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自从蓝星Online上线以来,万千世界都在生命每一分秒的绽放中,体现出自然本色的生机。如此美妙绝伦的演绎,自然离不开能够主导生命、表现生命生机的物质~基因。而说到基因,我们都会想到奇异的遗传现象,以及自然界中丰富的物种和群体。毋庸置疑,这些因素都受到了基因的影响。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基因吗?基因的本质以及工作原理到底是怎样的?它本身有具备怎样的奥秘?。

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我们即将要探究的问题。通过上一个单元,也就是遗传因子的发现,可以得知生物体内存在遗传因子,而遗传因子决定着收入的性状,同时遗传因子(也就是基因),是存在于染色体质上的。而在我们的已有经验中,染色体上存在两种物质,包括DNA和蛋白质。那么哪一个是具备遗传特性、能起到性状决定作用的基因呢?这是其一。其二,在过往学习中,我们已经明确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及其构成部分,但尽管在我们知晓这些因素,但是DNA的结构何以为此?如何与其功能相辅相成?DNA的复制又是如何实现的?其三,既然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处于DNA上,那么基因与DNA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如果知晓这个问题,那么对基因对其功能表现的方式的探究也是可实现的。

第二步就是要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第一个大问题便是确定遗传物质的对象。对于一个生命体来说,遗传因子具备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能够完成自我复制并传给下一代以及结构稳定的性质。这样的性质需要在遗传物质的对象上得到验证。根据已有经验,蛋白质的构成离不开21种氨基酸,而DNA则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核酸的不同源自于核算中碱基的不同)。这样一看,似乎两者都具备成为密码的功能。可是两者都足够稳定吗?类比鸡蛋的加热和高温灭菌原理,可以观察并判断蛋白质在加热之后出现了变性,其结构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损坏。但是,DNA虽然也在加热之后出现了结构解体,但是在冷却后,却能很大概率的重新组合。这样的稳定性无疑利于储存信息。当然,仅有稳定一环还不足以证明DNA就是遗传因子,仍然需要根据遗传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

在上世纪的欧洲,一种名为大叶性肺炎的疾病非常流行。科学界逐渐注意到并发现存在的两种不同的肺炎致病菌,分别为R和S型菌。但经过研究,他们发现只有S型肺炎链球菌会让人感染肺炎,R型就没有。原因其实出自两种菌类结构的不同。S型菌拥有一层多糖荚膜,能够产生抗原使得被感染者发病,而R则因为缺少这一层荚膜导致没有致病性,其表膜也更加光滑。对应的特性在小鼠身上也可以得到验证。一位名为格里菲斯的科学家便设计了一组肺炎链球菌实验,他分别给四个小鼠注射R菌、S菌、加热至死的S菌、R菌和加热至死的S菌。前三组实验的结果符合我们的猜想,S型菌有致病性,于是第二种情况中小鼠死了,而第一组没有。注射了死S菌的小鼠也没有死。奇怪的是,在第四组中,小鼠居然离奇的死亡!并且从死鼠体内分离出了活S菌!并且分离后的S菌同样可以感染其他小鼠,具备活性。唉,这就非常奇怪了,注射的是活R菌和加热至死的S菌啊,难道R菌把S菌起死回生了?这个解释也不合理,因为死亡菌类的菌体会分解,没办法进行重组。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唯一的解释便是属于S菌的碎片物质借R菌的躯体转变为了S菌。从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得知细菌拥有独特的结构~鞭毛。鞭毛会将散落在自身环境周围的遗传物质捕获并送入自身体内。根据这种特性,我们猜想很可能是因为R菌捕获了拥有体现S菌性状的物质因子从而让活R菌变成了活S菌。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于是格里菲斯又设计了一组体外转化实验。他将S菌破坏并进行多次离心,分离出了多糖、蛋白质、脂质、RNA、DNA,并将其分别置于含有活R菌的培养基中。最后居然仅有以DNA的处理的培养基中出现了S菌。这的确可以说吗DNA就是使R菌完成转化的关键。但离心机所分离的物质纯度一定是100%的吗?会不会存在提纯物质不纯的情况?所以此探究实验需要进行改进。于是,科学家们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将S菌打碎,分成五组,并分别加入过量的蛋白酶、脂酶、DNA酶和RNA酶,来破坏对应结构。随后将这些物质分别放入含有活R菌的细菌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通过对菌类的检测,发现只有加入过DNA酶的培养液中没有出现S型菌。其余实验组都出现了S菌。这进一步说明,DNA是使得R菌稳定转化为S菌的物质。

