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拉斐尔:在目光交汇时,内心为你腾出空间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在内心为你腾出空间,

在这个目光交汇的十字路口

它总结了数百万个瞬间和文字。

——聂鲁达

早春二月,上海。

我从华尔道夫酒店走出来,把自己抛进了有着些许清冷的冬日灰中。

本是暗香涌动,梅花报春的季节,极目远望去寻觅那一抹红,却是芳踪难觅。街边的梧桐枝头偶见的仍是几片枯叶,稀稀落落地挂着。从马路对面的外滩奔赴而来的风,还算轻柔地徐徐吹着,只是穿得单薄了。

还好,拐过转角新古典主义的亚细亚大楼,就是东一美术馆(Bund One Art Museum,BOAM)的正门,我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许是心的欢愉,步子愈发轻快。边走边给朋友发信息说:我要去与拉斐尔约会啦。

信息发出的那一刻,我意识到我有些洋洋得意,脸上正挂着很不正常的暧昧微笑,下意思地环视起周围,路人行色匆匆。

是的,我是去约会,和拉斐尔,在上海展出的《乌菲齐美术馆大师自画像》画展。

走在东一美术馆所在的建于1916年,历尽风霜的外滩第一楼身边,和其百年的古希腊式爱奥尼柱擦肩而过时,仿佛感觉到了它们也正怀着对璀璨艺术的期许,翘首以待着相遇这些来自遥远的佛罗伦萨画家们的灵魂。

上海外滩亚细亚大楼 网图侵删

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 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抵当代艺术,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从1800余件自画像馆藏中优选出来的五十几件史诗级别的艺术尊臻,跨越了16至21世纪,也跨越了9000多公里,从佛罗伦萨来到上海。这是自有自画像艺术的500年发展史上最为集中的一次展示,是提香、伦勃朗、委拉斯凯兹、鲁本斯、贝尼尼、雅克·路易·大卫、安格尔、勒布伦、夏加尔、莫兰迪、草间弥生、贾科莫巴托等50多位艺术大师作品齐聚中国的艺术盛宴,而这其中的领衔正是文艺复兴三杰中的天才大师拉斐尔。

看到没,都有谁!

也就是说,约会拉斐尔之后,还有一排艺术史上登峰造极的顶级大师们在排着队等候,等候我穿过时光隧道,一一相逢凝望,一想到他们在等我,一想到就要与他们对视,近距离揣摩他们的心思,不免心底欢喜跳跃起来。

一步入静谧的展厅,我便迫不及待地用眼睛寻找,掠过前言、掠过第一幅丁托列托妹妹的画像,我看到了远远的他,那个俊美的男生,也在回眸。

我想哭。

Self-Portrait  ©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画中人清秀、平和,温暖润融的眉眼正回望着我。我感觉得到我的血液炙热地在血管中流淌、冲过心脏、流遍周身,涌上脸颊化成了绯云。

柔和分明的脸庞,淡雅如水的瞳眸,文艺复兴时期宫廷经典飘逸的长发,黑色羊毛绒鸭舌帽,质地高级的黑色工装袍,领围是精致的白色丝边,衬托着人物的干净、脱俗、温文尔雅。

是我眼中的天使。

Self-Portrait ©wga.hu

RAFFAELLO Sanzio

Self-Portrait

1506

Oil on wood, 47 x 35 cm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自画像是艺术家精神内涵自我诠释的最独特的艺术手法,浓缩着自己对自己的认知、理解和探求,甚至是期许以及对生命的领悟。如同我们所写的随笔,看似无心无意,可能无心无意,也可能最是有心有意。

在给高更的信中,梵高曾说:在肖像画中扩展自己的个性,在我也是可以允许的。他更强调的是:同一个人有多样的自画像。与其追求照相般的相似性,不如深入地挖掘独特处。

所以认识一位画家,读懂他的自画像是突破。于梵高而言,得以解读的是孤独与自信,用光影和色彩反映自己内心的不屈而没有停留在相貌还原上,尽管他把自己画得有违常态。那么拉斐尔呢?

