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天平 demo
好像是在傑倫的一曲東風破之後便將心門關閉,從此与流行音樂(情歌)无緣了。一笑。
有人说流行音乐可以鉴史,略显言过其实。也许可以管窥现代城市(化)的一段"心路歷史"。
可能還和房地產叢林法則的時代有關,當年的臺灣已經在向后工業時代轉型?羅大佑之後是齊秦,齊秦在創作和商業之間取得完美平衡,如同早逝的張雨生。熊天平出現于那時,娛樂圈將他与許茹芸划同為“金童玉女”。
在唱法上他們的確有相似之處,也許是和情感的表達方式有關,抒情式唱腔?同屬上華唱片的許美靜則風格內斂,熊天平內斂含蓄的淺吟多是零散的驚鴻暫瞥了,也許是製作人要突出他的高音音域,又或是要与東南寶島領家男孩的率真氣質相吻合。
張雨生是我儘見的民謠?詩人,腹有詩書卻是金屬黨,不斷求新与變。齊秦也會關注大時代,表達上則更偏向個性化風格,熊天平是予人單純的印象,劉若英則与黃磊一起,予人文質与清流之感?
但凡談情就難免不夠純淨,有情皆孽可能過於強烈,但是的確承襲了一縷“詩可以怨”的傳統,即便只是男女之間的愛怨。所以以這种demo的形式出唱作集,確實不乏清新感覺,衹是我們也會从中體會到如王菲年輕時所寫的詞句:“美麗之下的淒涼”,也許淒涼還是過于強烈,改為哀傷更貼切一些。
《雪候鳥》則沒有出現在這張創作小樣裡。它的整體風格是平衡于明麗憂傷,也是臺灣氣質的一面。其中一首韓語歌曲是齊秦商業專輯中的小品《寒雨》。三十歲之後的齊秦唱來顯出淡淡滄桑。作為一種時間和音色上的對照,他在《愚人碼頭》中的和唱也許也值得一書,而熊天平在當時樂壇的“星空”中,也如這demo小品一樣,清純又帶深情地隨時光流過。
本来还想将以上这些如本笃十六世教宗所说的,适宜地“导向”信仰的真理。蒲寧駡陀翁的“張口閉口盡是耶穌”反而是我可望難及的理想,才华横溢的帕斯卡也说过“点滴之爱胜过博识的海”。听过微光乐队纯净的声音之后,就想起熊天平的声音,除去世俗情欲的作词,旋律哀婉得多。“情欲”只要不过头就好?(〈青年教理〉)高音更多,因为表达的意念是“曾经沧海”,而圣母玛利亚的无玷圣心是仁爱无涯之大海。我也只能如一滴雨回归大海。但是歌手的韩文学业背景似乎又让人想到什么,也许“天意怜幽草”和高山大海一样都显示出了受造界(大自然)爱的语言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