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移民与姓氏文化研究(4)
2.民国时期的大移民
民国初年,鲁西地区遭受特大水灾,当时的省政府设立“滨蒲利广沾棣淤荒设治筹备处”,将灾民迁到黄河口地区开垦荒地,自力更生。1930年,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为保存实力和奖励剿匪有功的属下官兵,派其治下的第五十九旅来黄河口屯垦,一方面圈占新淤土地,一方面强行占领散户移民开垦的土地,按照官职大小分赠官兵。由此,在屯垦集中地带出现了刘家屋子、王营屋子等若干村庄。这成为民国年间针对黄河口的第一次比较集中的移民行动。
据《垦利县志》记载,1935年,黄河在郓城县决口,郓城、梁山、嘉祥、巨野、金乡、鱼台等县被淹。当时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组织4200余人到黄河口垦荒,每200人编为一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若干小组,按组划分土地,就地建村。他们建村时,有的以大组为名,有的以数字序列为名,这些村名至今尚留有往年的痕迹。如那时的第八大组,被分配在垦区东北部,他们将在北边的住户称为“下八大组”,南边的住户称为“上八大组”,“八大组”逐渐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久,省政府又设立了“新安县筹备处”、“垦区筹备处”。从此,“垦区”成为黄河尾闾这片新淤土地的名号。这样的地名沿用了很久。现在“上八大组”为“永安镇”,“下八大组”叫“下镇”。以数字序列为村名的,从“一村”一直到“二十九村”都一直延续下来。1941年7月,这里建立起了垦区抗日根据地,两年后垦利县在此诞生。“垦利”就是“开垦利津东北洼”的意思。此后的短短几年间,数万名外地移民陆续来此定居垦荒。
1949年,鲁西南遭受特大水灾,东平、巨野、寿张、梁山、嘉祥等县受灾群众,来到黄河口。新中国成立后,土地丰厚的黄河口再次成为政府安置移民的区域。1950年,山东省为修建东平湖水库,将东平、梁山、济南、平阴、长清等地1.7万人迁移到了黄河口的垦利、利津。1958年,梁山等县5200余人被安置在黄河口东北部。黄河口成为五湖四海人共同的家,同一个乡镇、甚至同一村庄,都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乡音。
3.建国后军垦、农垦、石油开发形成的大移民
20世纪50、60年代,国家为了开发黄河口,先后筹建了大量的国营农场。1950年5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在广饶县北部筹建国营广北农场;1953年春,济南军区农建二师进入孤岛地区开发荒原;1956年4月,山东省公安厅在黄河尾闾建立黄河农场;此外国营孤岛共青团林场、青坨农场、渤海农场、同兴农场等纷纷成立,从全国各地迁徙来的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为了实现理想纷纷来到黄河口安家落户,掀起了农业开发热潮,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形成了黄河口独特的农垦文化。
根据国防建设需要,1959年秋,济南军区在黄河口设立孤岛农牧场,接收了国营徒骇河农场四分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军马场,后来军马场与农牧场合并为军马场。根据需要,军马场先后接收了4个国营农林场,两次接收56万亩的国有草原。到1968年,军马场拥有124.25万亩土地,成为全军第二大军马场。漫漫60年,黄河口的军事开垦走过了一条光辉奋斗历程,饱蘸了无数马场人的汗水和忠诚,凝聚了无数创业者的智慧和力量,铸就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老马场精神,构建了一部军民共建史。
20世纪60年代,在黄河口一带发现了油气资源,国家又调集全国各地数万人的石油开发大军在黄河口开展了石油大会战。大庆、玉门、青海、新疆等地的油田单位、石油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大批知识分子、工人、学生及其家属有组织地迁往黄河口,历经千难万险建立了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谱写了黄河口开发史上的壮丽篇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油文化。农垦、军垦和石油文化又更加丰富了黄河口移民文化。
(课题负责人 孙易平)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