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大隐与假隐
昨日“问道青城山”,除了偶遇几位身着道袍的道姑,爬出了一身汗,看了一些稀奇植物,其它暂时没有收获,去来匆匆,权当道路的道了。不过,近朱者赤,近山者静,登顶瞭望之时,眼界豁然开阔,是可以疏散人心中的郁结的。多少人山中一趟,下山就顿悟了人生,这就是很多人喜欢进山的原因之一吧。
其实,归根究底,是想得太多。
六朝时代的孔稚珪有一篇骈文《北山移文》,就讲述了当时众多贵族文人退隐山林的故事,确切地说,是关于真隐与假隐的故事,嬉笑怒骂辛辣讽刺的文笔,读来忍俊不禁,又意味深长。
作者生活的朝代,老庄思想盛行。在我们现在看来,庄子也太逍遥了,有点不靠谱,就跟神经病一样,试想,他的“鲲鹏之背”不知有几千里之宽,翅膀如天边的云,够厉害了吧,但他都觉得不够逍遥,还不能达到绝对的逍遥自在,因为他认为鲲鹏还是要借助海上的大风才能起飞,是有所依赖,而庄子的思想是要“无所待”,做神人,不受时空限制,也不凭借任何外力自由自在地在自然和社会中畅游。
这不,他的这个思想“带偏“了当时的一众贵族文人,爱好在秀丽的山林之中隐居。但,隐居却有真有假,有的人一边隐居,一边又贪婪高官厚禄,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北山移文》。
《北山移文》里面的北山,当时叫钟山,现在叫紫金山,在江苏南京城北(查的资料)。移文,是古代的一种官府文书,广而告之的意思,谁告知呢,不是朝廷官府告知,是山神,即北山山神,为什么要告知呢,因为山神被恶心到了,被谁恶心了,对,就是假隐士们,假隐士们进进出出山林,看似归隐假装清高,实则不过是一群追名逐利的伪善面孔。
《北山移文》很有趣,四六句的骈文,读来朗朗上口,用了拟人的手法,以北山山神的名义发的文告,让人边读边笑,形象生动,煞有其事。例如开篇: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意思是山神在大路上飞快地奔驰,(在干什么呢)铭刻移文在山间,就是山神在奔走相告,说,山林有假隐士,他们欺骗了我们,说好了归隐陪伴我们,可是一旦朝廷诏书一到,他们就原形毕露,撇下我们迫不及待地做官去了。
文中举出的人物例子是周子,据说叫周颙,说他先前隐居钟山,后应诏当了海盐令。
文章先写了周子隐居北山时“将欲排巢父亲,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趾高气昂不可一世,想要排斥巢父,摧败许由,傲视诸子百家王侯将相,一副自命清高冷若冰霜不可接近的样子。接着”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尔乃眉轩席次“,写周子接到诏书志变神动眉飞色舞的样子,前后鲜明的对比,揭露其虚伪。
接着写了周子出仕,忙着追求名和利,被他抛弃的北山一片清冷寂寞,作者将他的忙碌得意和山林的寂寞悲愤进行比较,这里的语句甚是悲壮优美,”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荫,白云谁侣?“已经被我归类为好词好句,记在小本本上了。最后很精彩,写周子再要经过北山时,草木群起而攻之,坚决拒绝,“丛条瞋胆,叠颖怒魄,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山林的一草一木这番操作,就跟现代报复心理一样,恨不得在路上扎一排钢钉,等你的车过车爆胎。
至此北山移文完毕,作者巧妙构思,借山神之名声讨,啼笑皆非,惟妙惟肖,通过前后对比,一点一点地把假隐士的丑恶灵魂揭露了出来。
以前看过一句很哲理的话,不明觉厉,还抄在我的小本本上,即“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照我来看,这句话可以结合“树欲静而风不止”来理解,你如果是真的想静,又何惧外来的风,风不止,你心静,风又奈你何?除非你没有真正的静下来。就像一些名家评论许由拒绝帝位,是归隐得不深,故意留下说法,让世人知晓他的大度,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沽名钓誉。小隐隐于山,是指行为上的隐吧,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达到目的,其实就是内心不够坚定,如果内心真的坚定,身在闹市也同样淡名薄利。其实,追求名利是人的本能,也无可厚非,也是各人的价值取向,个人志向不同,勇敢追大胆求便是,切莫前后言行不一,又当又立,就贻笑大方,留下话柄了。
此上为个人浅见。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193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