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这样写春花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节选自朱自清先生的《春》

    这段文字可以作为写春花的典范。

    首先是逻辑思维很清晰,写了两类花:  树花和野花。树花是春花的主角,在春天里较多,占位又高,因此更吸人眼球,当然着墨要多一些;野花是配角,跑龙套的小角色,又不能没有,用笔比较俭省。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这两类花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作者聊举初春的这三种花,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他们互不相让,争先恐后 ,像赶集一样竞相开放,生动形象。

    以前说过,写景要给景物着色,因为自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样子就是彩色的,而花儿本来就是五颜六色,朱自清先生是怎样给这三种花着色的呢?  我们来看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哦,分别用红、粉和白来着色 ,又用火、霞、雪来进行比喻,是不是很形象,很美丽?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不是在春天吗?不是正在开花吗?怎么就出现桃儿、杏儿、梨儿了呢?细细一看,哦,是春花的甜味让人联想到秋天的香甜的果实。由此可见,写景必要时还可以使用联想,有时还可以用想象。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不是写花吗,怎么写起蜂蝶来了呢? 花儿香呀,蜜蜂闻着香气来采蜜呀?写蝴蝶干嘛呢?花美呀,蝴蝶爱美呀。因此写蜂蝶实际上是侧面表现花香花美的。由此看来,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也是写春花的一种技巧。从写实的角度上来讲 ,花儿也是与蜜蜂蝴蝶分不开的。这里面还用了一个技巧,大家想想是什么呢?哦,对了,是动静结合的手法。

    到这里,树花就写完了。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野花的。

    野花在低处,一高一低,有层次感。

    写野花就是一句: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遍地是”,好多好热闹!有的叫得上名字,有的叫不上来,或者就没有名字,这也是实际情况。野花又不是聚会那样集合在一起,中间没有别的植物,而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野花怎么会像眼睛像星星那样“眨呀眨”的呢? 这就有一点难度,大家想想。哦,有风呢,野花一会儿正面朝上,一会儿背面朝上,颜色忽明忽暗,可不像眨着的眼睛和“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像小星星一样么?

    总之,有树花有野花,有蜜蜂有蝴蝶。画面感极强,简直将我们带到春花图里面去了,这得益于作者多种写景手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这么说,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009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