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也称春秋笔削,又称微言大义,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叙述方法和技巧,也可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简单点说,春秋笔法是指通过使用不同的文字,不发表明确的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
这样的写法,在孔子的《春秋》之中(也有说法是孔子整理的鲁国史书)表现尤为明显,《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每个句子都含褒贬之意,“春秋笔法”由此而来。
《春秋•隐公元年》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对此事详尽叙述,洋洋洒洒六百余字,是公认的经典,《古代汉语》将其收录于第一篇。我们可以看到这简练的六字中所蕴涵的春秋笔法。
《左传》特别来解释了“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原文如下:
「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段不弟,故不言弟”。段不像个做弟弟的,所以不提他弟弟的身份。如果段像个弟弟,春秋该如何记录呢?“郑伯克其弟段于鄢”。
“如二君,故曰克”。郑伯和段斗起来像两个君主,所以用“克”这个字。克是用于两国之间的,如果二人如兄弟,上杀下,或许应该用“杀”这个字。
“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称其为郑伯,是讥讽他不教诲其弟共叔段,放任他,有意造成这样的结果。为什么称郑伯是“讥讽”呢?这里要考虑当时语言的用法,郑庄公是伯爵,称其郑伯没有错,但是古代有“伯仲叔季”的说法,伯为长子,用来称“郑伯”,点明二人的兄弟关系,所以有讥讽之意。从《左传》原文不难看出,整个事件有郑庄公运筹、诱导的原因。
“不言出奔,难之也”。不说共叔段流亡,是对郑伯的责难(主流说法是史官下笔为难)。作者认为共叔段出奔有郑伯逼迫的原因,所以有责难郑伯的意思。
短短六字,暗含诸多信息,平实的叙述,没有任何褒贬之词,却可以从中读出作者个人的情感及对整个事件的看法:郑庄公阴险狡诈,共叔段不收弟弟的本分,可以看出古人对道德的认知。春秋笔法之妙用可见一斑。
之前看到有人问:春秋笔法是褒义还是贬义的呢?就像“比喻”,我们能说比喻的褒贬吗,它当然是个中性词。后世的很多作者擅长使用春秋笔法,借一个个故事表达了他的种种观点,或批判或赞扬,,全文却没有任何谩骂或溢美之词。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感受尤其深刻。但是读者也难免借用“春秋笔法”对文章过度解读,曲解文章真意。而对于史书来说,个人认为记录应尽可能摒除个人情感,还原真实,春秋笔法未免就有失公允了。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一部《二十四史》大半都是假的,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的。”
任何事都要辩证地看待,大家怎么看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