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1.《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些计谋按照用途分为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时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
2.解析
要迫使敌人处于困顿的境地,不一定要直接出兵攻打,而是采取“损刚益柔”的办法(令敌人由盛转衰、由强变弱,再发动进攻,便可获胜)
“以逸待劳”是一种高明的军事策略,同时也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事原则。这一计策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疲惫不堪之时,再出击以取得胜利。它强调在战争中,不是一味地进攻,而是要在适当的时机,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这一策略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同样也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往往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此时,以逸待劳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休息和放松,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应对挑战。
3.故事
①孙膑减灶败庞涓
战国时期,魏国与齐国之间爆发了战争。魏将庞涓率领大军追击齐军,而齐军则在孙膑的指挥下且战且退。为了迷惑敌人,孙膑故意每天减少军灶的数量,让庞涓误以为齐军士兵大量逃亡,从而放松警惕,加速追击。最终,齐军利用地形设伏,成功击败了庞涓的军队。孙膑通过以逸待劳的策略,以少胜多,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②陆逊火烧连营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夺回荆州,率领大军进攻东吴。东吴将领陆逊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坚守不战。刘备为了引诱陆逊出战,故意在山林中扎营,且连营七百里。陆逊看准时机,利用火攻将刘备的连营烧得精光,大获全胜。此战充分展示了以逸待劳的威力,也体现了陆逊高超的军事才能。
③ 曹操远征乌桓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平定北方边患,远征乌桓。他深知长途奔袭会导致士兵疲惫不堪,因此采取了以逸待劳的策略。他让士兵在途中休息,养精蓄锐,待乌桓军队疲惫不堪之时再发起攻击。最终,曹操凭借此策略成功击败了乌桓军队,平定了北方。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