如果上述实验,我们可以推断出基因就包含于染色体中的DNA。那么有没有更简单直观的方法?有。通过已有知识可以得知蛋白质中包含氮,而遗传物质中包含磷。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利用氮35标记蛋白质,利用磷32标记遗传物质,勘查各自的作用。对象我们可以选取以大肠杆菌为食的噬菌体。噬菌体的结构类似病毒,病毒就由一层蛋白质外壳和内在的一段遗传物质构成。具体实验就是将一组标记磷32和一组标记氮35的噬菌体分别加入含有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提取大肠杆菌,将蛋白质外壳进行分离,随后进行离心分离,并检测放射性。因为磷32的放射性是高于氮35的,所以在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标记了磷32的物质出现在了沉淀物中,而氮35的物质则出现在了上清液中。是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密度作用,很显然更重的是磷32。在生命体中更重的显然是遗传物质(DNA)。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所有的噬菌体DNA都进入了大肠杆菌,通过“吃掉”大肠杆菌的方式产生了新的噬菌体(DNA控制产生了噬菌体的所有性状)。而其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大肠杆菌外部,所以才会出现在上清液中。由此我们同样可以推断出DNA就是遗传因子。

(但我突然想起这个实验可能仍然具有疑问,因为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蛋白质外并没有进入大肠杆菌。所以,尽管DNA产生了作用,但是你没办法确保蛋白质一定不会起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个问题呢?)

ok,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第二个大问题,也就是DNA的结构和特性,以及其复制。作为生命,繁殖和自我生长发育都极为关键。DNA的结构会决定其复制方式,同时也会体现DNA的功能。在我们的认知中,DNA结构一般都是双螺旋环绕的双链结构。但是科学家最初是如何发现这一现象的?

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拍摄了一张源自亚显微结构下的照片,其中呈现出了X形状的结构。基于此,科学家才做出了DNA可能具备交叉构成的因素。同时科学家查戈夫也发现,在细胞遗传物质中,鸟嘌呤和线嘌呤的含量是相同的,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的含量也是相同的。这说明细胞的碱基构成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没错,这就是我们熟知的AT配对,CG配对。而事实上的确是这样的。DNA有两条单链RNA通过脱氧构成,其中的对应碱基形成氢键,磷酸基团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构成了DNA。

那么DNA是如何进行复制的?在一百多年前的时代中主要存在两种主流观点,分别是半保留复制和全保留复制。如何理解呢?如果一个亲本细胞要分裂为两个子代细胞,必须须要保证遗传物质数量的相同。那么子代的遗传物质本身必定源于亲本。但是,亲本对于自己的两个孩子所分配的遗传物质的性质相同吗?亲本的分裂伴随遗传物质的复制,那么新复制的那一部分遗传物质到底给了谁?亲本自己的遗传物质给了谁?在半保留复制观点中认为,所产生的两个子代各自含有一条亲本的遗传物质,而在全保留复制观点中,一个子代具备亲本的所有遗传物质,而另一个子代则具备亲本所有新复制的遗传物质。如果不能清楚这一点,将会对后面的生命科学研究形成极大的阻碍。

那么科学家将会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细胞遗传物质的复制方式?很显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区分亲本原有的遗传物质和新复制的遗传物质。所以,科学家会使用到同位素荧光标记法来区分。沃森和克里克选择了氮的同位素(DNA中包含氮元素),而实验对象则是大肠杆菌。科学家先将遗传物质中含有氮15的大肠杆菌放入含有氮14同位素的氯化铵培养液中培育。这样一来,如果大肠杆菌要进行复制,就先要索取环境中的物质材料作为自身结构的材料。如果两个子代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一条含有氮15一条含有氮14的DNA链条,那么就可以证明细胞是半保留复制。如果子代细胞一个仅含有氮15一个仅含有氮14,就可以确定细胞是全保留复制。

那么科学家该如何从子代细胞中验证这一结果呢?显然这样的验证离不开同位素的区别。氮15相较于氮14多一个中子,所以其密度会大于氮14。很显然最好的方法就是离心分离。先任取将分裂产生第一代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进行提取,随后进行离心分离,产生的结果中(试管),居然包含两条深色的物质分层。这表明F1子代细胞中同时含有具备氮14和氮15的遗传物质。那么另一个细胞绝对是同样的结果,因为两者都源于一个亲本。经过这样的推理,可以基本确定DNA的复制便是半保留复制。

那么DNA究竟有着怎样的复制过程?这就关系到DNA的复制需要什么。我们在先前已经简单提到过DNA拥有四种脱氧和核苷酸,其端头的碱基可以形成氢键进行配对(腺嘌呤A对应胞嘧啶T,鸟嘌呤G对应胸腺嘧啶C)。所以是我们的生命一定会根据这一配对原则来进行这件事情。那么生命会依靠什么为模板进行配对复制?毫无疑问就是亲本的双链,注意这里是分开后的状态。然后复制当然也离不开旧材料的运用,生命会将细胞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进行配对,完成这一过程的就是我们体内的打工人~蛋白酶。而只要一说到工作,肯定离不开ATP能量的供给。

