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成就好孩子【憨妈读书001】

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家好,欢迎光临憨妈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

作者尹建莉,是中国家庭教育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划时代的家庭教育经典之作,融入了作者16年的亲子教育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仅大陆销量就突破了700万册。

书中给我们讲述了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亲子教育“秘籍”,不仅告诉我们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教会我们如何教孩子做人,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人。

在作者的精心培育下,女儿圆圆品学兼优,曾两次跳级,荣获“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称号;16岁参加高考,并以超过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同时被清华大学和香港一所大学录取,后来在美国常春藤盟校攻读硕士学位。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这本书:一是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二是用对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三是做好品格教育,让孩子幸福一生。

1.尊重孩子,欣赏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欣赏他、鼓励他、陪伴他健康地成长。

尊重孩子,同时需要我们具有同情心、同理心

就像打针,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件事,我们大多数父母要么轻描淡写地骗孩子说不疼,一会就好;要么在孩子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冷不丁被迫挨了一针,打针就此在孩子心里有了阴影,甚至造成了恐惧心理。

我们大多时候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其实不然,他什么都明白。是我们缺乏与孩子平等对话、感同身受的同理心,需要提前给孩子实事求是地分析,不疼是不对的,但不是很疼,让孩子提前预知打针的结果。同时,我们在鼓励孩子勇敢承担时,还要给孩子留退路,万一承受不了哭出来也没关系。如此一来,孩子心里就坦荡了。

不仅如此,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与孩子达成感同身受的默契,产生共鸣,才是我们教育、引导的最佳效果。

欣赏孩子,不只是赞赏他的优点,同情、理解他的处境,我们更应关注他的缺点。

作者提出: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看待孩子,他就会越来越像牛顿。

这还得从牛顿的一个小故事说起:牛顿经常醉心于实验而废寝忘食。有一天中午,他的朋友来看望他,久等不来,朋友和他开了个玩笑,把他的午餐都吃了,然后离开了。好不容易出来的牛顿看见餐桌上的残局,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又钻进了实验室。

天才因为太痴迷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

作者说圆圆“像牛顿一样”,不是表扬的话,而是批评,批评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用心而犯的各种低级错误。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好在作者一家人从不责怪圆圆,也从没有说过“给你说过多少次还这样”之类的话,都是以“像牛顿一样”的玩笑一语带过。

作为家长,我们要允许孩子“试错”。只要不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不违背道德底线,孩子通过自己尝试、反思、总结得出的经验教训,比我们单纯地教育更有效。

要知道,这些将是孩子人生中最宝贵的经验,终将成为一笔财富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尊重、欣赏中成长的孩子,自带光芒,他们自信、勇敢、自然也懂得感恩,在人际交往中也更受欢迎。

2.用对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

目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习也是一样的,用对了正确的方法,好成绩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追求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

比起逼迫孩子学习,孩子在快乐中主动学习更加高效。

就像圆圆模拟“开小卖部”、“摆菜摊”、当“”小老师”……这些寓教于乐、来源于生活的引导式教育,不仅摒弃了冰冷的老式教学模式,更是通过实实在在的生活演练,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学用结合,在玩中学习,在活动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个学习过程是愉悦身心的,相信孩子不会反感。

在学习过程中,不追求理想化的结果,包括不考100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不是说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而是不把理想化结果当目标,不让学习变成功利性行为。

因为我们深知: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一定是先让他喜欢这件事,至少来说不反感。

只有让学习成为孩子主动、乐意做的事,并产生学习的兴趣时,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率的。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假如你的孩子学习还未“开窍”,还在痛苦中徘徊、挣扎,请一定引导孩子阅读,大量地阅读,阅读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作者说:书籍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魔力,让智慧升级,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也不会弱。

从学龄前孩子的读故事、背古诗、识字开始,阅读越早开始越好。

二年级,当同龄大多数孩子还在学习生字时,圆圆就已达到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开始一本一本地阅读长篇小说。

