视觉的壮观。尽管价位比其他摊位都高,但并不影响招徕的客流最多,菜也销得最快。这位女摊主仅凭一个细节,便打败了全场所有同行。
要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是最强细节控,一般都会想到西方的德国人和东方的日本人。如我教过的一位德国留学生,曾用一年多时间单人骑行5万多公里,遍游36国,但在课间休息时听完他介绍,我才发现他真正惊人之处,是出发前先花将近一年时间,以非凡的耐心做足了全面的准备。他先是骑自行车环游一圈德国,积累在不同天气状况下骑行的基本经验;然后进到一家自行车修理店打工半年,掌握改装和维修自行车的全部技术,对于骑行途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提前做好预案;另外还主动结识一位有过环球骑行经验的同胞,向其详细取经,并达成约定,骑行途中遇到非常情况,可以及时联系对方征询建议。直到凭着无数细节的累积,扫清了计划清单上的所有疑点,他才在一个清晨正式动身上路。
还有一位芬兰男生,人极聪明,报考牛津大学医学院,两门笔试高分通过,口试时也应答如流,没想到偏偏折在面试老师的最后一问上:“你有什么要问我们的吗?”他寻思这不过是面试的结束语,回答没有,结果因此被刷。面试老师的理由很是硬核:“你怎么可能对一个准备要生活六年的地方,一点好奇心都没有呢?”一个最小细节的闪失,让他做了几年的牛津梦破灭。
说到文艺作品中的细节,就如呼吸和脉搏之于人体一样,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塑造人物,推进情节,深化主题,烘托气氛,作品中任何一个环节和局部,都只能依靠细节来定型和呈现。当然,将细节作用放大到极点的典范,当推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领旗的侦探小说。案情从始到终的关键节点,全靠在不经意间预留好的细节上翻花,那些细节仿佛沉睡在某个僻静的角落,只等被侦探们的一声唿哨唤醒,便会升空爆裂。相比之下,日本文学的殿堂之作《白夜行》,遭人诟病最多的一点,出在结尾一个犹如免费赠票一样轻易到手的细节上:耗时19年追查真相无果的退休老警察,忽然从花盆里翻出一块太阳镜碎片,通过比对上面残留的指纹,一举坐实了男主角的杀人罪。
转到影视,合格的编剧应该具备的两项最基本技能,一是逻辑演绎,二是细节转化:在剧本创作前期,关涉主题、结构、人设、情节的编制,更多倚靠的是前者;到剧本创作后期,关涉剧本每一场次的实创,主要依仗的就转为后者。要知道,即便把完全一样的分集故事大纲,交到不同编剧手里,写出来的剧本,质感和风貌上必然天差地别,就因为基于他们各自的创作认知和生活积累,在细节转化的方向、路径、方式、形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本无必要求同,只是剧本的质量自会见出高下。
如何提高细节转化的能力?这个问题同样也提给我自己。我想无他,只能从最笨的办法起步,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培养对细节的敏感,增强捕捉细节的能力,学习透过细节的平凡看到不平凡,直到形成一套自己独有的关于细节的美学体系。或许,真的要到弥留之际,脑际重现人生过往中那些曾被忽略的细节时,这套美学体系才算最终建成吧。玩笑话而已。
最后再说一个有关细节的故事,出自一位年岁稍长的美国女生。有一年,她和几位朋友前往约旦河西岸的伯利恒古城游玩,突然得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带爆发冲突,紧张局势转瞬升级。带队导游出于安全考虑,匆忙将她和其他游客们接回大巴,准备迅速撤离这片火山口。当大巴缓缓驶向以色列军人的检查点,站满道路两侧的巴勒斯坦民众,一个个全用愤怒的眼神,瞪视着车里这些在他们看来永远站在以色列一边的美国人。
这时候,美国女生呼出的气息,蒙住了车窗玻璃,她下意识地拿手去擦,好看清窗外的景象。出乎意料的是,对面道路一侧的巴勒斯坦人,误以为她在向他们挥手,稍作迟疑后纷纷抬起手来,也向她挥舞致意。
美国女生愕然,但她知道不能让自己的手停下来。身边的几位朋友跟着她一起挥手,带动车里的游客全向车外挥起手来,另一侧的巴勒斯坦人也跟着响应。一时间,场面变得异常感人,车内车外的人全都笑脸洋溢,犹如老友之间依依不舍的告别。
那一刻,一个原本被误会的细节,发挥了戏剧性的作用,让人性中的善与温情,跨越了种族的冲突,现实的争端,历史的仇怨。
向细节致敬。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