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潜自己
沉潜,字面意思是在水里潜伏,引申为集中精力、潜心。干事业、搞学问、做研究,都需要“沉潜”精神。
沉潜是一种态度,沉潜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沉潜是一种成功。古语有云:“大直若屈,大辩若讷,大智若愚。”它告诉我们人只有学会沉潜,不断充实自我,积蓄力量,才能成就大智慧,才能攀到人生之巅。沉潜绝非沉沦,它所追求的是最后的迸发,是面对困境时的一种态度。当下部分教育工作者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负能量影响,缺乏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沉潜精神。
沉潜需要耐住寂寞。特级教师管建刚在《不做教书匠》一书中说道:“教师的真正成长需要耐得住寂寞”。寂寞是一种精神意境,一种通透智慧,一种动力惊人的积累。教育者要想有所为,则需要决心静心修炼自己的教育教学本领。当教师、做教育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思想准备。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鲜活的个体,指望靠掌握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技巧去教育千百个学生是。
沉潜需要蓄积力量。“教育即生长”,如果教育是成长,那么对于教师的成长,则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来蓄积力量。只有当教师聚集能量“足”了,教育才能实现快速发展。对教师来说要发生“质”的突破,则需要通过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更新和储积知识能量。一个真正的教师,会沉浸别人以为寂寞无聊中,乐此不疲,像周国平先生说的“丰富的安静”。另外,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抓住一切机遇与时间,持续深入地学习。唯有这样,教师才能蓄积力量,让事业之树扶摇直上,让教育之果硕大甜美。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吐故纳新”,要与时俱进,要树立新的知识观、学生观、教育观。思想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思想的“质量”大小。
沉潜需要坚守。哲学家克里希那穆堤在《你将成为自己的光》一书中说道:“成为你自己的光,没有阴影,永不熄灭。”它告诫我们,你无法改变一座山的轮廓,无法改变一只鸟儿的飞翔,更无法改变一条河的湍急流动,那就什么都不要去做,只是用心去体味、去观察它,静静地坚守,然后静候山的磅礴,鸟的翱翔和大河的澎湃之美。教师对教育的坚守,是一种对教育的执着的拳拳之心,是一心一意的、全神贯注地对教育本质的追寻与探索,是对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不懈努力追求。毕淑敏说:“卓越的心,不华丽,但一定要坚强。”,教师的“坚强”心的是内在华彩,它根植于其灵魂的高贵,教育要拒绝浮躁。“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没有美慧的灵魂,就没有一种超拔的境界,就难成高格。“所谓高贵的灵魂,是对自己肃然起敬。”(尼采),因此,教師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信念,面对任何考验都坚忍不拔,岿然不动。沉潜自己,在坚守中默默成长,相信“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沉潜需要责任。真正的教育者能沉潜,则要“安于平凡,不甘平庸”,安于平凡,就要沉下去;不甘平庸,就是要力争浮起来。所以,作为教师,在漫长而平淡无奇教育的旅程中,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只有踏踏实实地沉下去,才能潇潇洒洒地浮起来。一个人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以坚韧和认真的态度去做就会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教师需要点“沉潜”精神。沉潜是绚烂的,是拔节的蓄势,是腾飞前行的下沉。下沉的过程是培养毅力增值的过程,是沉思和激发自信的过程。万物皆有光亮,若你是有光的人,自然会发现它们的美,寻得它们的光,与它们心心相印,惺惺相惜。
作为一名教师,唯有“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十年磨一剑的意志,以水滴石穿的不懈努力的敬业精神,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积聚力量,终将成就精彩人生。当教师“沉潜”下来时,教育之爱定会成为普照的春晖,教育的能量就会在教与学互换中不断裂变,产生一个个教育奇迹。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