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功能分析:从哪个行为切入改变【心理学通识】

来源:得到 李松蔚 心理学通识164

行为功能分析 functional analysis

斯金纳创造,用于分析人类行为的范式。用一个中性的词汇把行为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

借此找到导致人陷入困境的关键行为模式,再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具体流程

3-1 找到靶行为

“如果用一台摄像机录下改变前和改变后的我,视频的区别在哪里?”

例如我想让自己“更深度地思考知识”,改变前可能是看完一篇文章就关闭,再打开另一篇文章。改变后是先写下自己的问题,看文章时,可以跳读可以全读,写完后关掉,靠回忆写出这本书对我问题的解答,记不起时再看再关闭再写。汇集好几个不同的回答时,开始对比,写下不同问题的切入角度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之后定行动项目,通过记录行动反馈,再补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那么我的“靶行为”就是“关掉文章或合上书,自己回忆”,避免“我以为我会了”的大脑错觉。

靶行为看上去是微小的细节,却能撬动整体的系统状态。

3-2 找到靶行为被维持的原因

寻找这个行为为什么被维持,外界世界发生了什么?(行为主义不讨论这个人的内在认知或思维,只看外在行为)

例如“为什么比起合书回顾,我更愿意看着书写”,且这个行为一再发生,说明这个行为受到了结果的强化(好处增加,或负向结果减少)。好处是看了很多内容,成就感增加,觉得自己“好像学到了很多”“成为社交炫耀资本”“效率很高”“因为轻松,心情很好”;负强化是焦虑减少,“好像我没有浪费时间”“没有被时代抛下”。

找到行为后,如果不管外界刺激,单独改行为有用吗?

很难有用,外界刺激和行为结果是咬合在一起的,行为被结果维持,结果又促进了行为。

3-3 用新行为替换靶行为

理解了靶行为为何存在后,要设计一个新行为,在相同刺激下,来替换靶行为。

例如“我可以把内容做成一个我讲给别人听的ppt”,我依然可以有前面的行为,维持我的快乐,而通过追加一个ppt,设想“我要讲给别人听的场景”,我就有了“知识内化”的可能。


今天的例子是完全我自己的例子,原文举的例子也很妙,看不了书的情况下,分析到是场景、手机以及知识焦虑的影响,通过调换场景、移开手机、记录知识难点统一查询的方式攻克。

这一节对我启发最大的是,用数学的思维思考我的行为、而非内心,用更简洁的方式干预行动系统。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282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