十岁时,圆圆读完金庸的十四部全部武侠小说,郑渊洁系列童话故事,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还有《简爱》、《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等外国经典名著以及若干杂志。

作者认为:孩子最大的学习技巧在于阅读,大量、广泛地阅读,不局限于“有用的”、“语文课”的阅读,不在乎记住多少而只在乎读了多少的“好阅读”。

自古就有“读写不分家”的说法。阅读对于写作,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阅读所讲的种种写作技巧,都不过是“小技”而已。拥有“大技”做支撑,“小技”不请自来;而缺乏“大技”,“小技”如同泡沫,难以持久。

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随着孩子“摄入量”的增加,相信孩子的写作只是信手拈来、妙笔生花的过程,将会越来越出彩。

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的兴趣,引导他阅读、阅读,相信孩子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知识面的拓宽,孩子的理解、分析、总结归纳等诸多能力都会迎来突飞猛进地发展,好成绩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3.做好品格教育,让孩子幸福一生

良好的品格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超过了能力。而形成品格的关键在于童年,那么,我们该教给孩子哪些受用一生的品格呢?

品格教育无需说教,无需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中。

首先我们要教给孩子诚实的品质。孩子生来不会说谎,“不说谎”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

一个谎话连篇的孩子,要么是受“榜样示范”的影响模仿大人,要么是迫于压力,趋利避害而说谎。总之,一定是他的成长环境出现了问题。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意教孩子说谎的情况。但如果家长经常为了哄孩子而骗他,或是在交往过程当中,哪怕是“谦虚”的违心说辞,孩子都会耳濡目染受到影响。

如果孩子经常性说谎,家长首先要进行自我反思,“彻查”问题的根源所在,并积极改进,和孩子共同成长。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迫于家长的权威,在“压力”状态下,为了逃避处罚,或达成某种愿望而说谎。

教孩子一百遍不如亲自示范一遍,诚实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处事风格,需要我们家长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同时还需要我们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成长环境。

其次,我们还要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有主见,有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的养成,需要孩子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向“权威”说不!

对于孩子来说,批判不是教他们胡搅蛮缠、不讲道理,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其重要标志就是敢于向“权威”说不,而教师、家长是孩子人生中首推的“权威”代表。当我们做法不合理甚至错误时,孩子是一味地听话照做,还是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呢?

具有批判精神的人,以事实为判断依据,敢于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有个性的人,必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上初中时,圆圆将班干部的选票投给了平时不太喜欢的同学,敢于反驳老师,说还有老人年轻时当过小偷呢,这体现了她忠于事实的评判标准。

事实证明:拥有批判精神的人,分得清孰轻孰重,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甚而迷失人生的方向;也因为他们自带宁静与平和,更容易把握、抓住机会,而成为幸福的人;也因他们拥有个性和创造力,即使身处逆境,他们也自带能量,后劲十足,更容易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培养孩子的批判精神,除了需要家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好表率作用外,多阅读名人传记类图书,也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品格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愿我们都能培养出诚实、有主见、有批判精神的孩子,让孩子成为幸福、自信的人。

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书中的主要内容:一是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不只是欣赏孩子的优点,还需要我们具有同情心、同理心,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同时也是考验我们对他们缺点的包容程度,用“向牛顿一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他们便会越来越像牛顿。二是用对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我们要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同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阅读能使写作妙笔生辉,使学习锦上添花。三是做好品格教育,让孩子幸福一生。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具有批判精神,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剂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稀有的“玉”,有父母通过自己的精心雕琢,将他雕刻成一件价值不菲,甚至价值连城的精美杰作;有人用锄头将它糟蹋成更小的玉或是一地碎渣……精明的父母们,请拿起你的专属雕刻刀,用心用情雕好手上这块屈指可数的玉!让他煜煜生辉,绽放绚丽的光彩,成为人生长河中璀璨的“玉器”!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439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