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459】我是铁蛋人
【1】硫泪茶:《微博年度报告》
【2】木遥
即使西安以内的人也谈不上互相理解。人和人的境遇无法互通,相隔一条马路的两户人家可能生活在平行宇宙里,咫尺天涯。有的人酣然高卧,有的人只能祈祷自己不是被雷劈中的那一个。没有人抱怨。首先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资格抱怨,也许这就是自己作为西安人应该忍受的?也许说出来别人会觉得这不是天经地义?这不就应该配合?当然更有可能的是也说不出来。
能发出来的人,比如我,会小心翼翼地斟酌词句,会觉得既然自己家里并不是最倒霉的,要不再等等再看看?我何必给自己招来无穷无尽质疑的人,既然我明明可以明哲保身地沉默?
而外面的世界看起来一切照常。天青月白。
【3】木遥
【4】吴铭
#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对于一些经济现象,如果不具备经济学常识,又不讲逻辑,很容易受人蒙蔽,去相信某些貌似有理的说辞。比如适度通胀、政府债务,有人一概当作洪水猛兽,还告诉你,有一个时期,我们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多么骄傲啊!是的,197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说:“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动荡、通货膨胀的情况相反,我国财政收支平衡,即无外债,又无内债,物价稳定……”现在只谈逻辑,假如当时的综合国力和生活水平真的很给力,改革开放不会拥有如此雄厚的群众基础。
【5】@织女Vega
在一次线下活动的现场,一位家长非常担忧地向六神磊磊诉苦: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迷恋上了历史,未来搞不好会有性命之虞。
这话乍一听,实在没道理。毕竟中国古人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更直言,历史是人类的老师。
为什么这样的常识,在这位家长的眼中,却成了一种危险的禁忌?
原来,这位家长不是怕孩子读历史没前途,不好就业,而是认为历史这门学科太注重挖掘真相,她怕孩子挖着挖着,把自己“挖”进去里。
现实中,和这位家长一样,将历史等同于寻找真相的人不在少数,按照他们对待真相的态度,可以分成三类人:
1、习惯了谎言,害怕看见真相:这类人长期活在谎言之中,习惯了蒙着眼睛的人生,他们面对历史真相,就像直视骄阳一般刺眼。但他们更可怕之处在于,不仅自己害怕光明,还阻止孩子探究真相,生怕孩子因为看清真相而“误入歧途”。但事实上,灌输给孩子的这种”历史教育观”,一开始就在歧途上。
2、将孩子作为追求真相手段:还有一种极端的家长,他们因为对真相的执念,从小就鼓励孩子为了追求真相而冒险、乃至牺牲,完全不考虑现实允不允许,孩子能不能接受。孩子在他们眼里,成了实现某种观念、理想的道路,但这条路最终通往的,很可能是一场人生悲剧。
3、既想要真相,又害怕真相:最典型的一类家长,对历史真相的看法十分纠结。他们一方面害怕孩子因为缺少常识、看不清真相,在社会竞争中吃亏,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孩子读了太多权谋诈术,把自己给害了。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他们劝孩子“莫谈国事”,但自己却热衷于各种小道消息......
其实,危险的从来都不是历史本身,而是我们对“历史到底是什么”的认识,以及知道了之后的态度。
面对同样一段历史,有人从中读出了“契约、和平的文明趋势”,有人却只能看见“丛林法则的阴谋和暴力”
一位优秀的家长,他对历史的认知与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事实上,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历史启蒙老师,只是很多家长不具备这样的见识和能力。见识与能力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身的思考与经历,而另一种是将别人的思考与经历化为己用——其中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读书。
好的历史经典,它的着眼点往往并非成败生死,或个人的悲欢、命运的无常;而是将视野升溯至天道信仰、人间大道。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书读,非常重要,但人生的历练和格局,更重要。比如我们总是从宫斗剧中寻找生存之道,可你看外星人马斯克演讲,他追寻的就是人类的文明,地球的生存。这就会超脱于生存之外。
【6】@无界老罗: 嗯,大善人何止于谦他爸一个?
【7】文冤阁大学士
莎士比亚课,照例最后是课堂演出。一场比一场精彩。我台下观剧,深有感慨:二十多年过去,我旦的本科生依然卧虎藏龙,才华卓绝。邯郸路北某老友常常感叹:现在的大学教育,实在是耽误了这些孩子。我倒觉得,真的神龙猛虎,又岂是政罗教网能羁绊的呢?
