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悲欢并不相同——上海看房有感
周末两天去看了一些二手楼盘,一线体验了上海楼市的冰火两重天,同时对买房这件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在网上看新闻报道也好,看朋友圈也罢,还是真实的成交数据,无论是上海还是全国,现在无疑是楼市的冰点。
比如类似这样的标题:
XXX小区房价跌回了2018年
XXX板块老破小学区房相比2021年跌了50%
暴跌XXX,房东已经扛不住了
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全上海的楼盘都在暴跌,业主都在亏钱。
怎么说呢,上面标题描述的情况,在上海某些板块的确真实发生了。但只是部分事实,而不是全貌。
周末看的都是品质不错的次新小区,给我的感觉是,次新房的房价依然坚挺,异常坚挺。跌的只是哪些本来就已经只剩下所谓的学区价值、地段价值的老破小,或者有一定年龄的老房子。
以周末看过的小区为例:
A楼盘是18年交付的次新楼盘。看了一套94的小三房,业主是2020年二手620w买入,纯投资,自己一天没来住过。你是不是觉得可以可以大胆砍回2018年的价格,砍到500w?
对不起,业主此刻的诚意报价是1280w。整个2023年这个户型不管楼层高低,报价就没有低过1300w的时候。这么看来,业主此时的报价还真的有点诚意呢!用业主自己的说法,没在去年前年卖掉,“亏惨”了。
不要觉得这是瞎报,这个价格是近期也是有成交的,并且23年全年成交价格都维持在1280-1350w,波动的仅仅是楼层的差异而已。
4年不到的时间,翻了一倍。
另外一套105的房子着急出售,报价1380w,业主19年一手买入,价格不到700w。对于业主来说,这个价格就是大放血,“血亏”了,去年有个下家出价1500w,嫌低没签字。
B楼盘是19年的次新楼盘,开盘价实8.5w。现在报价基本都在13.5w,谈价空间2-3k而已。这并不是虚高的报价,而是近期有实际成交的单价。
在上海,类似上述的次新品质小区,5年价格翻倍并不是个例,只是新闻并不会报道这些闷声发大财的人们。
而在如今新闻天天听到的楼市暴跌的情况下,实际的房价也仅仅是跌个零头不到。
人们的悲欢并不相同。当老破小的业主说血亏,那可能是真的亏首付;当次新房的业主说血亏,那真实情形可能本来能赚1000w,现在要少赚100w。
算了一下投资回报率真的很惊人。5年收益100%以上,如果算上贷款杠杆,本金回报超过300%,年化收益接近32%!
当然,还需要考虑贷款的利息,交易的税费等摩擦费用。但在这么大的收益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要知道,上面A楼盘的业主还只是二手买入,一手打新的业主实际买入价更低,收益更高,就算是抵消掉利息和交易税费。
32%!这着实有点颠覆我的认知。
对于大部人来说,当前房产投资并不是好的标的——我深以为然。
大部分人并没有在一线核心城市买房的资格;有资格也未必选的对,不是所有的房子都会涨;即使选的对,未必能够得着买入的资金门槛。一线城市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二三线城市了。
所以对于大部人来说,不买房是对的。
但对于那些在一线城市有资格买房的人却未必。
从整体上来说,房价短期翻一倍,两倍的确很难,几乎不可能。20w一平的豪宅,不可能在短期翻倍到40w。
房价天花板就在那里摆着。
但是要知道,城市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房价也从来不是均衡的。即使是上海一线城市,单价从1w到30w的房子都有。单价已经是15w的板块想要翻倍到30w,的确不太可能。但5w的单价短期翻倍到10w的板块和楼盘,可是屡见不鲜。
你猜猜上面举例的业主着急卖掉“血赚”的房子去干什么?见好就收,退出楼市?
不,这里面大部分人,又去抢下一套一手品质新房了……
要知道,上海一手房是政府限价的。这也就意味着新房的房价并不是市场价格,这也是短时间内能翻倍的基础……
所以3.28有这样的新闻:狂销近200亿,刷新楼市记录,上海五千万豪宅遭抢购。
一个上海的豪宅新楼盘,政府限价也创了历史新高:17.2w。一套得大几千万的房子,日光了,竟然也要抢才能买得着……
这着实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
有钱人并不傻,5年能不能翻倍不好说,但赚个可是50%妥妥的,要知道上述同样的地段二手豪宅已经是单价25w以上了……
人们的悲欢真的并不相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