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醉酒那点事(57):竹林七贤中,刘伶与王戎山涛关系到底怎样
都知道,历史中的竹林七贤,其实只能算得上一个松散型的民间组织。他们为着相同或相近的政治主张(老庄思想),经常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社会问题和文学创作,并在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所以,在这样一个松散型组织中,在他们的私下交往中,便又出现了嵇康与向秀、与山涛关系更近一些,阮籍与刘伶,与王戎关系更近一些的现象。
那么,在竹林七贤的交往中,刘伶与王戎和山涛的关系又怎样呢?
说到此,我们又不得不重提竹林七贤的聚与散。
竹林七贤最主要的活跃期,是在正始年间。这一时期,也正是曹魏政权开始受到司马家族威助,曹爽集团与司马懿集团之间的争斗也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因为许多仁人志士担心站错队,毁了前程,甚至担心遭遇灭顶之灾,一时间便选择不再出仕,纷纷过起了隐居生活。
那么,在这一时期,竹林七贤的表现又如何呢?
先说嵇康,在这一时期,嵇康并没有退缩,而是针锋相对和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学说,且毫无顾忌,胆识惊人,也因此受到了许多仁人志士的赞叹。为此,也有许多名士都以与他同游为幸,并视他为“精神领袖”。
这其中,最坚定的认同嵇康观点,佩服嵇康胆识,又莫过于刘伶了。
或者说,他虽然与嵇康的政治主张不完全相同,但他也敢于公开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就是后来篡权成功的晋武帝司马炎把他召去策问,他仍是坚持宣扬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再说竹林七贤中的“二号”代表人物阮籍。阮籍的反抗,在当时,虽然没有嵇康和刘伶那么强烈与鲜明,但他也同样表现出对司马氏篡权的反感与反对。所以,当司马昭拉拢他,想与他结为亲家时,阮籍为逃避这种拉拢,于是大醉60天,让提媒之人无话可说。
之后,他的儿子司马炎篡位,要他写劝进表,他又再次把自己灌醉,趴在案上人事不醒。最后,来取劝进表的人不得不把他摇醒,逼着他写,他也不得不在大醉中勉强写就,随后郁闷而死。
接着再说向秀。都知道,在竹林七贤中,向秀与嵇康私人关系最好。但自嵇康被构陷遇害后,向秀的表现也再不坚强。也是为避开司马氏的迫害,他不得不违心应诏担任了一些闲职。只是,他选择了做官,却不做事,最终以一种消极抵抗的方式,保留了自己该有的气节。
再说阮籍的侄子阮咸。阮咸有着与叔叔一样的性格,所以,后来他虽然任了官职,但他的整个身心却一直在远离官场,过着自己想过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他只做自己喜欢的事——钻研音乐,完全不去考虑官场中的钩心斗角。
说过以上五位,接下来,再说山涛和王戎。
山涛虽然也推崇老庄思想,但他也同样不反对出仕。当然,他当初的弃官,主要也是为了自保,避开司马氏与曹爽的争斗。一旦司马氏确定胜利,他便意识到必须投靠他们,就再次进入了官场。
他最终坚守了一种儒道间融的主张,虽然官至司徒,至死却家无余财,也不愧是士大夫阶层的杰出榜样。
而在竹林七贤中,口碑最差的自然要数王戎了,官瘾最大的自然也要数王戎了。可以说,王戎是竹林七贤中的异类。他年轻时追随竹林七贤,混迹名声,待司马氏得势,他便很快投奔司马家族,官至司徒,晋身最高官员行列。与此同时,他还财迷心窍,在位期间,购置大量田产和其他私财。
所以,在此,我们也不妨对竹林七贤的七位成员总的概括一下,即嵇康反抗激烈,宁死不屈;刘伶倔犟强更,不肯低头;阮籍心有原则,委蛇自晦;向秀逊辞屈迹,以求避祸;阮咸疏离政治,自娱自乐;山涛借势出仕,以建功业;王戎借竹林出名,谋取富贵。从他们的政治主张和对待当时的政治态度看,他们排序大概也是:嵇康、刘伶、阮籍、向秀、阮咸、山涛、王戎。
话说到此,我们已不难看出,刘伶与山涛、王戎的关系到底怎样。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