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婚姻之“城”的根本原因是追求自由

图:网络

《关于婚姻的“奇谈怪论”》发表后,有好几个朋友跟我互动,且无一例外地对钱钟书和周国平表示了赞同。

钱钟书先生的名言是: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周国平老师则认为: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婚姻的困难在于,如何在同一个异性身上把三者统一起来,不让习以为常麻痹性的诱惑和快乐,不让琐碎现实损害爱的激情和理想。

跟我互动的朋友均为男性,且跟我一样,大约受不了“七年之痒”,都有过逃出围城的想法。种种原因,没逃,且无法在“同一个异性身上”统一三种生活。他们怎么想的我不清楚,我这人懒,想的是倘若逃了之后还想进城,岂不是还得逃。很简单,谁也不愿意被困在城里。

所为者何?自由。

最具代表性的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的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你看,为了爱情可以不要命,为了自由可以牺牲爱情。排在第一位的是自由。

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然而人生来就不自由。小时候要听父母的话,不听话要挨打;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不听话老师即使不亲自打,家访后照样会挨打。那时候规矩很多,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要主动跟长辈打招呼,包括跟不认识的长辈打招呼,否则就不乖,就会受到责骂。长大了,上班了,可以不听父母和老师的话了,上面却有领导管着,而且规矩更多。不至于挨打,比挨打更难受的是穿小鞋,是被冷落。唯有节假日有短暂的自由空间。四川人开心的唱道:“老子明天不上班,衣服裤儿随便穿。”除了随便穿,还可以随便睡懒觉,随便熬夜打游戏,随便呼朋唤友去撸串、k歌,随便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宅着,还可以想不洗脸就不洗脸、想不洗脚就不洗脚。然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这种随便只属于单身汉,绝非婚姻生活。

如果你结了婚,成了家,还想着随便,门儿都没有。如果你结了婚,就有了不止一个家,且有了更多的亲戚。如果你有了孩子,而父母以及夫妻双方的育儿理念不一致,再加上孩子多病,再加上孩子个性强、不听话,再加上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再加上——不用加了,“七年之痒”,你以为真的只有七年?痒到极致,你就会空前怀念单身生活的自由,有时候恨不得离家出走。然而,浑身羁绊的你,走得了吗?

关于围城,钱钟书先生后面那句话很容易被忽略。来看完整的: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注意,钱钟书先生说的不仅仅是婚姻,还有职业。喜新厌旧同样是人类的天性,好吃的东西多吃几回,会腻;好玩的游戏多玩几回,会腻;最喜欢的工作天天重复,会腻;天造地设的夫妻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照样会腻。所谓审美疲劳,所谓“习以为常麻痹性的诱惑和快乐”,“琐碎现实损害爱的激情和理想”,不就是喜新厌旧?问题在于,无论是婚姻还是职业,“喜新”都不可能自由。

如此说来,还得听蒙田的:

“好的婚姻——如果世上存在好婚姻的话——拒绝接受爱情的伴随和爱情的特性,而是力图体现友谊的性质。”

好吧,那就把对方当作患难与共的朋友。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012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