【8】《2021年的冷知识,都在这了》 文 | 贝小戎
1. 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的《太平天国》全部是用现在时态写的,制造了一种紧迫感。“石达开为了不让妻儿落入官军手中受辱受苦,先让五名妻妾自杀,把未成年的孩子淹死。当年曾指挥长沙保卫战,令西王丧命的骆秉章审问石达开,六周之后便将他凌迟处死。石达开的两千旧部被囚在当地一处大庙,也被屠杀殆尽。”
2. 孤独的人睡眠模式效率较低,血压较高,受到伤害时,他们比那些不孤独的人痊愈得要慢。但单身生活是完全健康的,造成问题的是孤独和孤独感。单身生活有其自身的社会和身体优势:与已婚或同居的人相比,单身者更有可能与朋友外出吃饭、去锻炼身体、去上艺术和音乐课、去听讲座、去做志愿者工作。——《社会性动物》,艾略特·阿伦森
3.《默克诊疗手册》将胃胀气排放(也就是放屁)分成三大类:滑屁、括约肌开枪屁和断奏屁。——《笑的科学》
4. 成年人醒着时,47%的时间在走神、胡思乱想。
5. 治疗师未经授权发布关于公众人物病情的意见是不道德的,美国心理学会规定在1970年代就发布了这一规定。
6. 早餐往往被当作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美国人平均每年吃361顿早餐。68%的人一周内至少两天吃同样的早餐。早晨我们精力最为充沛,宁肯吃不太刺激情绪的食物,以免过度兴奋。另外,现代工作日意味着我们吃早餐的时间最短。如果我们发现了一种有益的早餐并且重复吃了几次,那么食用那种早餐就会变成习惯,这样我们的早餐耗时就会少一些。
7. 有人在喝完咖啡后会出现排便反应,约230毫升的咖啡刺激结肠收缩,类似于1000卡路里的膳食所引起的收缩。咖啡对肠道的影响可能对一些人有帮助,包括从某些类型的手术中恢复的人。
8.《新科学家》杂志公布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猪的肾脏首次在体外与一位脑死亡的患者相连。在54小时的监测期间,该器官功能正常。
9. 据联合国估计,1990年时,世界上大约有9.5万名百岁老人,到2015年时,百岁老人已超过45万 ,到2100年,这个数字会达到2500万。
10. 画家和雕塑家的寿命往往比作家或音乐家的寿命长得多,而且不到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们的作品气质都没有老年迹象。法国艺术家马蒂斯(Matisse)虽然卧床不起,但他的作品仍像雏菊一样清新。——《何为杰作》,肯尼斯·克拉克
11. BBC请专家总结了有关人类嗓音的趣事:相比身体其他特征,声音衰老更慢。如果你试图通过听声音来猜一个人的年龄,一般而言,会判断对方比实际年龄更年轻。
12.《泰晤士报》说,抗脱发产业现在产值达到35亿英镑,比马其顿的全年预算还高。历史上,马其顿国王的女儿、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曾经帮助她的情夫凯撒用老鼠、马的牙齿、熊油配的药物治疗脱发。另外,普通人每天脱落大约100根头发完全正常。
13. 法新社盘点2021年创下的纪录:尼泊尔人卡米·里塔在今年5月以51岁的年纪第25次登顶珠峰,刷新了自己创下的登上珠峰次数纪录。另外,36岁的澳大利亚人克洛·麦卡德尔在10月成为最多次游过英吉利海峡的人,共计44次。
14. 全世界至少有5000万人认为自己是内容创作者。
15. 牛津大学英文系教授凯西·萨瑟兰解读了简·奥斯丁的手稿,发现她最爱用的标点符号是破折号,她会避免使用传统意义上正确规范的标点。不用破折号,她就用一连串的逗号。
16. 2021年是《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创刊125周年,该刊邀请读者评选他们认为在过去125年内出版的最佳书籍。在统计了超过20万次投票之后,读者最终选出的五本最佳书籍是:
第一名:《杀死一只知更鸟》
第二名:《魔戒》
第三名:《1984》
第四名:《百年孤独》
第五名:《宠儿》
17. 电子书发明于1971年,伊利诺伊大学的一名学生用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的形式把《独立宣言》录入了电脑,占5KB内存,有六人下载了它。——《传奇发明史》
18. 美国富人都在使用嵌入式冰箱,这样的冰箱通常无形且巨大,但他们主要是用冰箱放饮料,包括葡萄酒和非酒水的饮料,原因是冷冻食品越来越过时了,人们喜欢吃得更有机一些。至于冷冻室,大多数有钱人往往只用它来制冰和储存冰淇淋。
19. 2021年10月,扎克伯克宣布将脸书更名为Meta。但《经济学人》说,公司更名不一定成功。英国皇家邮政2001年改名为Consignia(康西尼亚),花费了250万英镑,媒体抨击说,这个名字似乎是一个单词,但没人知道它的意思。大概十六个月后,该公司把名字改了回来,又花了100万英镑。
20. 今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正式认定南极洲周围海域为地球第五大洋南大洋。经相关国际机构认可后,南大洋即可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并称为世界五大洋,逐渐被纳入各国的教科书、地图、文件、科普作品等。正式认可南大洋的名分,有助于立法、海洋保护和科普教育,为环保组织提供理论支持。
21. 要听到宇宙诞生之初的那一声呼吸,从实验角度来说,你必须到地下去,沉入宇宙中最安静的地方。在日本某个废弃矿场地下半英里处,有一个已存在两亿五千万年的片麻岩石穴,其如今的职责之一是“占星”——也就是持续监测银河系中的超新星。人们在里面建了一个巨大的不锈钢池,装着五万吨超纯水。一万三千个光电倍增管像一只巨大的复眼,密切观察着这些水,寻找一种微闪的名叫“契伦科夫辐射”的蓝光。当一个原子被来自的超新星的“幽灵粒子”中微子撞击后,四散的电子在水中移动时,就会短暂产生契伦科夫辐射。——《深时之旅》
