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你累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电影《教父》里有句著名的台词说: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也看不透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而这所谓的“看透本质”,就是事物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底层逻辑越坚固,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在当今这样的时代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很显然不再是知识,也不是别人替你总结好的经验。而是:“探寻万变中的不变,持续看清事物的本质。” 

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往往就是对底层逻辑的认知力。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01:只有执行,没有思考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执行力强就是行动迅速。

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做了这个动作,至于动作会带来什么结果,结果是否有价值,则很少有人关注。

认为只要做了,便问心无愧,而这只是最初级的执行。

执行中没有自己的思路,我们关注的只是一个个的节点,并没有去剖析影响执行的根源,

没有考虑如何提供更有意义的结果,很可能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最终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执行力。

这样的情形是不是似曾相识,工作中只会机械执行,而没有自己的思路,最终导致执行僵化而缺少理性。

02:只有过程,没有结果

马云说:没有结果的过程,基本上是垃圾。有结果没有过程,不可复制。

有结果有过程,才叫成功。垃圾是没人愿意靠近的,也没人关心。

在工作当中,老板当然是希望你努力勤奋的工作,

但是他想要的是你勤奋背后所产生的结果,

重在看这个结果有没有用,是不是直接可以来用,

是不是可以对公司产生价值,如果这些都没有,

有苦劳没功劳,那么你努力的过程都是垃圾。

03:只有重复,没有精进

还有一些人,看似很勤奋,却一直是低水平勤奋,没有精进。

其实,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就是让他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没有进步。

稻盛先生经常拿扫地这件事做例子,来说明精进的重要性:

每天,哪怕很少一点,也要在“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即使一天的进步微不足道,但若经过十年的积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变化。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常用“扫地”作为例子。

比如,到昨天为止,打扫车间总是用扫帚从右到左扫。那么,今天从四周向中间扫扫试试会怎样呢?或者,光用扫帚打扫不干净,用拖把试试怎样?

用拖把效果不好,向上司建议,花点钱买台吸尘器如何?买吸尘器要花成本,但从长期看,可以节省时间精力。

再进一步,自己改良一下吸尘器,让它扫地又快又干净,如何?

就这样,扫地这么一件小事,只要开动脑筋,就可以想出许多又快又好的办法。

这样天天钻研创新,积累一年,你就成了扫地专家,你的经验就会受到车间全体人员的好评。

这样的话,整幢大楼的清扫工作可能就会委托你负责。再后来,你就可以干脆成立清扫大楼的专业公司,并让它发展壮大。

一切亦非不可能。

如果有另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过是扫地而已”,懒于改进,天天都漫不经心,那么这样的人就绝不会进步,绝没有发展,一年之后还是老样子,仍然磨磨蹭蹭,还是扫地而已。

这样的事,不只限于扫地。

对工作和人生也完全一样。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

能这么做的人和缺乏这种精神的人,假以时日,两者之间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不满足于现状,总想做得更好,总想不断提升自己,有没有这种“想法”或许就是产生“成功”与“失败”之间差距的根源。

你看,这种低水平勤奋是不是在悄无声息地毁掉你?

记住,比重复低水平的努力重要1000倍的,是钻研创新。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动脑筋改进的人与漫不经心的人相比,时间一长两者之间就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687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