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亲、不忘祖、不忘本、不忘德
《历史因果录》
杨于陵,唐代大臣。
杨于陵是东汉名臣杨震的后代,他自幼胸怀大志,18岁中进士后任句容主簿。当地节度使韩滉方正刚毅,很少表扬别人,但他十分器重杨于陵,还对妻子说:“我们寻找佳婿,都不如杨于陵贤能。”因而将女儿嫁给了他。后来韩滉官至宰相威震天下,杨于陵却不愿意“沾光”随韩滉调任,竟然回家过起了隐居生活。一直到韩滉去世,他才重新入朝为官。
杨于陵复出后主持科举,此时有人凭宰相的关系参加考试,连文书格式都不对。杨于陵坚持驳斥,却因得罪宰相而被贬职。唐德宗去世后,杨于陵奉命去太原、幽州宣布遗诏,地方节度使给予他丰厚的馈赠,他却一概不取。此后他又出任浙东观察使,时逢浙江饥荒,杨于陵又上表请求拿出30万石粮食来救济灾民,因此声名远播。
唐宪宗元和初年,牛僧儒参加科举,杨于陵任主考。年轻的牛僧儒对时政大加指斥,因而得罪宰相李吉甫,但杨于陵却判定牛僧儒位列第一,因此又被贬为岭南节度使。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若干年后,牛僧儒一飞冲天升任宰相,而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也升任宰相,当年一场“结怨”的科举考试,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党争事件——牛李党争。这场持续近40年的势不两立的内耗,严重加剧了大唐王朝的衰败(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杨于陵任岭南节度使时,监军许遂振贪婪凶暴,又因畏惧杨于陵的正直而不敢乱来。许遂振于是在京城散布谣言诬蔑杨于陵,结果唐宪宗起了疑心将杨于陵免职。许遂振趁机毒打杨于陵的手下,试图想找到杨于陵“贪污受贿”的证据,然而被拷打的下属却说:“杨公连别人的馈赠都拒绝,又怎会贪污公家财物?”
许遂振最终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后来宰相多次劝谏,杨于陵改任为吏部侍郎。杨于陵在吏部侍郎任上干了四年,经他手中调授的官员达3000人,可是人们都说他的调授都很适当。
杨于陵一生节操严明,他多次得罪权贵,不断被贬职、调任,又不断被起用,升职,始终不改本色,不失正直公正。唐穆宗时,杨于陵以尚书左仆射之职退休,皇帝命他继续拿原来的俸禄,但他坚决辞让。唐文宗大和八年,杨于陵去世,享年78岁。
杨于陵有四个儿子,全部中进士。杨景复官至同州刺史,杨绍复官至中书舍人,杨师复官至大理卿,二子杨嗣复,官至宰相。杨于陵的孙子辈中,又有十几人高中进士,家族中十几人担任高官,连续四代显赫于世。
顺便说一句。
杨于陵的祖先、东汉名臣杨震,即著名的“四知论”提出者——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杨震的父亲杨宝,曾救下一只黄雀,感得黄雀衔来玉环报恩,即成语“结草衔环”的来源。包括杨于陵家族在内的“弘农杨氏”,一直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名门望族之一。
《论语·学而》中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即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遥远的祖先,民心民德则会逐渐归于醇厚。“慎终追远”自古以来即是中华民族追思父母祖先的礼仪和准则,更是中国文化中不忘亲、不忘祖、不忘本、不忘德的独特优良传统。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今日世间,而且活得还不错,或多或少和祖先都有着一定的关系,或多或少都得益于——祖上有德。每个人的祖上,每个家庭的先辈,一定都能追寻到这个家族中最宝贵的精神与品格,小到勤俭持家、修身养性,大到济度苍生、为国为民。
而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百家姓中每个姓氏的后代,除了以不同的方式追忆之外,更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祖先的志向与情操,继承他们为我们攒下的福报与厚德——不忘祖先遗训,不背祖先之志,不失祖先之德,不令祖先受辱,也许这才是对祖先最好的感恩与回报!
《礼记》中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真正的孝,是好好继承先辈的志向,并好好记述、弘扬先辈的事迹,发扬光大。终有一天,我们也将成为后辈们的祖先,我们是否想过自己将有多少福德留传给后代?又怎样无愧于做他们的祖先?他们日后追思我们的时候,是否也会骄傲地说一句“祖上有德”?
慎终而追远,积德与子孙,奋发而光大。
是为不忘亲、不忘祖、不忘本、不忘德。
(史料选自《新唐书·杨于陵传》)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