22. 今年3月,苏伊士运河因“长赐号”搁浅而陷入堵塞。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全球约10%的海运取道该运河。
23. 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格兰,雏菊表示纯真,郁金香用于求爱。
24. 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教授瓦尔德福格尔在《吝啬鬼经济学:为什么不该为节日买礼物》中说,每件商品在变成礼物后,价值会折损20%,如果男朋友花100美元给你买一个机器熊猫,那么平均而言,它对你的用处只值80美元。
25. 疫情期间,有人把制作枫糖浆当作爱好,割一次枫树能得到1加仑树液,40加仑树液可以制出1加仑糖浆。
【9】投行泰山
好几个朋友给我转这个危言耸听的微博,本来想以郭德纲看“专家”的心态不理会,后来实在觉得这么扯的内容会对大家造成误导甚至引发焦虑,所以不吐不快:
1. 这位“专家”连基础的税率知识都引用错了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独资合伙企业”)适用的税率为经营所得的5-35%,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也更不是他老人家那种算法,这么用小学一年级算数方法计算真是无语;
2. 这次文件只是明确了独资合伙企业的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不可以适用核定征收的方法,这里有两层解读,一是独资合伙企业的非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即企业正常经营所得)适用核定征收并没有被绝对禁止,只是后续适用应该更加谨慎,和本次文件无关;二是核定征收只是近年来在一些地区被适用在独资合伙企业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上,大多数用于一次性股权交易中,并没有这个”专家“描述的被广泛适用;
3. 所有明星艺人网红的收入全额纳税和这个文件无关,这个群体是在这次税收风暴中被明确适用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中一种)征税,这种所得本身就没有核定征收的逻辑;
4. 大多数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都是持续性的操作,基本都是在老老实实的缴税,唯一可以操作的就是前两年行业税收风暴中的适用20%税率还是最高35%税率的区别,这个总局也已经已行文明确;
5. 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减持也是持续性的操作,还有很多本身就是在自然人名下,也基本都是老老实实的缴税,稍微动点脑筋的也就是挪个证券营业部弄点财政返还,根本没有核定征收的机会;
6. 至于豪宅、豪车、奢侈品和收藏品市场更是和这个文件一毛钱关系没有,不太明白咋就大变局和全军覆没了,都上升到人类历史上的高度了;
7. 本来就根本就没有“税收筹划”这个行业,只是涉税服务行业的一项职能而已,而涉税服务是一个十分专业且细分的行业,它长期存在于广义的会计服务市场之内,应该说这个行业刚刚进入黄金发展期!只是最近几年冒出一批行业外的人以违背基本税收专业逻辑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工具过度的进行了推广和应用,如果一定要说不存在了,这个所谓的“税收筹划”模式确实是会渐渐消亡!
总结一下,这位“专家”所说专业无知、引申盲目、结论错误...唯一正确的2022年确实将是一个税收大年,大家关注关心国家税收法制的健全完善不是坏事,大家都合规合理纳税更不是坏事,“以数治税、减税降负、应享尽享、包容审慎”是当前税收征管的主旋律,抛弃焦虑积极应对是我们所有纳税人应该做的,大家一定要相信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10】陈达飞7728
1,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速都在下行,为什么真实利率上行
2,通胀远低于前一个十年,挣钱更难了,为什么最近十年总在说大水漫灌(钱太多了)
3,降低企业债务利息负担不要大水漫灌,为什么不降息而是降准
4,遏制房价上涨,为什么靠高贷款利率而不是税收政策,把好处给了银行而不是政府
5,中央财政可以用低利息借钱,为什么非要地方政府借平台之手用几倍高的利息借钱,让高出来的利息养肥金融机构,还整出来一堆隐性债务
6,基建是为了人和企业服务,为什么人口流出的地方搞那么多基建,人口流入的地方反而不多
7,出口和进口是两面镜子,5000亿美元的货物贸易顺差照出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3000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逆差照出了服务上的短板,为什么担心制造业而不是服务业
8,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了,为什么还有接近3亿农民工
9,985高校学生和高学历是同年龄段的强者,为什么对他们有落户和各种政策优惠,对弱者反而没有,是不是逼着家长找补习班
10,经济形态已经开始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为什么滴灌,大水漫灌,接地气这些风格的词汇越来越流行
【11】@tombkeeper
本期浮世汇由 【喷嚏优选第129期】暖宝宝和喜之郎 提供支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