完成条件之后便开始复制。从先前的结论中,得知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则子代细胞中一定包含亲本的其中一条链。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以及完成碱基配对的复制,就需要将亲本DNA中一对对应碱基之间的氢键破坏,让双链独立存在。完成这一过程的酶就叫做解旋酶,顾名思义,就是“解开螺旋”。如此,便能形成其他蛋白酶的工作位点~~复制叉。

ok,那么大家认为接下来是不是负责复制的聚合酶登场呢?其实不然。在DNA的结构中我们得知其双链的方向是不同的,我们可以类比数学中的平行相反向量,其原因就出自DNA单链的构成,与五碳糖自身的碳位点以及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密不可分。一条就是5‘3’,而一条就是3‘5’。如此的结构,对于打工人聚合酶来说,他只能从3号碳的位点开始进行复制。但是,这显然没有对应碱基的配对参与,没有任何意义。尽管我们的身体很清楚A与T对应,C与G对应,但如果要完成复制,就需要一个起始点。这就是引物。这段引物其实就是一段RNA链条,由引物酶合成。作为特殊的聚合酶,它具备直接配对并形成碱基氢键的能力,可以给主要工作者聚合酶一个模版。引物酶与聚合酶都负责dna复制,但其工作有本质不同。这点是生物书上没有讲到的,一会我们会讲述到另一个生物书遗漏的知识点。

话说回来,有了引物,我们熟悉的聚合酶才开始工作。它会将细胞核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复制。复制过程和解旋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新合成的子链也在不断进行延伸。合成后,新链便会因为5号位点和3号位点的结合的特殊结构而进行螺旋化,形成我们熟悉的螺旋双链结构。

好,ok,那么解开的两条子链的配对复制过程相同吗?很显然是不同的。昨天老师对此解释过,DNA双链中的每一条单链方向是不同的。在我们认知中已经存在的复制方式(顺着一个方向进行配对),其实仅仅存在于前导链上。什么是前导链呢?唉,其实就是从5‘到3’的复制,但注意,这条是新复制的。复制的模版,也就是亲本链条的方向是3‘到5’的(图片)。与这条前导链对应的就是后随链。与前导链相反,其方向是3‘5’,而对应的亲本模版方向则是5‘3’。那么两者的复制方式存在什么差别呢?很好理解,以引物酶来说,在前导链上,它只需要合成一段RNA便能休息,将剩下的工作交给聚合酶。而在反向的子链上,引物酶需要不停的合成RNA,使得聚合酶得以在这些RNA的基础上不断合成冈崎片段。而且,这些RNA虽然是配对嵌入的,但并非构成DNA的主要成分!冈崎片段才是真正的实物。所以在新的DNA复制完成后,还需要一种名为核算外切酶的打工人把这些RNA剔除,聚合酶再根据碱基配对把空缺填补。这就是区别于前导链连续复制的半不连续复制。值得一提的是,反方向子链的复制速度完全不逊于正方向的。我们的细胞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复制方式,是因为细胞想要尽可能的减少能量的损耗而实现遗传复制。这点我们会在后面的学习中进一步深究。

最后,就像大家所认为的,整个复制过程就结束了……吗?大家应该记得聚合酶在不同时刻合成的DNA片段间的磷酸二酯键,依旧没有连在一起,这不利于其稳定性。所以最后还需要一个收尾的角色,叫做DNA连接酶。如此,在修补缺口之后,便形成了连续完整的双链。那么接下来,细胞就准备开始我们熟悉的有丝分裂了。

但我依旧还想提一个点:其实,正是因为存在前导链和后随链这样的不同复制方式,所以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两者怎么关联呢?星星老师可能在上学期讲到过,但我想借这个机会在重申一下。从刚才我的论述中,可以得知后随链的复制方式是半不连续复制,过程就是一段引物RNA和一段冈崎片段的进行方式。而我也讲到在DNA复制工作完毕之后,核算外切酶会把引物全部切掉,然后聚合酶在填补空缺。但是但是,我们仍然要记得,我们生命运行的底层逻辑是,DNA是从5‘向3’进行复制的。所以,于后随链来说,最后一段引物RNA就是在这一段新复制的单链DNA的最开头。这一段RNA必定会被掐掉,因为不是生命遗传物质的主成分。但是在掐掉后,开端已经没有引物来协助聚合酶填补这一段只有一头的空缺了!所以,我们的遗传物质便丢失了一部分。久而久之,换来的就是细胞遗传物质的耗损缺失,在身体表征上出现肌体功能障碍。这就是一步步走近死亡的过程。

现在,我们终于阶段性完成了对这位熟悉的陌生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从种种原理中都可以发现生命的奇特和精密。生命会想如何最大化的利用能量,会想到凭借什么样的物质完成密码储存,会尽可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很多想象是什么在主导他们。或许这不是主导,而是其本色。这些充满生机的小家伙,本能的完成生物性任务,却能够缔造出更为形而上的世界。我们可以为之赞叹,也可以从中学习,让我们自己成为生命本身,书写一段传奇。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292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