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新–社会科学概论学习06
我是不能主宰我一切的,我的一部分一定掌握在别人手里。
我从父母而来,而我还会诞生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不归我控制。
从生命角度不存在一个完全独立的完全自我。
我的里面包括别人,别人里面包括我;
我为自己也是为别人,为别人也是为我自己;
人类同属共同体,这是自我的核心概念。
如果太自我:
我没得到担忧怎么得到,我得到了还害怕失去,假如害怕失去解开所有界限,为目的不择手段。
完全自我是错误的。最后弄得自我都没法实现了,自私的人无法贯彻执行了,也抱着那样的观念。
越自私越不幸福,和现实拧巴或自我满足感高;(熵减路径)
反而有分享愿望的更加获得幸福感。
(熵增路径)
信息-你-转换> O ||
信息-你-转换< ⊙||
我里面包括他人因素
没有他人的概念,就没有我的概念,正是和他人之中的对比,形成自我这个概念。
(万物与我同一)
个人的具体自我
和别人的比较中形成的。
这个人是好人是因为有坏人;
这个人比较坏人是因为有好人;
是对比的,对你的鉴定/界定。
我们的生命来源于别人,同时又给别人生命,这是生命的连接。
论他人,他人和自我连在一起的,他人不在自我之外。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共赢)
自己想站得住立身,也得让他人站得住;
光你站在前面风光,别人都的趴下;
自己想行得通,也的让别人能通;
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是错误的。
这种观念,我好你也好体现孔子中的仁,仁是人性的内涵。
孟子:同理心,感同身受
恻隐之心的来源是什么?
能人和众生类比,轴与轱,轴是未来的方向,力只有一个方位,而轱是摇摆中寻平衡前进。
如何处理未来和过的方法
无欲以观物之生:
在物质物之生,还没有的时候准备干一件事情的时候,它是未来的一个计划,是一个打算。
是主观判断,没法想的太多就是无欲则刚,是决策问题;
所以无欲为勇敢为主,它不是一个事实。
所以我们这个决策带有盲动性的,哪有百分百的决策啊?那不叫决策,叫现实性。
常有欲,以观物之成:
一个事情计划干半年干完了出结果了,有的符合预期有的不符合预期,这种情况下叫物之成;
干成了不代表成功,失败了也可以完了是物之成,这种情况常有欲;
这情况下你不能啥都不想,应好好想谨慎想,那对那错好好观察总结提高,检视、反思、对照、衡量看看事情做的怎么样,这时候得有欲。
道家思想还是很先进的,现在的参考价值都很高
君子论迹不论心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