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五里桥》,为何对我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从端午小长假到今天,近一个星期,利用自己零碎的时间,我一字不落地读完了酒泉中学语文老师马少军,新近出版的书籍《家在五里桥》。
刚才,在办公室读到《后记》的时候,我莫名的鼻子发酸,眼眶湿润,竟不由的抽泣起来。几天来,我把这本书装在包里,有时候是晩上,忙完了手头的事,躺在沙发上读;有时候是上班的时候,趁新闻稿子还没好,在办公室里读。我一个人沉浸在这本书里,时而被马老师所描述的,对我来说非常陌生的生活场景所吸引;时而为马老师乡土风趣而又智慧的语言会心一笑;有好几次也因为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露的内心感受而泪流满面。
想一想,我已经有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看过一本散文集了。《家在五里桥》这本集子中,有多篇文章我曾在马老师的公众号里读到过,但这并不影响我饶有兴趣地把它看完。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我能够放下手机,有空就想一篇一篇地读下去,而且想读第二遍,并且马上想写一篇读后感呢?
我承认,首先是因为我的职业原因,我想采访一下马老师,在《阅读时光》栏目就这本书的出版,做一个访谈。要访谈当然要非常熟悉这本书的内容,马老师不一定接受我的采访,万一接受了,我要抓住机会让马老师说些什么?读者们又想听到什么?我得好好做做功课呀!我很感恩自己是一位媒体人,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倒逼自己一把,并可从中获得成长。
当然,除去工作的原因,这本书依然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几年来,和马老师众多粉丝一样,每天晩上拜读三乐斋日记,早已成为习惯。但那毕竟短,这次可以白纸黑字,一次看个够,有一种大快朵颐的感觉。
马少军,河东人,年龄与我相仿。在酒泉中学给高中生上语文课,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擅长书法、绘画、写作、摄影等,并有一定造诣。听她女儿说,家里除了书多,还有很多石头、树根啥的,都是她爸爸的收藏。马老师对生活充满热情,他喜欢买书读书、养花种菜、骑行散步、赶集看戏,也时常擀面、炒菜、烤洋芋,盘手串。他每天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各种生活中的小美好,信手拈来记录在三乐斋日记,发布在朋友圈。很多很多的学生、家长、文人墨客、市井老乡,每晚都在等着看,马老师今天又写了点啥。加马老师的微信是在2017年7月,参加精彩一群李晓蓉老师发起的“21天读写挑战”。一起参加过一次活动是2018年4月,酒泉人间四月读书会举办的“共读一本书,共抒教育路”《我们的老校长》读书研讨会。自从开始阅读马老师的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我感觉我的世界不一样了。我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上了中专,没有上高中的我对高中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以至于住都住在酒中边边上,感觉那会离自己的梦想近一些。每次路过酒中门口的时候,我不由的放慢脚步,朝里面多望一望。有了马老师的朋友圈,我看到了一个高中老师的日常,看到了酒中校园里都长着些什么树,知道了在这里每天都发生着怎样的故事。由其是在我的女儿也在酒中上学以后,我和孩子之间因为马老师的分享有了很多有益的交流话题。
教育学者谢云老师说,写作只是一种表达,表达自己的内心和灵魂,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和体认。一个真正的作家,应当自觉地秉承道义和良知,热切地关注时代和人生。就此意义而言,作家的人格比才学、语言、技巧,更为实在重要。作为一名写作爱好者,我对谢老师的这个观点,深以为然。我想有那么多的读者喜欢看马老师的文字,《家在五里桥》自出版以来,热销不断,很多读者跟我一样,都是因为被马少军老师的人格所深深折服。
《家在五里桥》这本书里的八十几篇文章,均出自作者的QQ日志。马老师平时写的文章有游记、课堂实录、学生作文按语、书话杂文、民俗散文等。这本书里主要收录的是乡土民俗类散文,诸如家乡风物、亲朋故旧、吃喝玩乐等。正如马老师多次在日记中所说,看一本书就像是和作者在聊天一样。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马老师盘腿坐在热炕上,面对我们一帮老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小时候经历过的那些有趣的人和事。我们喝着罐罐茶,吃着烤洋芋,时而点头称是,时而对他竖起大拇指,时而笑得前仰后合。当然也会因为戳到心灵深处,而泪流满面。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一些感受,也想记录下来。马老师在这本书中所选的文章多是自己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是一名毕生致力于研究幼年经历对人的影响的心理学家。他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马老师在书中写到,他最早的记忆,是和妈妈去姥姥家,在回来的路上,姥姥给妈妈装了一瓶蜂蜜,一袋颗颗馍。因为翻了两架山,两三岁的他实在走不动了。这时“妈妈就带我到一棵大树下坐下来歇缓,并折了两根树枝,夹了颗颗馍,蘸了蜂蜜,喂给我吃。”“记得那次,母亲只是舔干净了树枝上的蜂蜜,馍全留给我吃了。”相信每一个读到这里的人,都会脑补出那温馨的画面。是的,小时候的我们以为妈妈不饿,但长大后,再想起自己曾这样被妈妈爱着,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克服不了的呢?