Self-Portrait©wga.hu

23岁的拉斐尔把自己定格在这幅他最著名的画作中,这也是乌菲齐美术馆镇馆之宝。画面清净利落,柔和的光线烘托着恬静优雅的节奏。画艺已然把人物气质、神态烘托的鲜活传神,安宁、空净、些许的忧郁、甚至是一丝丝的黯然都被拿捏得游刃有余。一切的情绪都从这眼神中倾泻而出,摄人心魄。

Self-Portrait (detail)©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作品中,拉斐尔将其作为世间最美姿态表现者的画艺已经完美诠释,整体与细节都呈现着高度掌控。色彩秉持一贯的兼柔与庄严合体,简单用色,大胆对比且又和谐均衡,集中于面部的光线与阴影塑造了五官的棱角分明,质感饱满,而黑色的帽子、工装增强了画面的稳重感,即使是飘逸的流行发式、时尚的衣装,也没有令人物有任何一丝轻浮之感。

笔触细腻、利落,线条柔韧有度,使肤色幻化出柔和、圆润、饱满的调和之美。画面整体传递出复杂的情绪,呈现着静穆、平稳的气氛,回望一瞬的动感,如宁静的小溪中汩汩而出的涌泉,达到了动静结合的最佳写意。

Self-Portrait (detail) ©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Self-Portrait (detail) ©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Self-Portrait (detail) ©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Self-Portrait (detail) ©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这应该也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一幅自画像吧。据传,为了炫技,一枚心型水滴被拉斐尔画在自己的右眼皮上了。可是不免疑问,真的就只是炫技吗?

为什么还有淡淡的哀伤呢?

Self-Portrait (detail) ©wga.hu

RAFFAELLO Sanzio( 拉斐尔·桑西 ),意大利人,画家、建筑师。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好神奇呀,我确定又多看了一眼,是生死同日。而更为神奇的是,据考证,那一天正是耶稣受难日。

源于希伯来语的RAFFAELLO,传说是上帝已经治愈的意思。上帝你治愈了什么呢?是当时的人还是当时的医术呢?为什么让医生选择放血疗法?连续高烧15天后在生日这天离奇死亡。

原来高烧也真的能害人离开。

那一年他37岁。一起离开的或许还有他对一生钟爱 Velata (弗纳利娜,也叫Margherita Luti)的内疚和对渴求权势的懊悔。

拉斐尔对 Velata的爱而不得与深情,清晰地洋溢在他的传世画作中:Woman with a Veil (La Donna Velata,戴面纱的女子)、La Fornarina(弗纳利娜,Margherita Luti 玛盖丽塔·卢蒂)以及Madonna della Seggiola(椅中圣母)。

Woman with a Veil (La Donna Velata)©wga.hu

RAFFAELLO Sanzio

Woman with a Veil (La Donna Velata)

1516

Oil on canvas, 82 x 60,5 cm

Galleria Palatina (Palazzo Pitti), Florence

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La Fornarina)© raffaelloscuola.it

RAFFAELLO Sanzio

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La Fornarina)

1518-19

Oil on wood, 85 x 60 cm

Galleria Nazionale d'Arte Antica, Rome

女孩左臂的薄丝带上刻有Raphael Vrbinas的签名。La Fornarina意指 Margherita Luti(玛格丽塔·卢蒂),他爱着的那位面包师的女儿。

Madonna della Seggiola (Sedia)©wga.hu

RAFFAELLO Sanzio

Madonna della Seggiola (Sedia)

1514

Oil on wood, diameter 71 cm

Galleria Palatina (Palazzo Pitti), Florence

拉斐尔的超级迷弟,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大师安格尔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在11岁第一次临摹这幅《椅中圣母》时,就对拉菲尔的画技着了迷,从此痴迷终身。为向偶像致敬,绘制了《拉斐尔和弗纳利娜》,而且时隔26年画了两幅,令拉斐尔离世300年之后,终于堂正地和他的所爱同框。

他们的故事也通过安格尔的画笔流芳百世。

只是看得出画家的用意,拉斐尔的心思全在画布上,我想如若他死后会悔恨,这或许是一个缘由吧。

想起那句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拉斐尔会怎样?

