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饮料开始“分级”,一起看看营养选择标识

最近上海的小伙伴发现,一些饮料出现了新的标识,然后拿着ABCD来问我,我一查,还真是营养分级标识试点,那么今天就和贺苏一起看看这些标识吧:

1.分级内容

4个含量:“营养选择”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的含量对饮料进行综合分级。

2.分级等级

分4级:A,B,C,D,推荐程度逐级递减。

3.分级区间

A:非乳源性糖≤0.5g/100mL、饱和脂肪≤0.75g/100mL、反式脂肪≤0.3g/100mL、不使用非糖甜味剂。

B:非乳源性糖0.5g-5g/100mL、饱和脂肪0.75g-2.5g/100mL、反式脂肪≤0.3g/100mL。

C:非乳源性糖5g-11.5g/100mL、饱和脂肪0.75g-2.5g/100mL、反式脂肪>0.3g/100mL。

D:非乳源性糖≥11.5g/100mL、饱和脂肪≥2.5g/100mL、反式脂肪>0.3g/100mL。

4.分级规则

简单来说就是A最好,D最差,但是从分级内容上来看,则是取“短板”,也就是说4个含量里任一个达到低等级,即便其他3个都是高等级,综合评分也是最低等级。

比如某饮料非乳源性糖5.5g/100mL判定为C、饱和脂肪1.0g/100mL判断为B、反式脂肪0判断为A,没使用非糖甜味剂,判断为A,但综合评级只能为C。

5.分级意义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和配料表一样一眼就可以看到其营养程度,如果购买到了C级或D级产品,也可以知道哪一项含量偏高,不至于盲目购买。

当然企业为了自己的产品等级更高,也会更加注重这些营养等级的提升,从而促进产品进化升级。

目前有4家企业参与了试点,今年陆续在上海区域的产品销售菜单、饮料外包装、线上点单程序级卖场等醒目位置标注营养分级。有没有在上海的其他小伙伴,来说说你的看法。我是食品营养学贺苏,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772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