马老师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常常在文章中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工作干得不是十分好,但也不是十分坏。书法也没成气候,日记有时就记个流水账。但我想说的是,马老师的勤奋、对学生的认真负责、对生活的热情以及他满满的正能量,早已达到我们很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看了这本书,我了解到,马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处事风格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着多么大的关系。马老师上四年级时,父亲是他的语文老师,在《影格子》这篇文章中,马老师写到:“为了赶速度,还偷偷地用握钢笔的姿势握毛笔。但这都很难逃过父亲的眼睛,他那时用毛笔蘸红墨水批作文,有一次就在我的作文本上批了大大的三个字“亏先人”,字极潇洒有力,至今难忘。”除了父亲,马老师还遇到几位善良仁爱从容大度的老师。像上初一时的郭维军老师,他喜欢马少军写的作文,会用漂亮的粉笔字把它抄写在全校的黑板报上,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鼓励呀!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对陇东乡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虽然同是甘肃,但区别还真是大呀,而且我觉得河东人更会享受生活。比如说杏子,我小时候,家门口也有。在马老师他们家“杏子吃不完,就捏开晒成杏皮煮水喝,杏仁也可腌成咸菜吃一个冬天。”但我小时候吃过的咸菜里是没有杏仁的。再比如榆钱,我们这儿也有,在马老师他们那里“站在榆钱树下,一伸手就能捋下一把榆钱,放在口里细嚼,有一股甜丝丝的草香味。榆钱还可以洒水潲湿,用白面拌了放在锅里蒸熟,再用猪油炒着吃,很香。”在我的记忆里,没有生吃过 ,是蒸熟了拌匀用清油炝一下吃。当然现在人们又创意出,榆钱炒鸡蛋或者炒韭菜,都很好吃。
受家庭影响,马老师非常地重视亲情和友情。在这本书里,我们多次可以看到他写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母亲及姑舅姊妹、同学、朋友的事情。这些篇章非常的感人,因为作者描写极为细腻,无论是动作还是心理活动。在《爷爷》这一篇中,马老师写到:“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陪在爷爷身边。我切开了一个苹果,用汤匙刮下苹果的汁水,一点一点地给他喂,他开始只能咽下一点点,后来慢慢多了。我还找来新鲜的小白菜,把菜心的嫩叶用利刀剁成细细的粉末,化入开水锅中,再用白面勾芡,烧成碧绿的原味白菜汤给他喂。开始只能喝一点点,后来竟然能喝小半碗。”看到这样温软的文字,我的内心怎能不受触动!
马老师的美食类文章也非常受读者欢迎,他不光会写,关键是会做,很会吃。那喷香的辣子油、手擀的长面条、咯嘣咯嘣脆
的炒面豆、还有怎么吃都吃不厌的洋芋及各种甘肃美食,就跟写文章一样,马老师信手拈来,真是让人佩服。我就跟着马老师的文字做过手擀粉,炝过辣椒油。我感觉马老师做起美食来,就是男版的李子柒呀!
从动手写这篇读后感到此刻,已有两天时间了。我读书慢、写字慢,但有想法,并能写出来,总是好的。不管有没有人看,我心愉悦。
(这篇文章写于2020年7月)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