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八章:不武不怒不与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崇尚勇武;善于打仗作战的人,不会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总是表示谦下。这叫作不与人争的“德”,这叫作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作符合自然的道理,是古代德的准则。
解读摘录:
此章是慈悲三宝章的继续,宣讲慈悲无敌的教法。主旨是统帅、将军、士兵不仅要精于使用有形战力,还要善用无形战力。俗世的统帅、将军、士兵只会使用有形战力,不会使用无形战力。慈悲是团结族人最强大的战力,可以发挥最强大的战斗意志。
“善为士者,不武”,项羽勇猛天下无双,妄图以武力征服天下,最后却被韩信围在垓下;吕布一杆方天画戟无人可敌,却被曹操绑在白门楼之下;齐闵王、智伯依靠武力骄横无道,最终身死国破。一个最好的统帅,应该是个知进知退,相时而动的智者,而绝不是一味逞匹夫之勇的暴虎冯河之辈。
“善战者,不怒”,善于战争的人,不会轻易被敌人激怒。《孙子兵法·火攻》写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如果主将被激怒,就会失去判断力,失去判断力,就会妄为,妄为就会导致失败。
“善胜敌者,不与”,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人正面交战。《孙子兵法·谋攻》中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杀敌一千,白损八百,与敌人正面交战导致血流漂橹,伏尸遍野是最下等的胜利方法;胜一筹的是用诡道、奇谋出其不意地攻击并战胜敌人;最好的是不战而屈敌。如何能不战而屈敌呢,就是得“道”、修德。尧舜修德于都城之中,不出一卒而天下都归顺于他们;帝辛无道,周文王修德行善,天下诸侯都听命于他;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改过自新,燕赵韩魏都朝觐齐国,史称“战胜于朝廷”,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用人者,为之下”,圣人后其身,才可以为天下先;不与天下争,才可以为天下谷。统治者要想得到人心,一定要有居下、不争之心。优秀的将领,有了功劳让给部下,有了过错自己承担,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同饮同居,所以将士才能用命,在战场上才能慷慨赴难,死不旋踵。
何谓“古之极”?
古,就是本义:古代,自古以来。极,本义是房屋的正梁、栋梁、脊梁。引申义是顶端,最高点,尽头。如常用词极端、极点、登峰造极。“不争之德”“用人之力”是谓“配天”意思完整,说的通。“不争之德”“用人之力”是“古之极”好像缺少点什么,也就是说缺少宾语。要把意思说清楚就应该这样翻译:“不争之德”是自古以来最高的做人品德;“用人之力”是自古以来最高的用人准则。
个人心得:
善,是善于,是擅长。善为,善战,善用人,面对自己,面对对手,面对下属,这妥妥的是职场之道啊。当然,万道归一,无论是面对对手还是下属,根本上还是如何做好自己,不做匹夫之勇,不被愤怒蒙蔽双眼,能够居下不争,看似中庸,其实是得道的不二法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