INGRES' Raphael and La Fornarina, 1814. Harvard Art Museums
INGRES ' Raphael and La Fornarina,Gallery of Fine Arts, Columbus Ohio

INGRES, Jean-Auguste-Dominique

Raphael and La Fornarina

1813-40

Oil on canvas

Gallery of Fine Arts, Columbus Ohio

作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迷弟的拉斐尔,其实身世很是悲苦,虽说小时候家境富有,却在8岁失去母亲,11岁又失去了父亲。但他极富天赋,父母对他的早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概也就11-15岁,在大师佩鲁吉诺工作室做学徒的拉斐尔,已经显露出艺术发展的远大前程。他能够快速、准确地领略、掌握、吸收老师的画艺技法,能在研究学习的基础上,综合几乎所有前辈艺术家以及同代画家们的优点,为己所用。

艺术史家克劳迪奥·斯特里纳迪评价拉斐尔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一登上画坛,就已经是一个大师了,接下来他需要做的,只是超越自己而已。

18岁就已经能够完成教堂的祭坛画,20岁声名鹊起,26岁时前往梵蒂冈深造并创作包括《雅典学院》在内的梵蒂冈壁画。30岁已触及登峰造极的水平。被艺术史赋予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文艺复兴巨匠,叱咤画坛十几年,深得教皇赏识,一生留有画作300余幅。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纯洁而又充满母爱光辉。《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的代表作。

《草地上的圣母》(Madonna of the Meadow),1505年,收藏于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wga.hu

RAFFAELLO Sanzio

Madonna of Belvedere (Madonna del Prato)

1506

Oil on wood, 113 x 88 cm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金雀圣母》(Madonna del Cardellino),1507年,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wga.hu

RAFFAELLO Sanzio

Madonna del Cardellino

1507

Oil on wood, 107 x 77 cm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西斯廷圣母》(The Sistine Madonna),1513-14年,收藏于德国德累斯顿艺术博物馆©wga.hu

RAFFAELLO Sanzio

The Sistine Madonna

1513-14

Oil on canvas, 270 x 201 cm

Gemäldegalerie, Dresden

The Sistine Madonna (detail) ©wga.hu

33岁开始绘制的《基督变相》是拉斐尔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幅作品,直到去世也没有画完。

The Transfiguration©wga.hu

RAFFAELLO Sanzio

The Transfiguration

1518-20

Oil on wood, 405 x 278 cm

Pinacoteca, Vatican

助他成功跻身文艺复兴三杰,是创作包括《雅典学院》在内的梵蒂冈壁画。

The School of Athens©wga.hu

RAFFAELLO Sanzio

The School of Athens

1509

Fresco, width at the base 770 cm

Stanza della Segnatura, Palazzi Pontifici, Vatican

Self-Portrait (detail)©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当他在世时,大自然深恐被他征服;

当他谢世时,又怕随他而去。

深入研究过艺术创作心理的弗洛伊德说:所谓的创作心理,其实就是“幻想”。

华灯初上,夜色微醺,走在灯影斑驳的马路上,身边的路人,依旧行色匆匆,远处是皓光闪耀的车海银河。

人恍惚,心里依旧流连,拉斐尔画这幅画的时候,他会在幻想什么呢?

23岁的他,或许无关风月吧。

2022/02/14于杭州

原创作品,版权(文字、图片)所有!严禁私自转载!相关数据、个别图片来源官网、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922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