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人生道路上,总会有一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看得越透彻越发感觉无力。就像一座座山,山不过来,我们只能想办法过去;就像一起起风浪,风不换向,我们只能想办法改变航向。这也启示我们,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需要尽快适应,寻求新的机遇和出路。
前文《躺平干部》提到问责,不仅对执行人如此,对监督人亦如此。
随着行政执法权限下放,基层执法产生了多重困境。基层执法力量薄弱,资源匮乏,执法依据不明确,协调机制不健全,以及熟人社会干扰等问题往往导致“接不住”的尴尬。面对刚性的行政执法规范,基层干部传统的柔性工作方式遭遇挑战,过去碰到问题以劝说为主,现在发现问题就要依法处理,一会儿唱红脸,一会儿唱白脸,老百姓接受不了,工作可能更不好干。
以农村违建为例,监管不力要进行处罚。执法权限下放基层,旨在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行政执法涉及各行各业,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执法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法律和专业,但基层执法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一些地方一放了之,将矛盾推给了基层。出现问题,倒查监管责任,但是处罚依据,没有相关部门能出具,基层也无所适从。
有人说,权力下放基层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乡镇是服务百娃的最后一公里,重点突出的是服务于民,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好,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好,不是吆五喝六的去执法,造成基层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法无禁止皆可为,基层的管理无为而治乃是上策。所谓管理,应该是加以规范引导,而不是冰冷的执法。
既然现状无法改变,只能适应形势,多方求索,寻找问责问效的平衡。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