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声音上色的作家:徐则臣

我个人平时喜欢读历史以及相关作品,还有散文和随笔之类,所读小说实在有限。我想应该是没遇到能拨动我呆滞神经的作者。还好,在小说爱好者的推荐下,我遇到了作家徐则臣和他的小说,拜读作品后,成了徐粉。

短篇小说《如果大雪封门》,读第一遍,我就被小说的语言征服了,是那种毫无准备的,一击而中。

小说写了几个南方年轻人在北京打拼的故事,他们生活艰辛却内心饱满,阅读感受虽苦不伤。

小说语言很有特色,语句都隐含寓意,表达情绪,反映人物个性。就像《红楼梦》中每一首诗,都有预示人物命运的作用一样,每一句话都不是多余的。

小说开头写了北京冬天夜晚的一场大风,特点是大,姿势是无法阻挡,造成的结果是寒冷。“冷风扒住门框往屋里吹”,一个“扒”,让人无助,风从糊在门上的塑料布缝隙吹进来,是“吹小口哨”,在屋外是“吹大口哨”,“黑色的西北风如同洪水卷过屋顶”,这还不够,大风吹屋顶的小凳子像“一个胖子穿着41码硬跟皮鞋从屋顶上走过”,用五感法从声音、颜色和触觉描写这场大风,寒冷直扑而来,人物的生活状态不用多写,一目了然。

对鸽哨的描写,“那种陈旧的变成昏黄色的明晃晃的声音”,这里给声音上了颜色,昏黄、陈旧,像是无精打采、掩藏在暮霭里的夕阳的颜色。因为鸽哨造成结果是让神经衰弱的“我”头疼,所以,我对鸽哨是嫌恶的,赋予鸽哨的颜色自然也不会光鲜。

“我”在晨跑时第一次遇见林慧聪跟在身后,“……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洁感。”很高级的写法。这里说了自己被追赶、被模仿、被威胁和被取笑,把“北漂”缺乏自信,不被认同的感觉描写出来。就像滥竽充数,一起演奏时不知道谁是充数的,谁是认真的,大家互相是别人的藏身者,相互认同和被认同。但是,如果舞台上只有一个人表演,真假和目的性一目了然,是心虚的藏都无法藏。

还有“大雪天玻璃一样清冽的空气”,那种天空的明澈和天气的寒冷,用一块冰冷透明的玻璃来表达。

“这个冬天的确寒冷,阳光像害病一样虚弱。”把冬天没温度的阳光直不楞登写出来。

“冬天的太阳下得快,光线一软人就开始往家跑。”这个大概北方的小伙伴都有经历过。冬天下午4点后,阳光还在,但是已经没有力道了,“软”了,人就感觉开始冷了。

“风把屋顶上的天吹的很大,烧暖气的几根烟囱在远处冒烟,被风扯开来像几把巨大的扫帚。”我记得,我曾经写过火力发电厂双曲塔上空冒出的巨大冷却水蒸汽柱,冬天时候就像“冻住”在半空中,许久都不变换形状,而在夏天时消散的就很快。这里烟囱冒出的烟也没有很快消散,而是被风吹的像“巨大的扫帚”,对冬天空中的烟柱描写让我有种认同感,很是欣喜。

这篇小说的语言是最直观惊艳了我的,后期会做深度分析阅读。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776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