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书(二)

【原创】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完了。

副标题是“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第一读后感,或者说阅读过程中的强烈感觉,是想去日本。

这个近代茶道、超级收纳、“断舍离”等文化的输出国,我在各种微信推文里看到他们的小学生要准备规格不一的手袋,听旅行回来的朋友说那里“干净得连汽车的轮毂都是锃亮的”,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断引起我的无限兴趣。

他们对于整洁、规范的追求,的确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在某本关于日本茶道的书上,我看到两个难忘的细节,一是他们用来煮茶的木炭,是专门洗过的;二是在那么小的一个茶盘上,茶杯、茶壶、茶器的摆放是有规定的。

所以,关于做读书笔记,他们不厌其烦地弄出专著来,就一点都不稀奇了。

此前,我对读书的理解比较粗放:1、学习的必读书;2、非必需,但出于个人爱好而进行的专题阅读;3、纯休闲阅读。

在我的概念里,对于作家、学者,尤其是活跃在意见领域的各位大号们而言,读书是一种不言而喻的输入,像吃饭和喝水一样,是内置式的行为,不是外挂的动作。所以,看到类似“读书爱好者”这样的提法,总觉得有些奇怪,而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定义是“以对读书法的大量研究和经验闻名日本的笔记本作家”,怎么样,脑洞尺度可作为电影尾字幕上对各单位署名的参考吧。

其实,作为一个习惯于手不释卷的人,有时候我也会感到矛盾和困惑,如何避免“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头脑中跑马”之讥?而有时候,因为自己的健忘症,我对那种动辄引用某人在某书中说过什么的人,会恨得咬牙切齿。

怎么破?

做笔记。

像罗胖说的,“让知识穿过你的身体”,做笔记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你能“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P75),让读书重心发生变化,“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P78)。

“通过深刻吸收书的内容,磨练出更好的原创思考”(P139)

广告文案狗们都知道一句话:创意就是旧元素的新组合。读书笔记归纳出来的信息,在反复的阅读过程中不仅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更组合和发酵而成为新的创意。

在介绍具体操作之前,我先举证其实用主义的观点。

1、读书体验比读书本身更重要。通过做笔记,整理出供在不同的场景下,我们所需要的不同的书。类似于音乐网站为我们提供的场景分类。

2、找出自己的专属书,发现几本随时可以拿来重读的书,就像找到几个可以深夜打电话的朋友。

3、等待着邂逅名著,不被别人的观点和评价绑架,“等这本书变得有趣的那一天再读”。

4、由于现在日本的商务人士都热衷于学习,作者建议酒吧老板把这个信息写在笔记本里,白天将酒吧作自习室开放,以提高利用率。

至于读书笔记的执行,大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习惯,唯一的要求是:

在实体笔记本上,用笔摘录和写感想,不怕简单,贵在坚持。

我已经准备重拾自己从小学开始就养成的用纸和笔来做笔记的习惯了,毕竟能满足我对漂亮本本的占有欲。

虽然这样比较耗时,但可以有效对抗健忘。

正如作者所言,“浪费时间不算什么,但请不要浪费人生。”(P130)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567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